第三十章肝炎病毒 (Hepatitis virus, Hv)
第三十章 肝炎病毒 (Hepatitis virus,HV)
所炎病是引起病毒性肝炎 的病原体。目前公认的肝炎病 种:即HAV, HBV HCV HDV, Hl等 近年来还发现一些与人类所 炎相关的病毒,如H∥VHV
肝炎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肝炎 的病原体。目前公认的肝炎病毒 有5种:即HAV、HBV、HCV、HDV、 HEV等。 近年来还发现一些与人类肝 炎相关的病毒,如HFV、HGV、 TTV等
第一节甲型肝炎病毒(HAV) HAV属于小RNA病毒科嗜肝病毒(原 属肠道病毒72型)。 生物学性状: 1.为直径27nm球形病毒,20面体对称 无包膜。核心单正股RNA。 2.抗原性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WP1 是中和性抗原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HAV) 一、生物学性状: 1. 为直径27nm球形病毒,20面体对称, 无包膜。核心单正股RNA。 2. 抗原性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VP1 是中和性抗原。 HAV属于小RNA病毒科嗜肝病毒(原 属肠道病毒72型)
3.黑猩猩、绒猴及我国的红面猴易感。 HAV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猴胚肾细胞 中增殖,CPE不明显。 4.抵抗力较强,耐酸、耐乙醚。经 100°C5分钟可被灭活;对漂白粉、次 氯酸钠、甲醛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 2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
4. 抵抗力较强,耐酸、耐乙醚。经 100℃ 5分钟可被灭活;对漂白粉、次 氯酸钠、甲醛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 2.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 3. 黑猩猩、绒猴及我国的红面猴易感。 HAV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猴胚肾细胞 中增殖,CPE不明显
3致病机制 目前认为主要通过病毒的直接作用 和免疫病理反应造成肝细胞损害。 4.免疫性 病后免疫力牢固(主要是抗-HVgG), 般不会再感染
3.致病机制: 目前认为主要通过病毒的直接作用 和免疫病理反应造成肝细胞损害。 4.免疫性 病后免疫力牢固(主要是抗- HAVIgG), 一般不会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