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五次月考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人教版) (考查范围:九年级上下全册)qq46903112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巉岩(chan)期年(q拮据ju)桑梓(zi) B窒息(zhi)敝舆yu)槛楼()佯(yang)惊 C骸骨(ha)始龀(chen)枘凿(ru)貂裘(qi) D吮吸(shun)撬开(qao)唐雎(ju)归咎(j)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阴蔽嬷嬷鲽次栉比折衷事非 B.轩敞隔膜捉摸不定波澜起伏 C.曙光惘然晕头转向引颈受截 D.繁衍嗔怒怡然自得周道如抵 3.结合语境,选出恰当的一组词语填空()(2分) (1)据长沙市交通建设部门日前,长沙市除继续加快地铁1号线、2号线施工外,3号线、 4号线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将全面铺开。 (2)与书为伴,能够使我们的人格得到,思想得到提升,情操得到陶冶。 (3)今年入春以来,湖南出现了严重的旱情,洞庭湖水面缩减了约五成,做好抗旱准备工作 已经成为_的事情。 A公布完备刻不容缓B公示完备迫不及待 C公布完善刻不容缓D公示完善迫不及待 4、古诗文默写(6分) ①锦江春色来天地, 衡阳雁去无留意 ③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五次月考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人教版) (考查范围:九年级上下全册)qq469031126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20 分,时间 120 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运用(18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巉.岩(chán) 期.年(qī) 拮据 . (jū) 桑梓 . (zǐ) B 窒.息(zhì) 敝舆.(yú) 褴褛 . (lǚ) 佯 . (yáng)惊 C 骸.骨(hái) 始龀.(chèn) 枘 . 凿(ruì) 貂裘 . (qiú) D 吮.吸(shǔn) 撬 . 开(qiào) 唐雎 . (jū)归咎 . (ji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 阴蔽 嬷嬷 鳞次栉比 折衷事非 B. 轩敞 隔膜 捉摸不定 波澜起伏 C. 曙光 惘然 晕头转向 引颈受截 D. 繁衍 嗔怒 怡然自得 周道如抵 3.结合语境,选出恰当的一组词语填空( )(2 分) (1)据长沙市交通建设部门日前 ,长沙市除继续加快地铁 1 号线、2 号线施工外,3 号线、 4 号线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将全面铺开。 (2)与书为伴,能够使我们的人格得到 ,思想得到提升,情操得到陶冶。 (3)今年入春以来,湖南出现了严重的旱情,洞庭湖水面缩减了约五成,做好抗旱准备工作 已经成为 的事情。 A.公布 完备 刻不容缓 B.公示 完备 迫不及待 C.公布 完善 刻不容缓 D.公示 完善 迫不及待 4、古诗文默写(6 分) ①锦江春色来天地, 。 ② ,衡阳雁去无留意。 ③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 。 ④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5.下面是某报的一则消息,其中有两句存在语病。请填出该句的序号,将修改后 的句子写在横线上(或提出修改意见)。(4分) 本报讯a八百年前金戈铁马的古战场遗址,将部分淹没在嘉陵江中。昨日,记者从重庆市 文物考古所获悉,b随着嘉陵江航运开发草街航电枢纽工程,我市北碚区和合川市境 内的25处文物单位将被淹没。c这其中也包括合川钓鱼城古战场遗迹的一部分钓鱼城水军码 头和“一字城。 目前,d我市文物部门已经即将对淹没区文物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勘探工作,并形成了有 关文件。根据该文件,钓鱼城水军码头将采取原址后靠方式来进行保护,e而全长400 米的“一字城则有部分城墙将难见天日。 (1) 句应改为 句应改为 6.名着阅读(2分) 《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 到 (先后按顺序写)等地的经历。 、综合性学习(6分) 7、我校九年级(1)班拟开展名为“图书漂流”的读书活动。班主任李老师说:“图书漂 流’就是每个同学捐献一本书,放在班级的书架上,大家可以随意取阅,读完后再放回书架, 让它继续漂流 ①为营造气氛,班委会准备出一期“图书漂流”专题黑板报,请你为本期黑板报写一条宜 传标语。(20字以内2分) ②请从下列图书中选择一部,写上“放漂寄语”,以引起读者对该书的阅读兴趣。(80字以内)(4 分 《水浒》《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 所选图书:《 放漂寄语: 阅读(4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2分) 玫瑰和胶囊 沈奇岚 十多年前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国际论坛。有一位非常年轻的企业家介绍自已的新公司,经 营的主要业务是“替人读书”。许多大企业的管理人员总是非常忙碌,却又很想读书。这家公
2 5. 下面是某报的一则消息,其中有两句存在语病。请填出该句的序号,将修改后 的句子写在横线上(或提出修改意见)。(4 分) 本报讯 a 八百年前金戈铁马的古战场遗址,将部分淹没在嘉陵江中。昨日,记者从重庆市 文物考古所获悉,b 随着嘉陵江航运开发草街航电枢纽工程,我市北碚区和合川市境 内的 25 处文物单位将被淹没。c 这其中也包括合川钓鱼城古战场遗迹的一部分钓鱼城水军码 头和“一字城”。 目前,d 我市文物部门已经即将对淹没区文物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勘探工作,并形成了有 关文件。根据该文件,钓鱼城水军码头将采取原址后靠方式来进行保护,e 而全长 400 米的“一字城”则有部分城墙将难见天日。 (1)___________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2 分) 《 格 列 佛 游 记 》 讲 述 的 是 英 国 船 医 格 列 佛 因 海 难 等 原 因 流 落 到 、 、 、 (先后按顺序写)等地的经历。 二、综合性学习 (6 分) 7、我校九年级(1)班拟开展名为“图书漂流”的读书活动。班主任李老师说:“‘图书漂 流’就是每个同学捐献一本书,放在班级的书架上,大家可以随意取阅,读完后再放回书架, 让它继续漂流。” ①为营造气氛,班委会准备出一期“图书漂流”专题黑板报,请你为本期黑板报写一条宣 传标语。(20 字以内)(2 分) ②请从下列图书中选择一部,写上“放漂寄语”,以引起读者对该书的阅读兴趣。(80 字以内)(4 分) 《水浒》 《鲁滨孙漂流记》 《格列佛游记》 所选图书:《 》 放漂寄语: 一、 阅读(46 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 8——11 题。(12 分) 玫瑰和胶囊 沈奇岚 十多年前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国际论坛。有一位非常年轻的企业家介绍自己的新公司,经 营的主要业务是“替人读书”。许多大企业的管理人员总是非常忙碌,却又很想读书。这家公
司就为这些想读书而没有时间读书的人把三百页的大部头著作精简成十页的“精华”。负责摘 选和摸写“精华”的人都是具有高学历的研究人员,以保证浓缩的一定是精华。一时间这家公 司十分受欢迎,它提供的“精华”摘要,犹如读书界的营养胶囊,小小一粒,让人们觉得获得 了所需要的信息和养分,同时大大节约了时间 当时我就想,这套办法是没法用在文学和哲学书上的吧,曾有人将《安娜·卡列尼娜》的 擿编成一句“已婚的安娜爱上了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然后卧教 将《简·爱》的摘 要就是“家庭教师简·爱在罗切斯特先生家里教书,后来嫁给了他”不伦不类,引人发笑。 事实是,如果抽去了故事的细节,抽去了一切社会属性和事情发展的时间性,没有一个故事值 得一读,没有一个人物值得去爱。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尽管读好作品必须付出 时间和精力,但这才是真正能够回馈到生命本身的阅读 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或许可以压缩成“精华”,让无暇与心灵对话的读者迅速吞咽 立即获得营养。这是兔子吃胡萝卜式的阅读,是占有性的阅读。而另外一种阅读,是更从容 它考验读者的情趣,也试探读者的耐心。在阅读中,读者和书中的内容建立起生命的联系。读 者找到了阅读的意义,增强了思维能力和感情容量,生命也因此而丰富起来。 读书是个选择。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还为了正确度过生命时光,使生命更 加充实。获得信息和知识,在互联网时代是容易的,而思维能力的增强和理解力的增加是有难 度的。当网络渐渐分担甚至取代了图书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功能时,滋养心灵成了书籍更重要的 功能。那些不可压缩的是什么?那些不能变成“精华摘要”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读书人值得 思考的问题。这个时代盛产各种各样的营养胶囊,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 盛开的红致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 (选自《读者》2015年第2期,有改动) 8.文章以“玫瑰和胶囊”为题,有什么妙处?(3分) 9.第2段划线内容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0.第4段划线句有什么含义?(2分) 谷 11.作者提倡怎样的读书方式?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4分) 谷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8分) 逍遥游 聂鑫森 贺先生是江南大学中文系一位久负盛名的老教授,他的专长是《庄子》研究 贺先生的样子,尤其是五十岁以后,极似一棵瘦矮枯黄的杂树,一点儿也不起眼。他的个 子也就一米六高,背有些弯,平头,脸色蜡黄,唇上蓄两撒八字胡,说话时露出两颗大门牙。 他喜欢着青色的衣裤,加上布鞋布袜,乍一看,俨然一乡下农民。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文系的办公楼,立在校园东南角的一个小庭院里,是彼此相连 的双层木结构小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有一天黄昏,不知何故,起火了,电铃骤响,让所 有的教职员迅速撒高。贺先生当时正在办公室撰写讲义,同室的年轻教师陶淘慌忙丢下手中的
3 司就为这些想读书而没有时间读书的人把三百页的大部头著作精简成十页的“精华”。负责摘 选和撰写“精华”的人都是具有高学历的研究人员,以保证浓缩的一定是精华。一时间这家公 司十分受欢迎,它提供的“精华”摘要,犹如读书界的营养胶囊,小小一粒,让人们觉得获得 了所需要的信息和养分,同时大大节约了时间。 当时我就想,这套办法是没法用在文学和哲学书上的吧,曾有人将《安娜·卡列尼娜》的 摘编成一句“已婚的安娜爱上了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然后卧轨自杀”,将《简·爱》的摘 要就是“家庭教师简·爱在罗切斯特先生家里教书,后来嫁给了他”,不伦不类,引人发笑。 事实是,如果抽去了故事的细节,抽去了一切社会属性和事情发展的时间性,没有一个故事值 得一读,没有一个人物值得去爱。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尽管读好作品必须付出 时间和精力,但这才是真正能够回馈到生命本身的阅读。 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或许可以压缩成“精华”,让无暇与心灵对话的读者迅速吞咽, 立即获得营养。这是兔子吃胡萝卜式的阅读,是占有性的阅读。而另外一种阅读,是更从容。 它考验读者的情趣,也试探读者的耐心。在阅读中,读者和书中的内容建立起生命的联系。读 者找到了阅读的意义,增强了思维能力和感情容量,生命也因此而丰富起来。 读书是个选择。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还为了正确度过生命时光,使生命更 加充实。获得信息和知识,在互联网时代是容易的,而思维能力的增强和理解力的增加是有难 度的。当网络渐渐分担甚至取代了图书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功能时,滋养心灵成了书籍更重要的 功能。那些不可压缩的是什么?那些不能变成“精华摘要”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读书人值得 思考的问题。这个时代盛产各种各样的营养胶囊,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 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 (选自《读者》2015 年第 2 期,有改动) 8.文章以“玫瑰和胶囊”为题,有什么妙处?(3 分) 答: 9.第 2 段划线内容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10.第 4 段划线句有什么含义?(2 分) 答: 11.作者提倡怎样的读书方式?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4 分) 答: (二) 阅读下文,完成 12——16 题。(18 分) 逍遥游 聂鑫森 贺先生是江南大学中文系一位久负盛名的老教授,他的专长是《庄子》研究。 贺先生的样子,尤其是五十岁以后,极似一棵瘦矮枯黄的杂树,一点儿也不起眼。他的个 子也就一米六高,背有些弯,平头,脸色蜡黄,唇上蓄两撇八字胡,说话时露出两颗大门牙。 他喜欢着青色的衣裤,加上布鞋布袜,乍一看,俨然一乡下农民。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文系的办公楼,立在校园东南角的一个小庭院里,是彼此相连 的双层木结构小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有一天黄昏,不知何故,起火了,电铃骤响,让所 有的教职员迅速撤离。贺先生当时正在办公室撰写讲义,同室的年轻教师陶淘慌忙丢下手中的
书,往门外奔去。陶淘是教现代文学的,自己也写小说,在文坛已有相当的知名度。 贺先生一声大喝:“你跑什么?如果我跑,是因为我死了,就不再有人能这么好地讲《庄 子》了 陶淘连忙恭敬地侧立门边,说:“贺先生,您请!” 事后,贺先生对陶淘说:“我让你等一下,是想提醒你,什么事都不必慌乱,泰山崩于前 而色不变。 陶淘说:“是,是。” 贺先生喜欢独来独往,以书为伴。上课之外,不串门,不交际,不嗜烟酒。唯一的爱好是 在休息日,带一两本古书和一些干粮到郊外的僻静处,赏玩山水后,坐在树下读书。他的眼睛 真好,读了这么多书,却无须戴眼镜。他曾以诗嘲弄那些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同辈:“终日耳 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 文化大革命”说来就来了。入 贺先生很快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红卫兵小将隔三差五拉着他去游街批斗。他被戴上 顶很高很尖的纸做的帽子,胸前挂着一块黑牌,上写“打倒反动学术权威贺圣臣”,手里提 着一面铜锣。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他的几个同辈人,有的受不了这种侮辱,自杀了;有的吓得旧病复发,住了院。他对他的 老伴儿和儿女说:“我不会自杀,也不会因病而逝,我还有几本书要写,我不能让天下人有憾 事。” 后来,贺先生又被遣送去了“五七干校”,以体力劳动来改造他的思想。和他同居一室的 是陶淘。这一老一少的任务是喂猪,不是关着喂,而是赶着猪野牧。他们两个人共一口锅吃饭 俨然父子。 很奇怪的是贺先生对做饭炒菜十分内行,尤其是炒菜。虽说少荤腥,蔬菜由场部统一发放, 也不多,但贺先生却能变通烹调之术,或凉拌,或爆炒,或清煮,做出陶淘从没有品尝过的美 味。特别是春夏之间,贺先生识得许多野菜,比如马兰头、蕨菜、地菜、马齿苋……他亲自去 采,以补蔬菜之不足。 贺先生还采了许多艾叶,晒干,做成艾条。他说他稍懂医道,有些病可以烧艾作灸 十分见效。 陶淘的情绪越来越坏 有一天出门牧猪时,陶淘说身体不舒服,想休息半天 贺先生说:“好吧。” 贺先生把猪赶到不远处的山坡上,让猪自去嚼草。他坐在树下,想他的《庄子》大义。坐 了一阵,觉得陶淘的举动有些异常,慌忙往回赶。 推开门,陶淘上吊在矮屋的梁上。 贺先生忙把被子垫在地上,撒来凳子,站上去,用镰刀砍断绳子。陶淘跌落在被子上 贺先生寻出一截儿艾条,在煤灶上引燃,然后灸陶淘的“人中”穴。 过了一会儿,陶淘醒来了。 贺先生,您不该救我1” 贺先生说:“我已至花甲,尚不想死,何况你!我的《庄子》研究,想收个关门弟子,你 愿不愿意?
4 书,往门外奔去。陶淘是教现代文学的,自己也写小说,在文坛已有相当的知名度。 贺先生一声大喝:“你跑什么?如果我跑,是因为我死了,就不再有人能这么好地讲《庄 子》了。” 陶淘连忙恭敬地侧立门边,说:“贺先生,您请!” 事后,贺先生对陶淘说:“我让你等一下,是想提醒你,什么事都不必慌乱,泰山崩于前 而色不变。” 陶淘说:“是,是。” 贺先生喜欢独来独往,以书为伴。上课之外,不串门,不交际,不嗜烟酒。唯一的爱好是 在休息日,带一两本古书和一些干粮到郊外的僻静处,赏玩山水后,坐在树下读书。他的眼睛 真好,读了这么多书,却无须戴眼镜。他曾以诗嘲弄那些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同辈:“终日耳 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 “文化大革命”说来就来了。入 贺先生很快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红卫兵小将隔三差五拉着他去游街批斗。他被戴上 一顶很高很尖的纸做的帽子,胸前挂着一块黑牌,上写“打倒反动学术权威贺圣臣”,手里提 着一面铜锣。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他的几个同辈人,有的受不了这种侮辱,自杀了;有的吓得旧病复发,住了院。他对他的 老伴儿和儿女说:“我不会自杀,也不会因病而逝,我还有几本书要写,我不能让天下人有憾 事。” 后来,贺先生又被遣送去了“五七干校”,以体力劳动来改造他的思想。和他同居一室的 是陶淘。这一老一少的任务是喂猪,不是关着喂,而是赶着猪野牧。他们两个人共一口锅吃饭, 俨然父子。 很奇怪的是贺先生对做饭炒菜十分内行,尤其是炒菜。虽说少荤腥,蔬菜由场部统一发放, 也不多,但贺先生却能变通烹调之术,或凉拌,或爆炒,或清煮,做出陶淘从没有品尝过的美 味。特别是春夏之间,贺先生识得许多野菜,比如马兰头、蕨菜、地菜、马齿苋……他亲自去 采,以补蔬菜之不足。 贺先生还采了许多艾叶,晒干,做成艾条。他说他稍懂医道,有些病可以烧艾作灸, 十分见效。 陶淘的情绪越来越坏。 有一天出门牧猪时,陶淘说身体不舒服,想休息半天。 贺先生说:“好吧。” 贺先生把猪赶到不远处的山坡上,让猪自去嚼草。他坐在树下,想他的《庄子》大义。坐 了一阵,觉得陶淘的举动有些异常,慌忙往回赶。 推开门,陶淘上吊在矮屋的梁上。 贺先生忙把被子垫在地上,搬来凳子,站上去,用镰刀砍断绳子。陶淘跌落在被子上。 贺先生寻出一截儿艾条,在煤灶上引燃,然后灸陶淘的“人中”穴。 过了一会儿,陶淘醒来了。 “贺先生,您不该救我!” 贺先生说:“我已至花甲,尚不想死,何况你!我的《庄子》研究,想收个关门弟子,你 愿不愿意?
陶淘哭了。他因出身不好,又搁在这似无穷期的“五七干校”,女朋友忽然来信要和他分 女朋友分手,好事!不能共患难,何谓夫妻?若你们真走到一块儿,有了孩子,再遇点 厄难,那才真叫惨。” 陶淘说:“我愿受教于先生。” 此后,贺先生开始系统地向陶淘讲述《庄子》。没有书,没有讲义,那书和讲义全装在贺 先生的肚子里。《汉书》记教《庄子》一书为五十三篇,实存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贺先生先背出原文,再遝字还句细细讲评,滔滔不绝,神完气足。《逍遥游》、《齐物论》、《养 生主》……伴随着日历,一篇一篇讲过去 贺先生讲课时,喜欢闭着眼睛,讲到他自认为得意的地方,便睁开眼问:“陶淘兄,你认 为如何?”陶淘慌忙站起来,毕恭毕敬地说:“学生心悦诚服,确为高见!” 陶淘觉得日子短了,生活有意思了,眼前常出现幻觉:贺先生就像那自由自在的鲲鹏,扶 摇直上,“其翼若垂天之云”自由自在,不以环境险恶为念,堪为自己人生的楷模。 世道终于清明了。 陶淘一边工作,一边当了贺先生的研究生和助手。在他的协助下,贺先生完成了几部关于 《庄子》研究的重要著作。 贺先生说:“陶淘,我也该走了,我的肝癌居然拖过了这么多年,实为奇迹。庄子说,生 为附赞悬疣,死为决疣溃痈。我现在把该做的事做完了,写完了书,还有了你这个传人,此生 无憾 几天后,贺先生安详地去了,享年七十有二 12.概括贺先生的形象特征。(4分) 13.陶淘这一人物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3分) 14.欣赏文中加横线句子。(4分) 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15.这篇小说以“逍遥游”为题目有什么好处?(3分) 16.贺先生的为人处世与他的读书治学密不可分,联系你的读书经验,简要谈谈读书对你的影 响。(4分) (三)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17-20题。(12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 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 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 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是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
5 陶淘哭了。他因出身不好,又搁在这似无穷期的“五七干校”,女朋友忽然来信要和他分 手…… “女朋友分手,好事!不能共患难,何谓夫妻?若你们真走到一块儿,有了孩子,再遇点 厄难,那才真叫惨。” 陶淘说:“我愿受教于先生。” 此后,贺先生开始系统地向陶淘讲述《庄子》。没有书,没有讲义,那书和讲义全装在贺 先生的肚子里。《汉书》记载《庄子》一书为五十三篇,实存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贺先生先背出原文,再逐字逐句细细讲评,滔滔不绝,神完气足。《逍遥游》、《齐物论》、《养 生主》……伴随着日历,一篇一篇讲过去。 贺先生讲课时,喜欢闭着眼睛,讲到他自认为得意的地方,便睁开眼问:“陶淘兄,你认 为如何?”陶淘慌忙站起来,毕恭毕敬地说:“学生心悦诚服,确为高见!” 陶淘觉得日子短了,生活有意思了,眼前常出现幻觉:贺先生就像那自由自在的鲲鹏,扶 摇直上,“其翼若垂天之云”,自由自在,不以环境险恶为念,堪为自己人生的楷模。 世道终于清明了。 陶淘一边工作,一边当了贺先生的研究生和助手。在他的协助下,贺先生完成了几部关于 《庄子》研究的重要著作。 贺先生说:“陶淘,我也该走了,我的肝癌居然拖过了这么多年,实为奇迹。庄子说,生 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我现在把该做的事做完了,写完了书,还有了你这个传人,此生 无憾。” 几天后,贺先生安详地去了,享年七十有二。 12.概括贺先生的形象特征。(4分) 13.陶淘这一人物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3分) 14.欣赏文中加横线句子。(4分) 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15.这篇小说以“逍遥游”为题目有什么好处?(3分) 16.贺先生的为人处世与他的读书治学密不可分,联系你的读书经验,简要谈谈读书对你的影 响。(4分) (三)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 17-20 题。(12 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 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 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 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