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人教版) (考查范围:1-5单元,侧重第4、5单元)qg46903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积累运用(18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发窘6mg)请难(j6)朴(p0)刀根深蒂固d1) B.祷告(dao)狡畴xd)庖官(p6o)孜孜不倦(z) C.汲取(j1)嗔怒(chdn)魔下hu)文采藻饰(zao D.怡情(y4)尴尬t(g)绰刀chao)吹毛求疵(c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滞碍桑梓 不求堪解不言而语 B.班师后襟 豁然贯通轻而义举 C.禀请攀谈 对答如流持之一恒 D.带挈央及惑乱人心纵观统筹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有学者为:“信”是忠于原作,“达” 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_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 ,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 日能大展宏图 ④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的地方,现在只要 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A.解释偶然妄自尊大次序B.解读偶然夜郎自大秩序 C.解释偶尔妄自尊大秩序D.解读偶尔夜郎自大次序 4、古诗文默写(6分) ①,村南村北响缲车。 ②何处望神州? 帘卷西风, 日长飞絮轻 5.语段修改。4分) ①“季羡林基金会南昌大学奖学金”协议签字仪式在南昌大学召开。②根据协议,季 羡林基金会将通过无偿捐赠设立“季羡林基金会南昌大学奖学金”,用于奖励南昌大学文、 理、公、医、艺术体育方面的优秀一本统招学生。③自2014年起,每年将评选出10名优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人教版) (考查范围:1-5 单元,侧重第 4、5 单元)qq469031126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20 分,时间 120 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 积累运用(1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发窘.(jiǒng) 诘.难(jié) 朴.(pǔ)刀 根深蒂.固(dì) B.祷.告(dǎo) 狡黠.(xiá) 庖.官(páo) 孜.孜不倦(zī) C.汲.取(jí) 嗔.怒(chēn) 麾.下(huī) 文采藻.饰(zào) D.怡.情(yí) 尴尬.(gà) 绰.刀(chāo) 吹毛求疵.(c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滞碍 桑梓 不求堪解 不言而语 B.班师 后襟 豁然贯通 轻而义举 C.禀请 攀谈 对答如流 持之一恒 D.带挈 央及 惑乱人心 纵观统筹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 分)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有学者 为:“信”是忠于原作,“达” 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 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 ,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 日能大展宏图。 ④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 的地方,现在只要 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A.解释 偶然 妄自尊大 次序 B.解读 偶然 夜郎自大 秩序 C.解释 偶尔 妄自尊大 秩序 D.解读 偶尔 夜郎自大 次序 4、古诗文默写(6 分) ① ,村南村北响缲车。 ②何处望神州? 。 ③ ,帘卷西风, 。 ④ , ,日长飞絮轻。 5. 语段修改。4 分) ①“季羡林基金会南昌大学奖学金”协议签字仪式在南昌大学召开。②根据协议,季 羡林基金会将通过无偿捐赠设立“季羡林基金会南昌大学奖学金”,用于奖励南昌大学文、 理、公、医、艺术体育方面的优秀一本统招学生。③自 2014 年起,每年将评选出 10 名优
秀学生,每人奖学金为人民币12000元 以上语段中有两处错误,请修改 6.名著阅读(2分) 《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 题 二、综合性学习(6分) 7、某班级在本学期的以“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开展了 次辫论活动,请你参加。 (1)王利同学说:“比尔·盖茨是世人公认的成功人士,人们提到他,总会在他的名字前 冠以‘世界首富’的称谓,他的财富就是他成功的标志。所以我认为,衡量一个人成功的 标志是金钱。”你是否赞同小王同学的说法?为什么?(2分) (2)如果由你来担任这次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的主持人,请你仿照下面 的示例,运用比喻手法再写两个句子,作为本次综合性活动的结束语。(2分) 示例:金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们灵魂的美与丑 3)在莫泊桑的小说中,故事主人公菲利普夫妇听说弟弟有钱,就觉得骨肉情深,一见到 落魄的弟弟,立即就翻脸不认;在社会主义社会,金钱成为人们互相帮助的“爱心大使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是最好的见证。这说明了什么?(2分) 阅读(4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2分) ①人这一辈子,如果一直平平淡淡,按部就班,风平浪静,无惊无险,那也很遗憾 乏味。无论如何,总得“爆发”上一回两回,即崩谓“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以 展平生所学,建奇功,立绝学,创精品,一举成名天下闻。 ②“爆发”,就是一个人在特殊时期,在极短的时间里,进发出极大的能量,达到自 己人生的高峰,作出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创作出一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像油田的井 喷一样 ③据传,老子一辈子默默无闻,50岁那一年,连个小艺麻官也丢了,就骑着青牛,离 开家乡西行,到秦国去讲学。过函谷关时。被关令尹喜给截住了。要他留点东西再走,于
秀学生,每人奖学金为人民币 12000 元。 以上语段中有两处错误,请修改。 6.名著阅读(2 分) 《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二、综合性学习 (6 分) 7、某班级在本学期的以“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过程 中开展了一 次辩论活动,请你参加。 (1)王利同学说:“比尔·盖茨是世人公认的成功人士,人们提到他,总会在 他的名字前 冠以‘世界首富’的称谓,他的财富就是他成功的标志。所以我认 为,衡量一个人成功的 标志是金钱。”你是否赞同小王同学的说法?为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由你来担任这次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的主持人,请 你仿照下面 的示例,运用比喻手法再写两个句子,作为本次综合性活动的结束 语。(2 分) 示例:金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们灵魂的美与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莫泊桑的小说中,故事主人公菲利普夫妇听说弟弟有钱,就觉得骨肉情 深,一见到 落魄的弟弟,立即就翻脸不认;在社会主义社会,金钱成为人们互 相帮助的“爱心大使”。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是最好的见证。这说明了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46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8-11 题。(12 分) ①人这一辈子,如果一直平平淡淡,按部就班,风平浪静,无惊无险,那也很遗憾、 乏味。无论如何,总得“爆发”上一回两回,即崩谓“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以一 展平生所学,建奇功,立绝学,创精品,一举成名天下闻。 ②“爆发”,就是一个人在特殊时期,在极短的时间里,迸发出极大的能量,达到自 己人生的高峰,作出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创作出一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像油田的井 喷一样。 ③据传,老子一辈子默默无闻,50 岁那一年,连个小芝麻官也丢了,就骑着青牛,离 开家乡西行,到秦国去讲学。过函谷关时。被关令尹喜给截住了。要他留点东西再走,于
是就有了函谷关前那一次大“爆发”,留下了伟大著作《道德经》。老子的“爆发”,用 了两天时间。 ④法国天才数学家伽罗华,21岁就死于非命,在临死前一夜,他有了一次总“爆发” 他知道第二天必死无疑,就一夜无眠,把自己生平的数学研究心得扼要写出,并附以论文 手稿。特别是他在天亮之前那最后几个小时写出的东西,为一个折磨了数学家们几个世纪 的问题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并且开创了数学的一片新天地,提出了“群”的概念,用群论 改查了整个数学面貌。伽罗华的“爆发”,用了一夜光阴。 ⑤《黄河大合唱》则是诗人光未然和音乐家冼星海共同“爆发”的结果。1939年暮春 光未然躺在延安的医院里,5天写出了全部歌词。接着,冼星海在小窑洞里谱曲,花了6天 时间,中华民族音乐史上的不朽杰作,就这样问世了。这既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座丰碑, 也是他们自己一生创作的最高峰。 ⑥安史之乱时,大书法家颜真卿听到他最喜欢的侄子牺牲的消息后,五内俱焚,痛不 欲生,愤怒情绪无以排遣,抓起狼毫,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写下了著名的《祭侄帖》 悲愤之情,溢于字里行间,抒发得淋滴尽致,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成为颜真卿书法 创作的一个高峰。 ⑦芸芸众生,名人和常人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平时看着大家似乎都一样,但是名人 一生总有那么一两次成功的“爆发:突然地一鸣惊人。突然地鹤立鸡群,突然地与众不同, 突然一峰插南斗” ⑨当然,“爆发”看似只有几天甚至更短时间,其实,可能是一个人数十年努力积累 的结果,甚至可能是一生不懈奋斗的一个总结,所谓得之在瞬间,积之在平时。也就是说, 爆发”固然需要灵感,需要激情,需要过人的智慧,需要能把握机遇的机敏,但更需要 数十年如一日扎扎实实地工作,认认真真地积累,苦心孤诣地研究。这样,一且遇到天时 地利、人和,便能“该出手时就出手”,实现自己人生的重要“爆发”,拳登上自己人生 的最高峰。 (选自《当代文萃》,有删改)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9.文章第④段与第⑤段不能调换,理由是什么?(3分 10.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2分) A.老子在函谷关前大爆发,用两天的时间完成伟大著作《道德经》。 B.文章主要运用例证法,所选事例中外兼顾,古今皆有,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C.第⑦段划线句运用排比手法,一气贯注,极具感染力。 D.“爆发”固然需要扎扎实实地工作,认认真真地积累,苦心孤诣地研究,更需要灵 感、激情、智意以及把握机遇的机敏 11.细读文章第⑧段,请联系实际谈谈给你的启示。(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8分 冬天 徐海蛟
是就有了函谷关前那一次大“爆发”,留下了伟大著作《道德经》。老子的“爆发”,用 了两天时间。 ④法国天才数学家伽罗华,21 岁就死于非命,在临死前一夜,他有了一次总“爆发”。 他知道第二天必死无疑,就一夜无眠,把自己生平的数学研究心得扼要写出,并附以论文 手稿。特别是他在天亮之前那最后几个小时写出的东西,为一个折磨了数学家们几个世纪 的问题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并且开创了数学的一片新天地,提出了“群”的概念,用群论 改查了整个数学面貌。伽罗华的“爆发”,用了一夜光阴。 ⑤《黄河大合唱》则是诗人光未然和音乐家冼星海共同“爆发”的结果。1939 年暮春, 光未然躺在延安的医院里,5 天写出了全部歌词。接着,冼星海在小窑洞里谱曲,花了 6 天 时间,中华民族音乐史上的不朽杰作,就这样问世了。这既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座丰碑, 也是他们自己一生创作的最高峰。 ⑥安史之乱时,大书法家颜真卿听到他最喜欢的侄子牺牲的消息后,五内俱焚,痛不 欲生,愤怒情绪无以排遣,抓起狼毫,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写下了著名的《祭侄帖》。 悲愤之情,溢于字里行间,抒发得淋漓尽致,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成为颜真卿书法 创作的一个高峰。 ⑦芸芸众生,名人和常人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平时看着大家似乎都一样,但是名人 一生总有那么一两次成功的“爆发:突然地一鸣惊人。突然地鹤立鸡群,突然地与众不同, “突然一峰插南斗”。 ⑧当然,“爆发”看似只有几天甚至更短时间,其实,可能是一个人数十年努力积累 的结果,甚至可能是一生不懈奋斗的一个总结,所谓得之在瞬间,积之在平时。也就是说, “爆发”固然需要灵感,需要激情,需要过人的智慧,需要能把握机遇的机敏,但更需要 数十年如一日扎扎实实地工作,认认真真地积累,苦心孤诣地研究。这样,一旦遇到天时、 地利、人和,便能“该出手时就出手”,实现自己人生的重要“爆发”,攀登上自己人生 的最高峰。 (选自《当代文萃》,有删改)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 分) 9.文章第④段与第⑤段不能调换,理由是什么?(3 分) 10.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2 分) A. 老子在函谷关前大爆发,用两天的时间完成伟大著作《道德经》。 B. 文章主要运用例证法,所选事例中外兼顾,古今皆有,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C. 第⑦段划线句运用排比手法,一气贯注,极具感染力。 D. “爆发”固然需要扎扎实实地工作,认认真真地积累,苦心孤诣地研究,更需要灵 感、激情、智慧以及把握机遇的机敏。 11. 细读文章第⑧段,请联系实际谈谈给你的启示。(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18 分) 冬 天 徐海蛟
①我固执地认为,真正的冬天留在童年的时光里。 ②在乡下,进入冬天,就进入一段空白 ③一年的农活忙完了,田里、山上都空出来。种子还在仓里,树苗还在坡上,牛拴在 栏里,狗在村边闲散地溜达 ④冬天,是一年的结束,用来清扫和回顾,掸去落在墙角和窗格子上的灰尘,把方桌 擦干净,磨亮切菜的刀,码好柴火。堆好土豆、地瓜、冬笋,杀一头猪…备好自家酿的 米酒,冬天就在酒香中拉开大幕了 ⑤我喜欢自己的村庄渐渐地满起来。那些远走异地的人,那些结束一年工作的人,像 返乡的候鸟,拎着大包小包回来了。路上的风尘吹得他们的脸红扑扑的,那是一种喜悦和 相逢的颜色,这样的喜悦感染着村庄里的每一个人。 ⑥在远道而归的客人中,如果有一个是自己的亲人,那是更大的喜悦。小时候,我们 常常翘首企盼,等在外求学的小叔回来,等在外打工的小姑回来。等小叔将自己紧紧抱起 来,抛到空中;等小姑从花花绿绿的包里掏出一份城里带来的礼物。在贫乏的童年里, 份从异乡带回的礼物让孩子的心里漫溢着惊喜。只在冬天,生活的日历上,才会出现这 抹亮色;只在冬天,我们的童年才能开启这份惊喜 ⑦我还喜欢春耕秋收忙了三个季节的农人们袖着手在打谷场的墙边踱来踱去。阳光落 在他们的肩上、脸上、花白头发上,他们沿着墙根挪移,忘了节令和时日,忘了光阴流转 他们的内心就和风吹过的打谷场一样干净他们的内心进入了时间的腹地,进入了一年里最 心平气和的那一段。 ⑧隆冬时分,大雪过后,不知窗外雪有多厚。父母会早早起来一次,将红薯和土豆放 在一片青瓦上,在灶膛里添上大块头的炭,生起火,将青瓦搁在火上。这样等我们醒来, 红薯和土豆已煨熟了。食物的香气丝丝吐着舌头,经过两道柴门,经过高高的木门槛,钻 到我的被窝里,钻到我的鼻子里,任调皮的香气在房间里游来荡去,一阵一阵地诱惑着肚 子,任小肚子咕噜咕噜地唱起“空城计”。 有时候,我也格外担心煨得焦黄的红薯被隔壁的小孩偷去,就催父亲起来,到厨房 的灶膛边去突击一番。红薯被偷过好几回了,金色的士豆也常常在我们饥肠辘辘时不翼而 飞,可父亲从来没到过馋嘴的毛孩。我想父亲速到了也会笑呵呵地将他们放掉的,然后 回来跟我们说,差点就逮到了,差点就逮到了 ⑩真正的冬天在乡下。隔壁卖柴为生的林伯还会常常带来惊喜:有时,他会在铺满白 雪的山上捉来一只迷路的野兔;有时,他还能和一群村里的年轻小伙一起伏击到四处觅食 的野猪。我躲到屋外的雪地上用新布鞋踩出一个个脚印,心里突然涌起一种无法言喻的滋 味,冬天真是个奇妙的季节啊! D真正的冬天在乡下,在童年里。多年后,那儿一直留着一段洁白的往事。窗上还结 着冰花,麦苗还在雪被下暗暗往上拱着身子,祖父的老牛还在栏里打着响鼻。只有我们渐 行渐远,渐行渐远
①我固执地认为,真正的冬天留在童年的时光里。 ②在乡下,进入冬天,就进入一段空白。 ③一年的农活忙完了,田里、山上都空出来。种子还在仓里,树苗还在坡上,牛拴在 栏里,狗在村边闲散地溜达。 ④冬天,是一年的结束,用来清扫和回顾,掸去落在墙角和窗格子上的灰尘,把方桌 擦干净,磨亮切菜的刀,码好柴火。堆好土豆、地瓜、冬笋,杀一头猪……备好自家酿的 米酒,冬天就在酒香中拉开大幕了。 ⑤我喜欢自己的村庄渐渐地满起来。那些远走异地的人,那些结束一年工作的人,像 返乡的候鸟,拎着大包小包回来了。路上的风尘吹得他们的脸红扑扑的,那是一种喜悦和 相逢的颜色,这样的喜悦感染着村庄里的每一个人。 ⑥在远道而归的客人中,如果有一个是自己的亲人,那是更大的喜悦。小时候,我们 常常翘首企盼,等在外求学的小叔回来,等在外打工的小姑回来。等小叔将自己紧紧抱起 来,抛到空中;等小姑从花花绿绿的包里掏出一份城里带来的礼物。在贫乏的童年 里,一 份从异乡带回的礼物让孩子的心里漫溢着惊喜。只在冬天,生活的日历上,才会出现这一 抹亮色;只在冬天,我们的童年才能开启这份惊喜。 ⑦我还喜欢春耕秋收忙了三个季节的农人们袖着手在打谷场的墙边踱来踱去。阳光落 在他们的肩上、脸上、花白头发上,他们沿着墙根挪移,忘了节令和时日,忘了光阴流转。 他们的内心就和风吹过的打谷场一样干净。他们的内心进入了时间的腹地,进入了一年里最 心平气和的那一段。 ⑧隆冬时分,大雪过后,不知窗外雪有多厚。父母会早早起来一次,将红薯和土豆放 在一片青瓦上,在灶膛里添上大块头的炭,生起火,将青瓦搁在火上。这样等我们醒来, 红薯和土豆已煨熟了。食物的香气丝丝吐着舌头,经过两道柴门,经过高高的木门槛,钻 到我的被窝里,钻到我的鼻子里,任调皮的香气在房间里游来荡去,一阵一阵地诱惑着肚 子,任小肚子咕噜咕噜地唱起“空城计”。 ⑨有时候,我也格外担心煨得焦黄的红薯被隔壁的小孩偷去,就催父亲起来,到厨房 的灶膛边去突击一番。红薯被偷过好几回了,金色的土豆也常常在我们饥肠辘辘时不翼而 飞,可父亲从来没逮到过馋嘴的毛孩。我想父亲逮到了也会笑呵呵地将他们放掉的,然后 回来跟我们说,差点就逮到了,差点就逮到了。 ⑩真正的冬天在乡下。隔壁卖柴为生的林伯还会常常带来惊喜:有时,他会在铺满白 雪的山上捉来一只迷路的野兔;有时,他还能和一群村里的年轻小伙一起伏击到四处觅食 的野猪。我躲到屋外的雪地上用新布鞋踩出一个个脚印,心里突然涌起一种无法言喻的滋 味,冬天真是个奇妙的季节啊! ○11真正的冬天在乡下,在童年里。多年后,那儿一直留着一段洁白的 ...往事。窗上还结 着冰花,麦苗还在雪被下暗暗往上拱着身子,祖父的老牛还在栏里打着响鼻。只有我们渐 行渐远,渐行渐远……
12.文章写了很多童年时感受到的有意思的乡下冬天的细节,看似散却中心突出,原因是 在结构上运用了相照应的句子,请找出这些句子,写在下面。(3分) 13.文章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说“冬天就在酒香中拉开大幕了”,这里的“大幕”运用了 比喻,那么,接下来冬天演出了怎样的“戏剧”?请简要概括。(4分) 14.第⑧段的动词用得好,写父母的动作和“我”的感受。请从中任选一组,谈谈其运用 的妙处。(3分) 15.从文章⑧⑨段看,文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4分) 6.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说童年往事是“洁白的”?说说你的理解。(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2分)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③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 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疏④皆具,其人已 心怪之。酒三行③,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孑颇 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⑧馔( zhuan):准备食物。④果蔬:泛 指菜肴。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賣(1un):切成小块的肉。⑦啖:吃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觉饥甚而不敢去 (2)果蔬皆不具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因谒公,公约之饭 ②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12.文章写了很多童年时感受到的有意思的乡下冬天的细节,看似散却中心突出,原因是 在结构上运用了相照应的句子,请找出这些句子,写在下面。(3 分) 13.文章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说“冬天就在酒香中拉开大幕了”,这里的“大幕”运用了 比喻,那么,接下来冬天演出了怎样的“戏剧”?请简要概括。(4 分) 14.第⑧段的动词用得好,写父母的动作和“我”的感受。请从中任选一组,谈谈其运用 的妙处。(3 分) 15.从文章⑧⑨段看,文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4 分) 16.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说童年往事是“洁白的”?说说你的理解。(4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17~20 题。(12 分)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 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 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 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馔(zhuàn):准备食物。④果蔬:泛 指菜肴。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⑦啖:吃。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 (1)觉饥甚而不敢去. (2)果蔬皆不具.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因谒公,公约之饭 ②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