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总体上了解本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 2.了解数据结构和抽象数据类型的基本概念。 课|3.掌握线性表、栈和队列、串和数组、二又树和树以及图和广义表等数据结构的逻辑特 性、存储表示及其应用 4.理解排序和查找表的各种实现方法,对算法的时间效率进行定量分析,对算法的应用 场合和适用范围进行比较 求|5.了解常用的文件结构 6.掌握以抽象数据类型为中心的程序设计方法。 说明:“a”指课堂学时:“b”指1/2课堂相关实验实践学时
- 81 - 二 、 课 程 教 学 的 基 本 要 求 1.从总体上了解本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 2.了解数据结构和抽象数据类型的基本概念。 3.掌握线性表、栈和队列、串和数组、二叉树和树以及图和广义表等数据结构的逻辑特 性、存储表示及其应用 4.理解排序和查找表的各种实现方法,对算法的时间效率进行定量分析,对算法的应用 场合和适用范围进行比较。 5.了解常用的文件结构。 6.掌握以抽象数据类型为中心的程序设计方法。 说明:“a” 指课堂学时;“b”指 1/2 课堂相关实验实践学时
第一章绪论 1.1数据结构讨论的范畴 1.2与数据结构相关的概念 1.3算法及其描述和分析 本章难点:算法效率分析 第二章线性表 2.1线性表的类型定义 2.2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 2.3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2.4有序表 2.5顺序表和链表的综合比较 本章难点: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第三章排序 1排序的基本概念 3.2简单排序方法 3.3先进排序方法 34基数排序 3.5各种排序方法的综合比较 本章难点:归并排序、堆排序和基数排序 骜|第四章栈和队列 内容 4.1栈 4.2栈的应用举例 4.3队列 4.4队列应用举例 本章难点:栈和队列的应用 第五章串和数组 5.1串的定义和操作 5.2串的表示和实现 5.3正文模式匹配 5.4正文编辑一—串操作应用举例 5.5矩阵的压缩存储 本章难点:矩阵的压缩存储 第六章二叉树和树 1二叉树 6.2二叉树遍历 6.3树和森林 6.4树的应用 本章难点:二叉树遍历、树的应用
- 82 - 三 、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绪论 1.1 数据结构讨论的范畴 1.2 与数据结构相关的概念 1.3 算法及其描述和分析 本章难点:算法效率分析 第二章 线性表 2.1 线性表的类型定义 2.2 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 2.3 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2.4 有序表 2.5 顺序表和链表的综合比较 本章难点: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第三章 排序 3.1 排序的基本概念 3.2 简单排序方法 3.3 先进排序方法 3.4 基数排序 3.5 各种排序方法的综合比较 本章难点:归并排序、堆排序和基数排序 第四章 栈和队列 4.1 栈 4.2 栈的应用举例 4.3 队列 4.4 队列应用举例 本章难点:栈和队列的应用 第五章 串和数组 5.1 串的定义和操作 5.2 串的表示和实现 5.3 正文模式匹配 5.4 正文编辑——串操作应用举例 5.5 矩阵的压缩存储 本章难点:矩阵的压缩存储 第六章 二叉树和树 6.1 二叉树 6.2 二叉树遍历 6.3 树和森林 6.4 树的应用 本章难点:二叉树遍历、树的应用
第七章图和广义表 7.1图的定义和术语 7.2图的存储结构 7.3图的遍历 7.4连通网的最小生成树 7.5单源最短路径 7.6拓扑排序 7.7关键路径 7.8广义表 本章难点:连通网的最小生成树、单源最短路径、广义表 第八章查找表 8.1静态查找表 8.2动态查找表 8.3哈希表及其查找 本章难点:哈希表及其查找 第九章文件 9.1基本概念 9.2顺序文件 9.3索引文件 9.4哈希文件 教学内容 9.5多关键码文件 本章难点:索引顺序文件 第十章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示例 10.1抽象数据类型 10.2从问题到程序的求解过程 10.3程序的规范说明 10.4应用示例分析 本章难点:应用示例分析
- 83 - 三 、 教 学 内 容 第七章 图和广义表 7.1 图的定义和术语 7.2 图的存储结构 7.3 图的遍历 7.4 连通网的最小生成树 7.5 单源最短路径 7.6 拓扑排序 7.7 关键路径 7.8 广义表 本章难点:连通网的最小生成树、单源最短路径、广义表 第八章 查找表 8.1 静态查找表 8.2 动态查找表 8.3 哈希表及其查找 本章难点:哈希表及其查找 第九章 文件 9.1 基本概念 9.2 顺序文件 9.3 索引文件 9.4 哈希文件 9.5 多关键码文件 本章难点:索引顺序文件 第十章 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示例 10.1 抽象数据类型 10.2 从问题到程序的求解过程 10.3 程序的规范说明 10.4 应用示例分析 本章难点:应用示例分析
1.课程内容的讲解 这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师应在认真领会教学大纲,全面掌握课程内容的基 础上,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通过富有逻辑性和启发性的讲解,把握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 重点,突破难点。 2.学生的实习和实践 学习数据结构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的应用问题。在学习数据结构的过程中,一般 会以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关注实现抽象数据类型的每一个操作的具体实现细节,而对 利用这些操作去构建应用则往往容易忽视,为此在教学中应布置一些实习题,让学 生综合利用数据结构知识编制一些小型软件,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利用抽象数据 类型解决应用问题上来 考核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査和验收。《数据结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除 五了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基本算法的掌握程度之外,要着重考察他们的逻辑 思维能力和利用抽象数据类型解决应用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考核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以学生平时作业完成情况 式实习实践情况、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为依据,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建采用的题型有填空、判断、选择、算法设计、应用设计等,以利用数据结构知识和抽象 数据类型进行算法设计和应用设计为主的主观题的分值占60%以上,采用闭卷考试的方 式 六 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数据结 与|构》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等,其后续课程为《面向对象编程》 相 关|《wb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基于网络的信息系 话|统设计与实现》.《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开发)》等 七 《数据结构及应用算法教程》,严蔚敏、陈文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书|3.《数据结构》,徐孝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百|4.《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朱战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教5.《数据结构:C语言版》,胡学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材|6.《数据结构》, William Ford、 William Topp,,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教
- 84 - 四 、 教 学 方 法 与 教 学 形 式 1. 课程内容的讲解 这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师应在认真领会教学大纲,全面掌握课程内容的基 础上,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通过富有逻辑性和启发性的讲解,把握 重点,突破难点。 2. 学生的实习和实践 学习数据结构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的应用问题。在学习数据结构的过程中,一般 会以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关注实现抽象数据类型的每一个操作的具体实现细节,而对 利用这些操作去构建应用则往往容易忽视,为此在教学中应布置一些实习题,让学 生综合利用数据结构知识编制一些小型软件,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利用抽象数据 类型解决应用问题上来。 五 、 考 试 形 式 及 评 定 考核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和验收。《数据结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除 了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基本算法的掌握程度之外,要着重考察他们的逻辑 思维能力和利用抽象数据类型解决应用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考核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以学生平时作业完成情况、 实习实践情况、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为依据,占总成绩的 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70%, 采用的题型有填空、判断、选择、算法设计、应用设计等,以利用数据结构知识和抽象 数据类型进行算法设计和应用设计为主的主观题的分值占 60%以上,采用闭卷考试的方 式。 六 、 与 相 关 课 程 的 衔 接 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数据结 构》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等,其后续课程为《面向对象编程》、 《Web 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基于网络的信息系 统设计与实现》、《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开发》等。 七 、参 考 书 目( 教 材 \ 教 参) 1.《数据结构及应用算法教程》,严蔚敏、陈文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数据结构(C 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3.《数据结构》,徐孝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 朱战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数据结构:C 语言版》,胡学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数据结构》,William Ford、William Topp,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管理学院《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与 开课单位 管理学院 适用专业 信息系统 课程名称 运筹学 课程编号 22040103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必修课程学分 3学分 周学时数(a-b) 3-0学时 总学时数 54学时 运筹学课程是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学科特点是以定量分 析为主来研究管理问题,应用广泛,涉及面广。通常的工作程序是:将经济管理领域中 提出的问题归结成适当的运筹学模型,然后选择恰当的方法求解,最后对求解结果加以 课|分析评价,为决策提供定量依据 程 的 性:.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运筹学问题,培养学生 质 和 任 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务|2.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筹学的系统优化的基本思想 3.使学生掌握建立和解决各种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数学模型的方法
- 85 - 管理学院《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单位 管理学院 适用专业 信息管理与 信息系统 课程名称 运筹学 课程编号 22040103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专业选修) 专业必修 课程学分 3 学分 周学时数(a-b) 3-0 学时 总学时数 54 学时 一 、 课 程 的 性 质 和 任 务 运筹学课程是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学科特点是以定量分 析为主来研究管理问题,应用广泛,涉及面广。通常的工作程序是:将经济管理领域中 提出的问题归结成适当的运筹学模型,然后选择恰当的方法求解,最后对求解结果加以 分析评价,为决策提供定量依据。 1.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运筹学问题,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筹学的系统优化的基本思想。 3.使学生掌握建立和解决各种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数学模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