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屈原赋 。學習要點:1.掌握釋詞、翻譯。 2.體會騷體赋的寫法。 。補充古文字:身、逆、耳、其、 高、夫、犬、羊、 見、舟、魚
吊屈原賦 •學習要點:1.掌握釋詞、翻譯。 2.體會騷體賦的寫法。 •補充古文字:身、逆、耳、其、 高、夫、犬、羊、 見、舟、魚
…身 形能5e月a-a年 五二二一一《侯馬盟書字表》 《睡虎地 秦簡》詁林7-544+ 《說文》“身,躬也。象人之身。从人厂聲。”+ 本義:懷孕的婦女的身體。《詩經·大雅·大明》“大任有身
…逆 ¥e¥rcs- 目父癸爵: ¥。ga¥s0 《古幣文編》 詁林2-659 《說文分“英,不順地。从干。下出,弟之也
本義:迎接。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王于宗門逆羌。” 《史記楚世家》:“[楚莊王]入自皇門,鄭伯肉袒牵羊以逆。” 逆旅:迎客止宿之处。 引申義:倒。逆鳞:倒生的麟片。逆曳:倒拖横扯。 逆 阳化 佚七二五一一《甲骨文编》 舀鼎一一《金文編》 《睡虎地秦簡》詁林2-353。+ 《說文》“逆,迎也。从差英聲。圈東曰逆,圈西曰迎。”+ 《甲骨文文字學》“艺,逆的初文。”移位造字法。表逆迎意。+
本義:迎接。徐中舒《甲骨文字典》: “王于宗門逆羌。 ” 《史記·楚世家》: “[楚莊王]入自皇門,鄭伯肉袒牽羊以逆。 ” 逆旅:迎客止宿之処。 引申義:倒。 逆鱗:倒生的鱗片。逆曳:倒拖橫扯
耳。 存下七三一一《甲骨文编》 一《包山楚簡文字編》 《睡虎地秦簡文字編》+ 《說文》:“耳,主聽也。象形。”取象于人耳之形。 本義:人的耳朵。《荀子勸學》:“目不能兩視而明, 耳不能兩聽耳聰。” 引申義:附于物體兩旁便於提舉的東西。《周易鼎》: “鼎,黄耳金鉉
《說文》: “耳,主聽也。象形。”取象于人耳之形。 本義:人的耳朵。《荀子·勸學》: “目不能兩視而明, 耳不能兩聼耳聰。” 引申義:附于物體兩旁便於提舉的東西。《周易·鼎》: “鼎,黃耳金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