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利率的决定. 第四节LM曲线 .425 第五节IS一LM分析 429 第六节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432 第七节结束语. 434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一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439 第二节 财政政箭效里, 440 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 445 第四节 两种政簧的混合使用 448 第五节 结束语. 450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457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 457 第一节财政政策.+ 459 第三书 货币政策 .467 第四节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476 第五节结束语 .4044480 第十七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487 第三节 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 491 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4+.4.4*“ 492 第五节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493 第六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 495 第七节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497 第八节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 499 第力节结束语. ·500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504 第一节失业的描述. 504 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506 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508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 0g 第五节通货膨张的原因 51 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517 第七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 519 第八节结束语 525 第十九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529 第一节汇率和对外贸易 529
第二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4,533 第三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536 第四节南一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 540 第五节结束语. .543 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545 第一节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545 第一节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547 第三节 增长核算.。 551 第四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555 第五节 内生增长理论 563 第六节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565 第七节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 566 第八节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 568 第九节乘数一加速数模型.。 .571 第十节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574 第十一节结束语.577 第二十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581 第一节 消费 581 第二节 587 第三节货币需求. 594 第四节 结束语· 598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日前的争论和共识 602 第一节 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总供给曲线 602 第二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460 第三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608 第四节 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一AS模型 610 第五节 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 614 第六节名义站性. 616 第七节 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 618 第八节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 622 第九节 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 622 第十节本章和宏观经济学结束语. 625 第二十三章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631 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是科学吗?.631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的有用之处 634 第三节在应用西方经济学时应加以考皮的我国国情的特殊性·635 第四节科学主义.636 第五节对意识形态问题的隐讳.639
第六节当前金融危机对现行西方经济理论的挑战.640 附录一引用文献中英文对照表. .644 附录二重要人名译名对照表.651 附录三重要术语汉英对照表 .654
第十二章 国民收人核算 从本章起开始叙述宏观经济学的内容。本章先说明国民收人核算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系相对微观经济学而言。前面各章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活动个体决策 者的行为及后果,例如,消费者如何购买以实现效用最大,厂商如何生产以实现利润最 大,市场机制又如何把千百万个体决策者的活动协调起来等;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 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就是研究国民收人,即研究如何使国民 收人稳定地(没有通胀和衰退)以较合适的速度增长。这表明,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 题有:经济波动及与此相联系的就业与失业问题,价格水平及与此相联系的通胀问题:经 济增长问题。 具体说来,宏观经济学就是要研究,为什么一些国家的经济会发生时而高涨,时而萧 条的周期性波动,并因此造成不同程度的失业问题;为什么一些国家在一定时期会发生严 重的通货膨胀,并导致名义利率和汇率大幅度波动;为什么一些国家经济会迅速增长,而 另一此国家经济发展很缓慢甚至停港和倒很。上述这些问题都是国民收入变动中的间题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对策,就是宏观经济学要研究的内容。 任何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都可以通过一些指标加以测度,就像一个人的身体 健康状况可以通过体温、血压等指标加以测度一样。测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有 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国民收人在经济学中乃是衡量社会经 363
济活动成就的一个广泛概念。它实际上包括以下几个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 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人(狭义的)、个人收人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本章下面几节就要专门对此作讨论。任何一国的经济增长率就是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特别 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失业率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另一个最重要的经 济指标,因为就业状况和居民福利、社会稳定甚至整个社会政治经济之间关系最为密切。 失业率指失业者(一定年龄段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并想工作但是找不到工作的人)人数对劳 动力(在一定年龄段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人)人数的比例。失业率迅速上升或 者居高不下都表明宏观经济运行中出了很大问题。物价水平指物价总水平,一般用价格指 数即社会上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来表示。价格指数又有消费物价指数(CP)、生产 者价格指数(PP)和GDP折算指数三种。物价水平的变动用通货膨胀率表示。通货膨胀 率指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通货密张率不仅对居民生活和企业生 产产生影响,还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有影响。通货膨胀率过高,也表明宏观经济运行出了 问 除了上述几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其他比较重要的指标还有政府预算赤字、贸易赤 字和盈余的变动、利率和汇率的变动等。这些变量间有没有内在联系,一个变量的变动是 否会引起另一个变量变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相互关联,这些都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 题。总的说来,如果微观经济学由于以价格为中心可以被称作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则由 于以国民收人为中心可以被称作收入理论。 二、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的,而 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都是一定意义上的供给和需求行为,因此,宏观经 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相同之处就在于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价格和产量, 并且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需求曲线一般说来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价格下降,需 求量会增加,而它们的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价格上升,供给量会增加。这就 是说,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它们的交点决定着价格和 产量。 然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宏观经济学研究 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这就决定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 微观经济学中的供给和需求曲线都是个体经济的供求曲线,因而由此决定的成交价格和成 交量也是个体商品(包括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和成交量。例如,大米市场供求均衡所决定 的价格也许是1美元/公斤,成交量是5万吨;或者某上衣20美元/件,成交量是1万件 等等。然而,宏观经济学中供给和需求曲线是整个社会经济的供求曲线,即总供给曲线和 总需求曲线,因而由此决定的价格和产出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和社会产出总值。例如, 某国家在某年的价格指数即价格求平是1.05或者说105%,意指该年的价格水平在总供给 和总需求二者的作用下比基期(也许是上一年,也许是以前的某一年份)上升了5%,同 时该国在该年的总产出也许是300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见,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和 产量是一个个具体商品的价格和产量,而宏观经济学中的价格和产量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