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专项练习及答案 (一)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 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 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 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 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 中,怡然自得。 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 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 鞭数十,驱之别院。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张()目对()日(2)明()察秋毫() (3)项()为之强()(4)徐()喷以()烟 2.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3.翻译下列句子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译文: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译文 4.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5、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
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专项练习及答案 (一)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 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 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 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 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 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 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 鞭数十,驱之别院。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⑴张.( )目对.( )日 ⑵明.( )察秋毫.( ) ⑶项.( )为之强.( ) ⑷徐.( )喷以.( )烟 2.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3.翻译下列句子。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译文: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译文: 4.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5、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
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 答案:1.(1)张开对着,向着(2)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羽毛(3)脖 子同僵3,僵硬(4慢慢用。2.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 蟆三件事。3.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4、明察 秋亳、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5.①童年的“我ˆ, 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②我”善于观察和发现,具有丰富的联想和 想像力。 (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 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 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 2、翻译下列句子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译文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 答案:1.⑴张开 对着,向着 ⑵清楚 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羽毛 ⑶脖 子 同“僵”,僵硬 ⑷慢慢 用 。2.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 蟆三件事。 3.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 4、明察 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5.①童年的“我”, 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②“我”善于观察和发现,具有丰富的联想和 想像力。 (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 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 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⑴与友期.行 ⑵去后乃.至 ⑶相委.而去 ⑷下车引.之 2、翻译下列句子。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译文: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 5.《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 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 6.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你认为做人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1.(1)约定;(2)才;(③3)丢下;④4)拉2.略。3、“君”是有礼貌地 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 对人称自己的父亲。4、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 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5.可从正反两方面回答,只要言 之成理即可6.守信用、讲礼貌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 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 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加点字。 (1)俄而雪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公欣然曰 2、翻译下列句子
3.《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4. 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 5.《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 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 6.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你认为做人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1.⑴约定;⑵才;⑶丢下;⑷拉 2.略。3、 “君”是有礼貌地 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 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4、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 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5.可从正反两方面回答,只要言 之成理即可 6.守信用、讲礼貌。 (三)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 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 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加点字。 (1)俄而..雪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公欣然..曰 2、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 (2)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 3、《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4、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5、两个孩子的比喻你认为谁的更妙,为什么? 答案:1、片刻;高兴的样子;比拟;比不上。2、略。3、营造了一种 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 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4、“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 形象。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5、略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 (2)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 3、《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4、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5、两个孩子的比喻你认为谁的更妙,为什么? 答案:1、片刻;高兴的样子;比拟;比不上。2、略。3、营造了一种 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 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4、“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 形象。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