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意 注重道德传统加强道德实践
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统 加强道德实践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古时候“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分别表示不 同的意思。 “道”指道路,后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 等 “德”指遵循这种“道"。 子在《劝学篇》中开始把“道”和“德”联用。 “故学至乎礼而矣,夫是乏谓道德之极
古时候“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分别表示不 同的意思。 “道”指道路,后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 等 “德”指遵循这种“道” 。 荀子在《劝学篇》中开始把“道”和“德”联用。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道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关于 它的起源、形成和发展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归纳起来主 要有 (-)非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说 1、神源论(亦称“神启论”) 道德来源于神的启示 2、心源论(亦称“天赋论”) 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 3、庸俗选化论 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 性
道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关于 它的起源、形成和发展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归纳起来主 要有: (一)非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说 1、神源论(亦称“神启论”): 道德来源于神的启示 2、心源论(亦称“天赋论”): 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 3、庸俗进化论: 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 性
摩西十戒 第一条:“我是耶和华一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岀来,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 的神 第二条:“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 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一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 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戒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第三条:“不可妄称耶和华一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第四条:“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一你上帝 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 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 定为圣日。 第五条:“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一你上帝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 第六条:“不可杀人。 第七条:“不可奸淫。 第八条:“不可偷盗。” 第九条:“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第十条:“不可贪恋他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摩西十戒 第一条:“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 的神。” 第二条:“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 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 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戒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第三条:“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第四条:“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 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 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 定为圣日。” 第五条:“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 第六条:“不可杀人。” 第七条:“不可奸淫。” 第八条:“不可偷盗。” 第九条:“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第十条:“不可贪恋他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