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9-3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分布与效应 效应器官 受体 效应 心(窦房结、房室传导系统、心肌 心率加快、传导加速、收缩加强 冠状血管 a、β2收缩、舒张(在体时,因间接作用主要表现为舒张) 皮肤粘膜血管 收缩 血管 骨骼肌血管a、B2 收缩、舒张(以舒张为主) 脑血管 收缩 肺血管 收缩 腹腔内脏血管 收缩、舒张(除肝血管外,均以收缩为主) 唾液腺血管 收缩 支气管平滑肌 β 舒张 胃平滑肌 舒张 胃肠膀胱 小肠平滑肌 舒张(以β为主) 括约肌 收缩 膀胱壁平滑肌B 舒张 膀胱括约肌 收缩 子宫平滑肌 收缩(有孕子宫),舒张(无孕子宫) 瞳孔开张肌 收缩 睫状肌 舒张
表 9-3 效应器官 受体 效应 心(窦房结、房室传导系统、心肌) β1 心率加快、传导加速、收缩加强 冠状血管 α、β2 收缩、舒张(在体时,因间接作用主要表现为舒张) 皮肤粘膜血管 α 收缩 骨骼肌血管 α、β2 收缩、舒张(以舒张为主) 脑血管 α 收缩 肺血管 α 收缩 腹腔内脏血管 α、β2 收缩、舒张(除肝血管外,均以收缩为主) 血 管 唾液腺血管 α 收缩 支气管平滑肌 β2 舒张 胃平滑肌 β2 舒张 胃 小肠平滑肌 α、β 舒张(以β为主) 肠 括约肌 α 收缩 膀 膀胱壁平滑肌 β 舒张 胱 膀胱括约肌 α 收缩 子宫平滑肌 α、β2 收缩(有孕子宫),舒张(无孕子宫) 瞳孔开张肌 β 收缩 眼 睫状肌 α 舒张
3.突触前受体 4.中枢内递质的受体
3.突触前受体 4.中枢内递质的受体
第二节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 中枢兴奋 中枢兴奋的传布特征 1.单向传布 2.反射时和中枢延搁 3.总和( summation) 扩散与集中 5.兴奋节律的改变 6.后放 7.易化作用和抑制作用 8.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第二节 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中 枢 兴 奋 中枢兴奋的传布特征 1.单向传布 2.反射时和中枢延搁 3.总和(summation) 4.扩散与集中 5.兴奋节律的改变 6.后放 7.易化作用和抑制作用 8.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图9-6中枢神经系统内突触联系的基本方式 ①聚合式;②辐射式 箭头表示兴奋传递的方向
图9-7中枢兴奋后放的神经机理 当感觉冲动由a神经元传入后,除直接由b传出外,还会经 旁支传到c和d,再重新传到b。这样,由a传入的冲动可以 使b先后发出几次冲动,产生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