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分类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1012201 适用专业:植物保护专业本科适用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开课学期:第5学期 总学时:40学时 教学时数:理论课20学时;实验课20学时 编写说明 课程简介:昆虫分类学是研究昆虫种的鉴定、分类和系统发育的科学。实验 性强,亦有较深的理论深度。 2、地位和任务:是植物保护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其它分支学科,如昆 虫生态学、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行为学、毒理学及各门应用昆虫学 如农业昆虫学、森林昆虫学、医用昆虫学等等的基础,因为昆虫学其它分支的 研究,首先需要对研究对象准确鉴定,否则,那些研究就会丧失客观性、可比 性和重复性,从而丧失科学价值 3、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33目昆虫 的分目特征,并能识别农业上常见的重要科、属中的益、害虫。 (1)在讲清昆虫分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意结合农业害虫发生 情况及当地常见种类举例。 (2)在保证本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突出重点 (3)理论讲授应与实验课密切配合,互相促进。加强理解和感性认识,实验课 不得与课堂讲授脱节。 4)及时补充昆虫分类学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穿插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 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做到有重点在深度,难点讲得透,面上有广度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是学生学习《农业昆虫学》《生物防治》《化学保护》等 应用性专业课的前继课,可为学生今后从事有关昆虫学的科研、生产和开发等 工作奠定基础 修订的依据 (1)依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3级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 要求、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要求、国家各类指导委员会对课程教 学的要求以及我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 (2)原大纲实施的经验和反馈意见 (3)国内外有关本学科的研究成果及最新动态。 (4)《昆虫学通论》北京农业大学主编
《昆虫分类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1012201 适用专业:植物保护专业本科适用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开课学期:第 5 学期 总 学 时:40 学时 教学时数:理论课 20 学时;实验课 20 学时 一、 编写说明: 1、 课程简介:昆虫分类学是研究昆虫种的鉴定、分类和系统发育的科学。实验 性强,亦有较深的理论深度。 2、 地位和任务:是植物保护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其它分支学科,如昆 虫生态学、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行为学、毒理学及各门应用昆虫学, 如农业昆虫学、森林昆虫学、医用昆虫学等等的基础,因为昆虫学其它分支的 研究,首先需要对研究对象准确鉴定,否则,那些研究就会丧失客观性、可比 性和重复性,从而丧失科学价值。 3、 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 33 目昆虫 的分目特征,并能识别农业上常见的重要科、属中的益、害虫。 (1) 在讲清昆虫分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意结合农业害虫发生 情况及当地常见种类举例。 (2) 在保证本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突出重点。 (3) 理论讲授应与实验课密切配合,互相促进。加强理解和感性认识,实验课 不得与课堂讲授脱节。 (4) 及时补充昆虫分类学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穿插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 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做到有重点在深度,难点讲得透,面上有广度。 4、 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是学生学习《农业昆虫学》《生物防治》《化学保护》等 应用性专业课的前继课,可为学生今后从事有关昆虫学的科研、生产和开发等 工作奠定基础。 5. 修订的依据: (1)依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3 级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 要求、面向 21 世纪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要求、国家各类指导委员会对课程教 学的要求以及我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 (2)原大纲实施的经验和反馈意见。 (3)国内外有关本学科的研究成果及最新动态。 (4)《昆虫学通论》 北京农业大学主编
二、教学大纲内容 昆虫的分类 第一章分类概说 1.教学目的:了解昆虫分类的原理、分类系统,命名法。 2.教学内容:分类的意义,分类阶元,种的概念,种以下的分类问题,种以上的分类问 题,命名法与命名规则,检索表与系统树,分类学发展的新方向。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昆虫分类的原理、分类系统,命名法。了解分类学发展的新方 向。 4.教学重点与难点:昆虫的命名规则,检索表的结构与编制方法,检索表编制过程中特 征的选取。 5.实验与实践内容 6.自学指导:自学《昆虫学概论》(分类概说)分类学的发展、分类学的新动向 第二章昆虫分目简介 1、教学目的:了解昆虫纲33目主要特征。 2、教学内容:33目的主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掌握昆虫纲33目主要特征 4、教学重点与难点:划分四亚纲的依据,分目所用的主要特征。 5、实验与实践内容:实验一昆虫分目 6、自学指导:指导学生熟悉附录中的“昆虫分目检索表”和“昆虫分目简明检索表 第三章农业昆虫中的重要的目 第一节弹尾目、直翅目 1.教学目的:了解弹尾目、直翅目昆虫主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二、教学大纲内容 昆虫的分类 第一章 分类概说 1.教学目的:了解昆虫分类的原理、分类系统,命名法。 2.教学内容:分类的意义,分类阶元,种的概念,种以下的分类问题,种以上的分类问 题,命名法与命名规则,检索表与系统树,分类学发展的新方向。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昆虫分类的原理、分类系统,命名法。了解分类学发展的新方 向。 4.教学重点与难点:昆虫的命名规则,检索表的结构与编制方法,检索表编制过程中特 征的选取。 5.实验与实践内容: 6.自学指导:自学《昆虫学概论》(分类概说) 分类学的发展、分类学的新动向。 第二章 昆虫分目简介 1、教学目的:了解昆虫纲 33 目主要特征。 2、教学内容:33 目的主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掌握昆虫纲 33 目主要特征。 4、教学重点与难点:划分四亚纲的依据,分目所用的主要特征。 5、实验与实践内容:实验一 昆虫分目 6、自学指导:指导学生熟悉附录中的“昆虫分目检索表”和“昆虫分目简明检索表”。 第三章 农业昆虫中的重要的目 第一节 弹尾目、直翅目 1. 教学目的:了解弹尾目、直翅目昆虫主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2.教学内容:弹尾目、直翅目昆虫的分类。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弹尾目、直翅目昆虫主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4.教学重点与难点:螽斯科、蟋蟀科、蝼蛄科、蝗科、菱蝗科,各科分类的形态基础。 5.实验与实践内容:实验二直翅目、弹尾目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6.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自学原尾目、双尾目、缨尾目主要形态特征。 第二节半翅目、脉翅目 1.教学目的:了解半翅目、脉翅目昆虫主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2.教学内容:半翅目、脉翅目昆虫的分类。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半翅目、脉翅目昆虫主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4.教茡盦点与难点:蝽科、盲蝽科、花蝽科、长蝽科、猎蝽科、缘蝽科、草蛉科,各 科分类的形态基础。 5.实验与实践内容:实验三半翅目昆虫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6.自学指导:自学蛩蠊目、蜚蠊目、等翅目、修目、螳螂目、革翅目、系目、缺翅目。 第三节同翅目 1.教学目的:了解同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2.教学内容:同翅目的分类。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同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4.教学盦点与难点:蝉科、叶蝉科、沫蝉科、飞虱科、蚜科、粉虱科,各科分类的形 态基础 5.实验与实践内容:实验四同翅目昆虫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6.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自学啮虫目、食毛目、虱目、禎翅目、蜉蝣目、蜻蜓目 第四节缨翅目 1.教学目的:了解缨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2.教学内容:缨翅目昆虫的分类。皮蓟马科、纹蓟马科、蓟马科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缨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4.教学重点与难点:各科分类的形态基础 5.实验与实践内容: 6.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自学广翅目、蛇蛉目、长翅目、毛翅目
2. 教学内容:弹尾目、直翅目昆虫的分类。 3. 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弹尾目、直翅目昆虫主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4. 教学重点与难点:螽斯科、蟋蟀科、蝼蛄科、蝗科、菱蝗科,各科分类的形态基础。 5. 实验与实践内容:实验二 直翅目、弹尾目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6. 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自学原尾目、双尾目、缨尾目主要形态特征。 第二节 半翅目、 脉翅目 1. 教学目的:了解半翅目、脉翅目昆虫主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2. 教学内容:半翅目、脉翅目昆虫的分类。 3. 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半翅目、脉翅目昆虫主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4. 教学重点与难点:蝽科、盲蝽科、花蝽科、长蝽科、猎蝽科、缘蝽科、草蛉科,各 科分类的形态基础。 5. 实验与实践内容:实验三 半翅目昆虫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6. 自学指导:自学蛩蠊目、蜚蠊目、等翅目、修目、螳螂目、革翅目、系目、缺翅目。 第三节 同翅目 1. 教学目的:了解同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2. 教学内容:同翅目的分类。 3. 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同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4. 教学重点与难点:蝉科、叶蝉科、沫蝉科、飞虱科、蚜科、粉虱科,各科分类的形 态基础。 5. 实验与实践内容:实验四 同翅目昆虫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6. 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自学啮虫目、食毛目、虱目、襀翅目、蜉蝣目、蜻蜓目。 第四节 缨翅目 1.教学目的:了解缨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2.教学内容:缨翅目昆虫的分类。皮蓟马科、纹蓟马科、蓟马科。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缨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4.教学重点与难点:各科分类的形态基础。 5.实验与实践内容: 6.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自学广翅目、蛇蛉目、长翅目、毛翅目
第五节鞘翅目 1.教学目的:了解鞘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2.教学内容:鞘翅目昆虫的分类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鞘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4.教学重点与难点:步甲科、虎甲科、龙虱科、水龟虫科、叩头甲科、金龟甲科、天 牛科、象甲科等,各科分类的形态基础。 5.实验与实践内容:实验五、六鞘翅目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一)、(二)。 6.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自学花甲总科、扁甲总科、坚甲总科、大蕈甲总科。拈翅目 第六节鳞翅目 教学目的:了解鳞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2.教学内容:鱗翅目昆虫的分类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鳞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连.教学盦点与难点:刺蛾科、卷蛾科、菜蛾科、螟蛾科、夜蛾科、灯蛾科、毒蛾科、 尺蛾科、粉蝶科、凤蝶科等,各科分类的形态基础。 5.实验与实戥内容:实验七、八鳞翅目昆虫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一)、(二)。实验 九鳞翅目重要科幼虫形态特征识别。 6.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自学鳞翅目重要科幼虫形态识别 第七节膜翅目 1.教学目的:了解膜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2.教学内容:膜翅目昆虫的分类。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膜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4.教学盦点与难点:叶蜂科、姬蜂科、小蜂科、赤眼蜂科、蜜蜂科、蚁科 5.实验与实践内容:实验十膜翅目、双翅目昆虫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6.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自学土蜂总科、蛛蜂总科、泥蜂总科。 第八节双翅目
第五节 鞘翅目 1. 教学目的:了解鞘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2. 教学内容:鞘翅目昆虫的分类。 3. 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鞘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4. 教学重点与难点:步甲科、虎甲科、龙虱科、水龟虫科、叩头甲科、金龟甲科、天 牛科、象甲科等,各科分类的形态基础。 5. 实验与实践内容:实验五、六 鞘翅目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一)、(二)。 6. 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自学花甲总科、扁甲总科、坚甲总科、大蕈甲总科。拈翅目。 第六节 鳞翅目 1. 教学目的:了解鳞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2. 教学内容:鳞翅目昆虫的分类。 3. 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鳞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4. 教学重点与难点:刺蛾科、卷蛾科、菜蛾科、螟蛾科、夜蛾科、灯蛾科、毒蛾科、 尺蛾科、粉蝶科、凤蝶科等,各科分类的形态基础。 5. 实验与实践内容:实验七、八 鳞翅目昆虫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一)、(二)。实验 九 鳞翅目重要科幼虫形态特征识别。 6. 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自学鳞翅目重要科幼虫形态识别。 第七节 膜翅目 1.教学目的:了解膜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2.教学内容:膜翅目昆虫的分类。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膜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4.教学重点与难点:叶蜂科、姬蜂科、小蜂科、赤眼蜂科、蜜蜂科、蚁科。 5. 实验与实践内容:实验十 膜翅目、双翅目昆虫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6. 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自学土蜂总科、蛛蜂总科、泥蜂总科。 第八节 双翅目
教学目的:了解双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2.教学内容:双翅目昆虫的分类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双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4.教学盦点与难点ε摇蚊科、瘿蚊科、虻科、盗虻科、食蚜蝇科、潜蝇科、水蝇科、寄 蝇科。 5.实验与实践内容:实验十膜翅目、双翅目昆虫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6.自学指导:蛾蚋总科、毛蚋总科。蚤目、蜱螨目 三、学时数的分配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理论理论实验「总课 各章节名称 课周课时课时时数 第一章昆虫分类学概述 第二章|昆虫纲的分目简介 4 第三章农业昆虫中重要的目 第一节|弹尾目、直翅目 第二节|同翅目 第三节|半翅目、脉翅目 第四节缨翅目 12345678 第六节鳞翅目 第七节双翅目 22222222 444444 第八节|膜翅 10 实验课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学时「周次 1昆虫分目 了解昆虫纲重要常见目的分目特征 2|直翅目、弹尾 直翅目、弹尾目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3半翅目 半翅目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6 同翅目 同翅目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5鞘翅目(一) 鞘翅目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6鞘翅目(二) 鞘翅目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7890 7|鳞翅目(一) 鳞翅目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8鳞翅目(二 鳞翅目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9|鳞翅目幼虫的分类鳞翅目重要科幼虫形态特征识别 12 10膜翅目、双翅目 膜翅目、双翅目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实习内容与安排 实习名 实习内容 实践教学目的 学时周次 称
1.教学目的:了解双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2.教学内容:双翅目昆虫的分类。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双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4.教学重点与难点:摇蚊科、瘿蚊科、虻科、盗虻科、食蚜蝇科、潜蝇科、水蝇科、寄 蝇科。 5.实验与实践内容:实验十 膜翅目、双翅目昆虫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6. 自学指导:蛾蚋总科、毛蚋总科。蚤目、蜱蟎目。 三、 学时数的分配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各章节名称 理 论 课 周 次 理 论 课 时 数 实 验 课 时 数 总 课 时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昆虫分类学概述 昆虫纲的分目简介 农业昆虫中重要的目 弹尾目、直翅目 同翅目 半翅目、脉翅目 缨翅目 鞘翅目 鳞翅目 双翅目 膜翅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4 4 4 4 4 4 4 4 4 4 合计 20 20 40 实验课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学时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昆虫分目 直翅目、弹尾目 半翅目 同翅目 鞘翅目(一) 鞘翅目(二) 鳞翅目(一) 鳞翅目(二) 鳞翅目幼虫的分类 膜翅目、双翅目 了解昆虫纲重要常见目的分目特征 直翅目、弹尾目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半翅目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同翅目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鞘翅目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鞘翅目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鳞翅目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鳞翅目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鳞翅目重要科幼虫形态特征识别 膜翅目、双翅目重要科形态特征识别 2 2 2 2 2 2 2 2 2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 实习内容与安排 实 习 名 称 实习内容 实践教学目的 学时 周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