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S1012103 适用专业:植物保护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总学时数:60学时 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为40学时、实验课学时为20学时、实践学时三天 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普通植物病理学的继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应用学科, 目的是通过学习农作物中具有代表性而经济上较为重要的病害,来加强对植物病理学基 本原理的进一步认识,并掌握基本原理及流行规律在具体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安全有效 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发展,避免农作物的损失。本课程要求了解农作物主要病害的发生、 分布、危害情况:掌握作物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引起病害的病原,必需成熟掌握主要 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2、地位和任务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 理解和巩固普通植物病理学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使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使学习的内容能融会贯通:农业植物病理学主要研究农业病害,并为病害防治提供科学 依据 3、总体要求 讲授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田间标本采集、鉴定 相结合,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大田作物、果树、蔬菜等农作物重要病害的症状识别、诊断、病原鉴定、 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治理等理论知识。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以普通植物病理学为基础 5、修订的依据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通过调整教学手段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明确教学任务,它能够 系统的反映本课程授课时数、讲课重点。 、教学大纲内容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S1012103 适用专业:植物保护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总学时数: 60 学时 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为 40 学时、实验课学时为 20 学时、实践学时三天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普通植物病理学的继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应用学科, 目的是通过学习农作物中具有代表性而经济上较为重要的病害,来加强对植物病理学基 本原理的进一步认识,并掌握基本原理及流行规律在具体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安全有效 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发展,避免农作物的损失。本课程要求了解农作物主要病害的发生、 分布、危害情况;掌握作物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引起病害的病原,必需成熟掌握主要 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2、地位和任务: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 理解和巩固普通植物病理学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使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使学习的内容能融会贯通;农业植物病理学主要研究农业病害,并为病害防治提供科学 依据。 3、总体要求: 讲授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田间标本采集、鉴定 相结合,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大田作物、果树、蔬菜等农作物重要病害的症状识别、诊断、病原鉴定、 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治理等理论知识。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以普通植物病理学为基础。 5、修订的依据: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通过调整教学手段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明确教学任务,它能够 系统的反映本课程授课时数、讲课重点。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水稻病害 1、教学目的 了解各地水稻病害的发生概况,掌握水稻主要病害的识别,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 2、教学内容 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秆腐病、水稻鞘腐病、水稻立枯病、 水稻恶苗病、水稻细菌褐斑病、水稻胡麻斑病 3、本章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水稻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治理等理论知识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立枯病、水稻恶苗病、及一些病害的症状、发 生规律和病害控制方法 难点:稻瘟病的叶斑症状的识别及栽培和气候条件的关系,稻瘟病病原菌和白叶枯病 菌的变异与品种的抗病性,稻瘟病的防治适期。 5、实验与实践内容: 水稻病害症状及病原菌形态观察;了解水稻病害发生情况及症状识别,标本采集,掌握 主要病害的调查方法。 6、自学指导: 水稻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水稻干尖线虫病、稻曲病。 第二章小麦病害 1、教学目的 了解各种麦类病害在世界分布的情况,根据地域性特点,系统掌握各种主要病害的发 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方法,达到灵活应用水平。 2、教学内容 小麦赤霉病、小麦根腐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大麦条纹病、小 麦丛矮病
第一章 水稻病害 1、 教学目的: 了解各地水稻病害的发生概况,掌握水稻主要病害的识别,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 2、 教学内容: 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秆腐病、水稻鞘腐病、水稻立枯病、 水稻恶苗病、水稻细菌褐斑病、水稻胡麻斑病。 3、 本章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水稻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治理等理论知识。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立枯病、水稻恶苗病、及一些病害的症状、发 生规律和病害控制方法。 难点:稻瘟病的叶斑症状的识别及栽培和气候条件的关系,稻瘟病病原菌和白叶枯病 菌的变异与品种的抗病性,稻瘟病的防治适期。 5、实验与实践内容: 水稻病害症状及病原菌形态观察;了解水稻病害发生情况及症状识别,标本采集,掌握 主要病害的调查方法。 6、自学指导: 水稻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水稻干尖线虫病、稻曲病。 第二章 小麦病害 1、教学目的: 了解各种麦类病害在世界分布的情况,根据地域性特点,系统掌握各种主要病害的发 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方法,达到灵活应用水平。 2、教学内容: 小麦赤霉病、小麦根腐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大麦条纹病、小 麦丛矮病
3、本章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麦类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治理等理论知识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小麦赤霉病、小麦根腐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锈病及一些病害的症状、发生 规律和病害控制方法 难点:赤霉病和根腐病的苗期症状识别,赤霉病的流行条件、防治适期 5、实验与实践内容 小麦病害症状及病原菌形态观察;田间小麦病害的症状识别,危害情况及主要病害的 调查方法。 6、自学指导: 小麦叶枯病、小麦颖枯病、小麦黑颖病、小麦粒线虫病、腥黑穗病。 第三章杂谷类病害 1、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玉米病害发生的种类和特点,掌握玉米大、小斑病等的症状、发病 规律及病害的控制方法:禾谷类黑穗病的种类、侵染循环类型和防治特点 2、教学内容 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茎腐病、高粱黑穗病、 谷子白发病。 3、本章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杂谷类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治理等理论知 识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玉米大斑病、玉米黑穗病、谷子白发病的侵染循环特点及防治 难点:玉米大、小斑病的症状识别,黑穗病的侵染循环的类型及防治。 5、实验与实践内容: 杂谷类病害症状、病原观察;杂谷类病害田间识别及标本采集 6、自学指导 玉米干腐病、玉米叶斑病
3、本章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麦类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治理等理论知识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小麦赤霉病、小麦根腐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锈病及一些病害的症状、发生 规律和病害控制方法。 难点:赤霉病和根腐病的苗期症状识别,赤霉病的流行条件、防治适期。 5、实验与实践内容: 小麦病害症状及病原菌形态观察;田间小麦病害的症状识别,危害情况及主要病害的 调查方法。 6、自学指导: 小麦叶枯病、小麦颖枯病、小麦黑颖病、小麦粒线虫病、腥黑穗病。 第三章 杂谷类病害 1、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玉米病害发生的种类和特点,掌握玉米大、小斑病等的症状、发病 规律及病害的控制方法;禾谷类黑穗病的种类、侵染循环类型和防治特点 2、教学内容: 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茎腐病、高粱黑穗病、 谷子白发病。 3、本章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杂谷类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治理等理论知 识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玉米大斑病、玉米黑穗病、谷子白发病的侵染循环特点及防治。 难点:玉米大、小斑病的症状识别,黑穗病的侵染循环的类型及防治。 5、实验与实践内容: 杂谷类病害症状、病原观察;杂谷类病害田间识别及标本采集 6、自学指导: 玉米干腐病、玉米叶斑病
第四章油料作物病害 1、教学目的 使学生系统了解油料作物病害的种类,油料作物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 2、教学内容: 大豆根腐病、大豆孢囊线虫、大豆褐纹病、大豆灰斑病、大豆菌核病、大豆霜霉病、 大豆病毒病、油菜菌核病、向日葵菌核病、向日葵霜霉病、烟草赤星病等, 3、本章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油料作物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治理等理论 知识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大豆孢囊线虫、大豆根腐病、大豆菌核病、大豆霜霉病、大豆褐纹病、油菜菌 核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难点:大豆胞囊病、根腐病的症状区别及发生规律。 5、实验与实践内容 油料作物病害的症状及病原菌形态观察;了解病害发生情况及危害程度,标本采集, 主要病害的田间调查方法。 6、自学指导 大豆紫斑病、大豆菟丝子、向日葵褐斑病 第五章糖料及其它经济作物病害 1、教学目的 掌握糖料及经济作物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教学内容 甜菜立枯病、根腐病、褐斑病,烟草赤星病、病毒病 章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糖料其它经济作物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治 理等理论知识。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甜菜根腐病、褐斑病,烟草赤星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第四章 油料作物病害 1、教学目的: 使学生系统了解油料作物病害的种类,油料作物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 2、教学内容: 大豆根腐病、大豆孢囊线虫、大豆褐纹病、大豆灰斑病、大豆菌核病、 大豆霜霉病、 大豆病毒病、油菜菌核病、向日葵菌核病、向日葵霜霉病、烟草赤星病等。 3、本章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油料作物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治理等理论 知识。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大豆孢囊线虫、大豆根腐病、大豆菌核病、大豆霜霉病、大豆褐纹病、油菜菌 核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难点:大豆胞囊病、根腐病的症状区别及发生规律。 5、实验与实践内容: 油料作物病害的症状及病原菌形态观察;了解病害发生情况及危害程度,标本采集, 主要病害的田间调查方法。 6、自学指导: 大豆紫斑病、大豆菟丝子、向日葵褐斑病。 第五章 糖料及其它经济作物病害 1、教学目的: 掌握糖料及经济作物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2、教学内容: 甜菜立枯病、根腐病、褐斑病,烟草赤星病、病毒病。 3、章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糖料其它经济作物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治 理等理论知识。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甜菜根腐病、褐斑病,烟草赤星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难点:甜菜根腐病菌引起根腐病的症状区别。 5、实验与实践内容: 糖料与其它经济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形态观察;田间病害识别,主要病害的调查方法 6、自学指导 第六章十字花科蔬菜病害 1、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方法,能识别当 地各种蔬菜重要病害。 2、教学内容 十字花科病毒病、霜霉病、菌核病、软腐病、黑斑病、白斑病、黑腐病。 3、本章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十字花科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治理等理论 知识。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霜霉病、菌核病、软腐病、黑斑病 难点: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与白斑病的症状区别 5、实验与实践内容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症状与病原菌观察,识别十字花科蔬菜上常发生的病害 了解病害危害部位、种类及标本采集。 6、自学指导: 如何综合控制十字花科蔬菜病害。 第七章茄科蔬菜病害 1、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茄科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方法,能识别当地各种蔬 菜重要病害
难点:甜菜根腐病菌引起根腐病的症状区别。 5、实验与实践内容: 糖料与其它经济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形态观察;田间病害识别,主要病害的调查方法。 6、 自学指导: 第 六 章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 1、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能识别当 地各种蔬菜重要病害。 2、教学内容: 十字花科病毒病、霜霉病、菌核病、软腐病、黑斑病、白斑病、黑腐病。 3、本章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十字花科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治理等理论 知识。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霜霉病、菌核病、软腐病、黑斑病 难点: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与白斑病的症状区别 5、实验与实践内容: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症状与病原菌观察,识别十字花科蔬菜上常发生的病害、 了解病害危害部位、种类及标本采集。 6、自学指导: 如何综合控制十字花科蔬菜病害。 第 七 章 茄科蔬菜病害 1、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茄科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能识别当地各种蔬 菜重要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