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13.1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课标要求 本专题主要学习民主革命时期近代中国人民(包括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 产阶级)的重大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具体要求是: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 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 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 利的伟大意义。 专题概述 鸦片战争后,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中国人民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剥削。一部中国近代史, 就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不断寻找救国救民的真 理,掀起了一系列的革命和斗争。最具代表性的有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有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农民阶级由于 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坚持斗争14年,轰轰烈烈, 最后失败。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妥协性,没能够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纲领,严重脱离人民群众。虽然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但最终未能改变中 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无产阶级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经过国民大革 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官僚资本主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历史经验表明,走社会 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 中国。 本专题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斗争,主要有 三目课文,第一目“太平天国运动”,主要讲述了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斗争的 经过及历史意义,由此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第二目“辛
2015-2016 学年人民版必修 1 3.1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 课标要求 本专题主要学习民主革命时期近代中国人民(包括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 产阶级)的重大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具体要求是: ⑴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 限性。 ⑵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 意义。 ⑶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⑷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 利的伟大意义。 专题概述 鸦片战争后,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中国人民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剥削。一部中国近代史, 就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不断寻找救国救民的真 理,掀起了一系列的革命和斗争。最具代表性的有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有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农民阶级由于 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坚持斗争 14 年,轰轰烈烈, 最后失败。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妥协性,没能够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纲领,严重脱离人民群众。虽然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但最终未能改变中 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无产阶级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经过国民大革 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官僚资本主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历史经验表明,走社会 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 中国。 本专题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斗争,主要有 三目课文,第一目“太平天国运动”,主要讲述了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斗争的 经过及历史意义,由此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第二目“辛
亥革命”,着重讲述了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三目“新 民主主义革命”着重讲述了五四运动,中共成立的主要史实,以及中共领导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所经历的四个历史阶段,即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土地革命 时期(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的主要史实,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 及其评价,比较两个文件的异同点 3.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 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的学习,培养阅读历史 文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的学习,掌握识图和用图,学会归纳历史事件或现 象发展进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符 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 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树立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 与局限性。 三、教法:问题法 四、学法:自主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亥革命”,着重讲述了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三目“新 民主主义革命”着重讲述了五四运动,中共成立的主要史实,以及中共领导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所经历的四个历史阶段,即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土地革命 时期(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的主要史实,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一 太平天国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 及其评价,比较两个文件的异同点。 3.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 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的学习,培养阅读历史 文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的学习,掌握识图和用图,学会归纳历史事件或现 象发展进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符 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 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树立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 与局限性。 三、教法:问题法 四、学法:自主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 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19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的传统手工业。鸦片 输入年年激增,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清政 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加紧进行搜刮,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地主、官僚、 贵族也加剧了土地的兼并。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剧、激化,最终导致了大规模的农 民起义。进行导入 讲授新课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知识链接课本p46学习思考: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 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答案提示:马克思指出了中国起义的欧洲原因,即西方列强的侵略。这场战 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一是白银外流加重了人民负担:二是五口通商使 东南亚棉纺织业受到冲击,出现大量以农民为主体的流民。同时由于《望厦条约》 和《黄埔条约》的签订,使基督教大规模传入中国,本来是为殖民侵略服务的宗 教,却被农民阶级利用和改造。总之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激化了原有的 阶级矛盾,二基督教的传入又为中国农民提供了反封建的理论武器。因此,从鸦 片战争激化了国内原有的阶级矛盾这个角度来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 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 生计 (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根本原因)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直接原因)。 (4)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2.准备工作 引导提问:起义前,洪秀全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导入 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19 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的传统手工业。鸦片 输入年年激增,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清政 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加紧进行搜刮,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地主、官僚、 贵族也加剧了土地的兼并。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剧、激化,最终导致了大规模的农 民起义。进行导入 讲授新课 (一)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知识链接课本 p46 学习思考: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 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答案提示:马克思指出了中国起义的欧洲原因,即西方列强的侵略。这场战 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一是白银外流加重了人民负担;二是五口通商使 东南亚棉纺织业受到冲击,出现大量以农民为主体的流民。同时由于《望厦条约》 和《黄埔条约》的签订,使基督教大规模传入中国,本来是为殖民侵略服务的宗 教,却被农民阶级利用和改造。总之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激化了原有的 阶级矛盾,二基督教的传入又为中国农民提供了反封建的理论武器。因此,从鸦 片战争激化了国内原有的阶级矛盾这个角度来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 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 生计。 (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根本原因)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直接原因)。 (4)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2.准备工作 引导提问:起义前,洪秀全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1)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 (2)洪秀全创立宗教理论。 老师讲解:洪秀全指出:“上帝当拜,人人所同”;“普天之下皆兄弟”;“上 帝视之皆赤子”。他认为上帝人人都当拜,而上帝对待普天之下的人都是一样的, 因而人人在上帝面前也都是平等的 他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 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只有把那些违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 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社会 他指出清朝最髙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 阎罗妖”的罪过,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 提出问题:以上材料反映了洪秀全的宗教思想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是农民阶级平等的思想、儒家大同思想和西方基督教 教义的结合。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平等思想和反封建统治来号召农民起来斗争,它 不同与基督教,它是农民起义的工具,这也说明农民由于受阶级的局限,提不出 先进的革命纲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只能利用宗教达到目的。 (3)冯云山组织拜上帝会 3.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和学生共同来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金田起义:1851年初,建国号“太平天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 兴起。 (2)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称号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人名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3)定都天京:1853年,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4)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事件 北伐 西征 天京突围 目的推翻清朝的统治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解除天京之围 结果 失败 胜利 胜利
(1) 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 (2) 洪秀全创立宗教理论。 老师讲解:洪秀全指出:“上帝当拜,人人所同”;“普天之下皆兄弟”;“上 帝视之皆赤子”。他认为上帝人人都当拜,而上帝对待普天之下的人都是一样的, 因而人人在上帝面前也都是平等的。 他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 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只有把那些违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 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社会。 他指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 “阎罗妖”的罪过,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 提出问题:以上材料反映了洪秀全的宗教思想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是农民阶级平等的思想、儒家大同思想和西方基督教 教义的结合。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平等思想和反封建统治来号召农民起来斗争,它 不同与基督教,它是农民起义的工具,这也说明农民由于受阶级的局限,提不出 先进的革命纲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只能利用宗教达到目的。 (3)冯云山组织拜上帝会。 3.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和学生共同来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金田起义:1851 年初,建国号“太平天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 兴起。 (2)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称号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人名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3)定都天京:1853 年,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4)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事件 北伐 西征 天京突围 目的 推翻清朝的统治 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解除天京之围 结果 失败 胜利 胜利
意义 沉重打击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二)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 引导提问:“天京事变”为什么会发生?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1)原因: ①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 利 ②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在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阶级,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联系的小生产者,不 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具有落后性、分散性、狭隘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缺乏科 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因而,天京事变的悲剧,包含着 历史的必然性 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尽管推翻清王朝的目的还没有达到,但是太平天 国的领导人却不能够居安思危,陶醉于已经取得的胜利,享乐思想发展很快。随 着追求享乐、讲究排场、划定等级而来的必然是争权夺利。这也是小生产者狭隘 性的表现。这样,他们背离了当初自己提出的平等原则,领导集团原有的亲密无 间的关系很快就遭到了破坏,个人私欲膨胀,最终演变成令人心痛的天京事变。 (2)概况 引导提问:“天京事变”的概况如何?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杀 责 走 (3)影响
意义 沉重打击 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二)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 引导提问:“天京事变”为什么会发生?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1)原因: ①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 利。 ②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在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阶级,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联系的小生产者,不 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具有落后性、分散性、狭隘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缺乏科 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因而,天京事变的悲剧,包含着 历史的必然性。 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尽管推翻清王朝的目的还没有达到,但是太平天 国的领导人却不能够居安思危,陶醉于已经取得的胜利,享乐思想发展很快。随 着追求享乐、讲究排场、划定等级而来的必然是争权夺利。这也是小生产者狭隘 性的表现。这样,他们背离了当初自己提出的平等原则,领导集团原有的亲密无 间的关系很快就遭到了破坏,个人私欲膨胀,最终演变成令人心痛的天京事变。 (2)概况: 引导提问:“天京事变”的概况如何?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3)影响: 洪 逼 杨 韦 石 杀 责 走 疑 灭 杀 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