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线路平面(二)夹直线1.夹直线长度的影响因素③车辆振动不致影响旅客舒适保证直缓点和缓直点的振动不叠加,前转向架和后转向架的振动不叠加。nxT×Vm+LzL,≥可简化为:3.6T的取值V<120的客货共线铁路:0.6困难0.4V>120的客货共线铁路和客运专线:0.8困难0.5国外:0.4~1.0
第二节 线路平面 Z . max J 3.6 + L nTV 可简化为: L τ的取值 V<120的客货共线铁路:0.6 困难0.4 V>120的客货共线铁路和客运专线:0.8 困难0.5 国外:0.4~1.0 (二)夹直线 1.夹直线长度的影响因素 ③车辆振动不致影响旅客舒适 保证直缓点和缓直点的振动不叠加,前转向架和后转向架的振动不叠加
第二节线路平面(二)夹直线注:括号内的数值为特殊困难条件下经技术经济比选2.夹直线最小长度取值即有充足的理由,否则不要轻易使用。后方可采用。取10的倍数,规定如下路段旅客列车设计35025020016014012010080行车速度(km/h)502802001601301108060圆曲线或夹直线最小长度(m)(210)(150)(120)(80)(70)(50)(40)(30)高速铁路正线缓和曲线与道岔间的直线段最小长度,一般取0.6v,困难取0.5v,并符合下表规定:设计行车速度(km/h)350300250一股210150180直线段最小长度(m)闲难170150120
第二节 线路平面 高速铁路正线缓和曲线与道岔间的直线段最小长度,一般取0.6v,困难 取0.5v,并符合下表规定: (二)夹直线 2.夹直线最小长度取值 取10的倍数,规定如下 路段旅客列车设计 行车速度(km/h) 350 250 200 160 140 120 100 80 圆曲线或夹直线最 小长度(m) 280 (210) 200 (150) 160 (120) 130 (80) 110 (70) 80 (50) 60 (40) 50 (30) 注:括号内的数值为特殊困难条件下经技术经济比选 后方可采用。即有充足的理由,否则不要轻易使用。
第二节线路平面(二)夹直线2.夹直线最小长度取值地铁:正线及辅助线(不含超高顺坡和轨距递减段):不宜小于1节车的长度,困难情况下不得小于一个车辆的全轴距:车场线:不小于3m台湾:同向曲线间:丘陵地区100m山岳地区60m反向曲线间:丘陵地区60m山岳地区30m
第二节 线路平面 (二)夹直线 2.夹直线最小长度取值 地铁: 正线及辅助线(不含超高顺坡和轨距递减段): 不宜小于1节车的长度,困难情况下不得小于一个车辆的全轴距; 车场线:不小于3m 台湾: 同向曲线间:丘陵地区 100m 山岳地区60m 反向曲线间:丘陵地区 60m 山岳地区30m
第二节线路平面(二)夹直线HY2YH23.夹直线长度的保证ZHZY1YZ, HZ,ZH2HZ2ZY2YZ2HY,YH1m2mm2mm1m1mim1Jmin"L纸上定线(概略定线)时,YZ,与ZY,间夹直线长度L应满足下列条件:lol1o2式中Ljmin一一夹直线最小长度(m);+1LJmin22lo1、lo2—一相邻两圆曲线所选配的缓和曲线长度(m)
第二节 线路平面 “LJ ” 纸上定线(概略定线)时,YZ1与ZY2间夹直线长度LJ 应满足下列条件: m1 m1 (二)夹直线 3.夹直线长度的保证 ZH1 ZY1 HY1 YH1 ZY2 m2 m2 YZ2 m2 m2 m1 m1 YZ1 HZ1 ZH2 HY2 HZ2 YH2 LJmin 式中 LJmin——夹直线最小长度(m); 2 2 l01、l02——相邻两圆曲线所选配的缓和曲线长度(m)。 . 01 l J J min + l02 L + L
第二节线路平面(二)夹直线IR3.夹直线长度的保证JD2JDiRiJD2JDiLR2减小曲线半径或缩短缓和曲线长度
. 第二节 线路平面 JD1 JD2 R1 R2 JD1 R1 ' R2 ' JD2 LJ LJ ' 减小曲线半径或缩短缓和曲线长度 3.夹直线长度的保证 (二)夹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