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直线 1、概述 直线适用于地形平坦、视线目标无障碍处。在 平原区,直线作为主要线形要素是适宜的。直线有 测设简单、前进方向明确、路线短捷等优点,直线 路段能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对双车道公路有必要 在间隔适当距离处设置一定长度的直线,在美学上 直线也有其特点。但直线过长、景色单调,往往会 出现过高的车速或司机由于缺乏警觉易疲劳而发生 事故,并且在地形变化复杂地段,工程费用高
三、直线 直线适用于地形平坦、视线目标无障碍处。在 平原区,直线作为主要线形要素是适宜的。直线有 测设简单、前进方向明确、路线短捷等优点,直线 路段能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对双车道公路有必要 在间隔适当距离处设置一定长度的直线,在美学上 直线也有其特点。但直线过长、景色单调,往往会 出现过高的车速或司机由于缺乏警觉易疲劳而发生 事故,并且在地形变化复杂地段,工程费用高。 1、概述
直线的优点 ①里程最短 ②定线、设计、量距、绘图、计算、放样方便。 ③无视距障碍 ④驾驶方便 ⑤车辆不受离心力作用乘车舒适 直线的缺点 ①对地形适应性差 ②行车单调易产生疲劳
直线的优点 ①.里程最短 ②.定线、设计、量距、绘图、计算、放样方便。 ③.无视距障碍 ④.驾驶方便 ⑤.车辆不受离心力作用乘车舒适 直线的缺点 ①.对地形适应性差 ②.行车单调易产生疲劳
2、描述直线的指标 ①最大直线长度:目前最大直线长度的量化还是—个需要研 究的课题,目前各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德国和日本规定20V(单 位为米,V为计算行车速度,用公里小时为单位),美国为180的 行程,我国对于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的公路最大直线长度 为以汽车按设计速度行驶70s左右的距离控制,一般直线路段的最 大长度(以m计)应控制在设计速度(以kmh计)的20倍为宜
2、描述直线的指标 ①最大直线长度:目前最大直线长度的量化还是一个需要研 究的课题,目前各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德国和日本规定20V(单 位为米,V为计算行车速度,用公里/小时为单位),美国为180s的 行程,我国对于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的公路最大直线长度 为以汽车按设计速度行驶70s 左右的距离控制,一般直线路段的最 大长度(以m 计)应控制在设计速度(以km/h 计)的20 倍为宜
②同向曲线间最小长度:若在同向曲线间插入短直线 容易产生把直线和两端的曲线看成为反向曲线的错觉当直线过 短时甚至可能把两个曲线看成一个曲线,容易造成司机的判断 错误。对于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的公路,同向曲线之间 直线的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6倍为 宜 D, ar D2 R a1l R 2
②同向曲线间最小长度:若在同向曲线间插入短直线 容易产生把直线和两端的曲线看成为反向曲线的错觉,当直线过 短时甚至可能把两个曲线看成一个曲线,容易造成司机的判断 错误。对于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的公路,同向曲线之间 直线的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 计)的6倍为 宜
③反向曲线间最小长度:在转向相反的两个圆曲线之 间,如果没有设置缓和曲线,考虑到设置超高、加宽缓和段以 及驾驶人员转向操作的需要,宜设置一定长度的直线。对于设 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的公路,反向曲线之间的最小直线 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2倍为宜 J 01 A Cr O J·D
③反向曲线间最小长度:在转向相反的两个圆曲线之 间,如果没有设置缓和曲线,考虑到设置超高、加宽缓和段以 及驾驶人员转向操作的需要,宜设置一定长度的直线。对于设 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的公路,反向曲线之间的最小直线 长度(以m 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 计)的2倍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