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 对兵团精神的理解, 8.道过维生素功能和缺乏症的讲解,增强 8.水果和蔬菜中V含量的测定: 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对兵团精神的理解。 9.植物种子淀粉酶总活性和ā淀粉酵活性测定。 1.掌挥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1,数学活动: 5. 脂质与生 课程目标1、2 2.熟悉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物 生物膜的结构和特点: 课堂讲投。 多媒体教学。 2.学习任务 2骑 3.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生物膜的功能。 课堂讨论,课程作业。 1. 挥糖酵解的过程、能量变化和产物去 向、三羧酸循环的过程、能量变化和生物 学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基本过程和生物 1.生物体内的糖类: 2.双糖和多糖的酵促降解 1.教学活动: 理论 3.糖酵解: 课堂讲投,多媒体数学,网络辅 5学时 6。糖类分解 代谢 课程目标1、2、3 3.了解生物体内的糖类: 羧酸循环 助教学: 4.掌挥还原糖含量的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葡萄糖产能情况,引入精神的力量。 2.学习任务: 实验 4学时(逸 5.增强学生分析问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5.磷酸戊糖途径: 课堂讨论,课程作业。 6.还原糖含量的测定一3,5-二硝基水杨酸法. 数 力; 6.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拿握高能磷酸化合物、电子传递链的排 列顺序和抑制剂、氧化磷酸化概念和类型 1.教学活动: 7.生物氧化 /0 能荷: 1.生物氧化概述: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 与氧化磷酸 课程目标1、2 2理解生物氧化、化学渗透学说、氧化磷 2.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助教学 化 酸化的解偶联: 3.化酸化。 2.学习任务: 3增强学生分析何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课堂讨论,课程作业 力。 1.掌探糖异生作用: 1.教学活动 8.糖的生物 2.理解蔗糖和多糖的生物合成: 1.糖的生物合成: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铬辅 理论 合成 课程目标1、2 3,了解植物糖谢的调节: 2.硬异牛作用: 助教学。 4.增强学生分析问愿问题和解决问圈的能 3,萨糖和多糖的生物合成, 学习任务 2学时 力。 课堂讨论,课程作业。 1.享挥脂肪的分解代谢和脂肪的合成代谢 1.脂肪的分解代谢的过程和产能情况: 1.教学活动: 2.理解乙醛酸循环 2.乙醛酸循 下及其生物学意义: 课堂讲投,多媒体教学,网络轴 9.脂质代谢 课程日标1、2、3 3. 3.理解脂肪分解和合成代谢的调节: 脂肪的合成代谢过程: 助教学。 理论 4增强学生分析问题问题和解决问避的能 4.脂肪分解和合成代谢的调节。 2.学习任务: 4学时 结合体检报告单,讲解脂类代谢异常导致的 力: 5.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疾病, 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课堂讨论,课程作业
12 能力; 8.通过维生素功能和缺乏症的讲解,增强 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对兵团精神的理解。 对兵团精神的理解。 8.水果和蔬菜中 VC含量的测定; 9.植物种子淀粉酶总活性和α淀粉酶活性测定。 5.脂质与生 物膜 课程目标 1、2 1.掌握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熟悉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3.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2.生物膜的结构和特点; 3.生物膜的功能。 1.教学活动: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2.学习任务: 课堂讨论,课程作业。 理论 2 学时 6.糖类分解 代谢 课程目标 1、2、3 1.掌握糖酵解的过程、能量变化和产物去 向、三羧酸循环的过程、能量变化和生物 学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基本过程和生物 学意义; 2.理解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过程; 3.了解生物体内的糖类; 4.掌握还原糖含量的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5.增强学生分析问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6.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生物体内的糖类; 2.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 3.糖酵解; 4.三羧酸循环; 通过葡萄糖产能情况,引入精神的力量。 5.磷酸戊糖途径; 6.还原糖含量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 1.教学活动: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 助教学。 2.学习任务: 课堂讨论,课程作业。 理论 5 学时 + 实验 4 学时(选 做) 7.生物氧化 与氧化磷酸 化 课程目标 1、2 1.掌握高能磷酸化合物、电子传递链的排 列顺序和抑制剂、氧化磷酸化概念和类型、 P/O、能荷; 2.理解生物氧化、化学渗透学说、氧化磷 酸化的解偶联; 3.增强学生分析问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1.生物氧化概述; 2.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 1.教学活动: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 助教学。 2.学习任务: 课堂讨论,课程作业。 理论 3 学时 8.糖的生物 合成 课程目标 1、2 1.掌握糖异生作用; 2.理解蔗糖和多糖的生物合成; 3.了解植物糖代谢的调节; 4.增强学生分析问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1.糖的生物合成; 2.糖异生作用; 3.蔗糖和多糖的生物合成。 1.教学活动: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 助教学。 2.学习任务: 课堂讨论,课程作业。 理论 2 学时 9.脂质代谢 课程目标 1、2、3 1.掌握脂肪的分解代谢和脂肪的合成代谢 过程; 2.理解乙醛酸循环; 3.理解脂肪分解和合成代谢的调节; 4.增强学生分析问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5.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1.脂肪的分解代谢的过程和产能情况; 2.乙醛酸循环及其生物学意义; 3.脂肪的合成代谢过程; 4.脂肪分解和合成代谢的调节。 结合体检报告单,讲解脂类代谢异常导致的 疾病,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1.教学活动: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 助教学。 2.学习任务: 课堂讨论,课程作业。 理论 4 学时
10.蛋白质的 L,掌挥脱氨基作用、 脱我基作用、鸟氨酸 教学活动: 循环,a-酮酸的代谢去路: 1.蛋白质的酵促降解: 2.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课堂讲投,多媒体教学,网路轴 酵促降解和 氨基酸分解 课程目标1、2 2.理解蛋白质的酶促降解,氨的代谢转变: 助教学。 理论 增强学生分析问圈问题和解决问避的能 3.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学习任务 2学时 与转化 力 4.氨基酸降解产物的去向, 课堂讨论,课程作业。 L.掌握各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一碳基团 1.教学活动: 11.氨的同化 的概念和常见的一碳基团: 1.氨的三种同化方式: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 及氨基酸的 课程目标1、2 2.理解氨的同化方式: 2.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助教学。 生物合成 增强学生分析问愿问题和解决问避的能 碳基团。 2.学习任务: 2器 力。 课堂讨论,课程作业。 1,掌辉核苷酸分解代谢的过程和终产物, 1,核酸的酪促降解: 核糖核昔酸的从头合成途径和补数途径: 之.核苷酸分解代谢 1.教学活动 12.核酸的酵 2.理解核酸的酶促降解: 结合嫖吟代谢相关疾病,如高尿酸血症和痛 课堂讲投,多媒体教学,网路轴 促降解和核 课程目标1、2、3 助教学。 理论 苷酸代谢 3.了解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风,关注其发病率,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积极 少学习任名 2学时 4. 增强学生分析问的能力: 开展大众健康宜教活动 增强学生健康意识。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课堂讨论,课程作业 1.掌程原核生物WNA和NA的生物合成过 程,DNM突变: WA的半捏留亨制知省关路米 2.理解逆转录作用、真核DWA的复制、DNA 2 原核细胞DNM的半不连续复制过程: 教学活动: 13.核酸的生 的提伤和餐每: 课堂讲投,多媒体教学,网络轴 课程目标1、2、3 3.逆转录作用: 理论 物合成 3.了解核酸合成的抑制剂、的合成后加 助教学。 4.NA的损伤、修复和突变: 2.学习任务: 5学时 工和RNA的复制 引入两弹元勋邓稼先 4.增强学生分析问避的能力: 5.A的生物合成过程-转录。 课堂讨论,课程作业。 5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拿握蛋白质的合成体系 遗传密码的特 蛋白质的合成体系: 点、多核糖体和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2.遗传密码: 1.教学活动: 14.蛋白质的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 生物合成 课程目标1、2、3 过程: 3.多核糖体和核糖体循环: 2.理解真核生物多肽链的合成: 4.傑核生物翻译过程的五个阶段。 助教学。 理论 学习任务: 3学时 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的能力: 通过蛋白质合成中三种RA的协同作用,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调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课堂讨论,课程作业
13 10.蛋白质的 酶促降解和 氨基酸分解 与转化 课程目标 1、2 1.掌握脱氨基作用、脱羧基作用、鸟氨酸 循环,α-酮酸的代谢去路; 2.理解蛋白质的酶促降解,氨的代谢转变; 3.增强学生分析问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1.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2.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3.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4.氨基酸降解产物的去向。 1.教学活动: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 助教学。 2.学习任务: 课堂讨论,课程作业。 理论 2 学时 11.氨的同化 及氨基酸的 生物合成 课程目标 1、2 1.掌握各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一碳基团 的概念和常见的一碳基团; 2.理解氨的同化方式; 3.增强学生分析问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1.氨的三种同化方式; 2.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3.一碳基团。 1.教学活动: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 助教学。 2.学习任务: 课堂讨论,课程作业。 理论 2 学时 12.核酸的酶 促降解和核 苷酸代谢 课程目标 1、2、3 1.掌握核苷酸分解代谢的过程和终产物, 核糖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和补救途径; 2.理解核酸的酶促降解; 3.了解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4.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增强学生健康意识。 1.核酸的酶促降解; 2.核苷酸分解代谢; 结合嘌呤代谢相关疾病,如高尿酸血症和痛 风,关注其发病率,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积极 开展大众健康宣教活动。 3.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1.教学活动: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 助教学。 2.学习任务: 课堂讨论,课程作业。 理论 2 学时 13.核酸的生 物合成 课程目标 1、2、3 1.掌握原核生物 DNA 和 RNA 的生物合成过 程, DNA 突变; 2.理解逆转录作用、真核 DNA 的复制、DNA 的损伤和修复; 3.了解核酸合成的抑制剂、RNA 的合成后加 工和 RNA 的复制; 4.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DNA 的半保留复制和有关酶类; 2.原核细胞 DNA 的半不连续复制过程; 3.逆转录作用; 4.DNA 的损伤、修复和突变; 引入两弹元勋邓稼先。 5.RNA 的生物合成过程-转录。 1.教学活动: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 助教学。 2.学习任务: 课堂讨论,课程作业。 理论 5 学时 14.蛋白质的 生物合成 课程目标 1、2、3 1.掌握蛋白质的合成体系、遗传密码的特 点、多核糖体和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过程; 2.理解真核生物多肽链的合成; 3.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1.蛋白质的合成体系; 2.遗传密码; 3.多核糖体和核糖体循环; 4.原核生物翻译过程的五个阶段。 通过蛋白质合成中三种 RNA 的协同作用,强 调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1.教学活动: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 助教学。 2.学习任务: 课堂讨论,课程作业。 理论 3 学时
四、课程目标达成的评价方式及评价标准 (一)评价方式及成绩比例 课程成绩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 绩大于等于50分者,方可将过程性考核成绩计入总评成绩,未达标者过程性考核成绩不记 入总评成绩,直接以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记为总评成绩。迟到、早退1次将在平时成绩中扣除 5分:请假1次将在平时成绩中扣除2分:旷课1次将在平时成绩中扣除10分:累计缺勒 三次的学生,不得参加课程的结课考试, 具体见下表: 课程目标 评价方式及比例(%) 平时成绩 期未考试成绩 成绩比例(%) 课程目标1 15 51 课程目标2 20 6 课程目标3 合计 20 20 60 100 (二)评价标准 1.平时成绩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考核依据 中/及格 不及格 权黛 优 良 (90-100分) (75-89分) (60-74分) (0-59分) 通过每人1 次理常提问 回答问魔准渔 回答问漫珍准回答问厘不铭 回然问很不 确流畅,较好地 准确流杨,环培 准确流畅,环培 成绩, 环境生物等 掌提环境生物 生物学重点知 生物学重点知 学生对生物 重点知识:测 学重点知识:测识章握得不年 识握得很不 化学基本知 试成绩90-100 试成绩75-89好:测试成绩 好:则试成绩 识的堂岸和 分。 分。 60-74分。 0-59分。 果程目 理解情况。 标1 通过课后布 置的至少5 作业书写规 作业书写较规 作业书写不够 作业书写很不 规范,字迹 次作业完成 范,字迹工整 范,字迹比较1 规范,字迹不 草。解答很不全 情况,考杏学 解答全而准 整,解答比较全 工整,解答不 面。进但很多 生对生物化 确,条理清晰 而准确,条理比 全面准确,条玛 条理很不清斯 学重占知识 按时提交作 较清晰,按时提 不够清晰,按时 的掌探 未能按时交作 交作业 提交作业 解情况。 讲入课程次讲入误程次数 讲入课程次数 讲入要程次数 讯时园络教 数、在线时长 在线时长和学 在线时长和 在线时长和学 学平台和围 频时 习播客视频时 课程目 频时 长班级排 长班级排 长班级排名 标2 学习数据 名前20%, 20%-60%,良卖 50%-90%,中 90%-100%,不及 查学生自主 秀等级内的情 等级内的情递 等级内的情递 格等级内的情 学习能力。 递或。 递
14 四、课程目标达成的评价方式及评价标准 (一)评价方式及成绩比例 课程成绩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 绩大于等于 50 分者,方可将过程性考核成绩计入总评成绩,未达标者过程性考核成绩不记 入总评成绩,直接以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记为总评成绩。迟到、早退 1 次将在平时成绩中扣除 5 分;请假 1 次将在平时成绩中扣除 2 分;旷课 1 次将在平时成绩中扣除 10 分;累计缺勤 三次的学生,不得参加课程的结课考试。 具体见下表: 课程目标 评价方式及比例(%) 成绩比例(%) 平时成绩 实验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 课程目标 1 15 — 51 66 课程目标 2 5 20 6 31 课程目标 3 — — 3 3 合计 20 20 60 100 (二)评价标准 1.平时成绩评价标准 课程目 标 考核依据 评价标准 权重 (%) 优 (90-100 分) 良 (75-89 分) 中/及格 (60-74 分) 不及格 (0-59 分) 课程目 标 1 通过每人 1 次课堂提问 和雨课堂测 试成绩,考查 学生对生物 化学基本知 识的掌握和 理解情况。 回答问题准确 流畅,基本掌 握环境生物学 重点知识;测 试成绩 90-100 分。 回答问题较准 确流畅,较好地 掌握环境生物 学重点知识;测 试 成 绩 75-89 分。 回答问题不够 准确流畅,环境 生物学重点知 识掌握得不够 好;测试成绩 60-74 分。 回答问 题很不 准确流畅,环境 生物学 重点知 识掌握 得很不 好;测 试成绩 0-59 分。 5 通过课后布 置的至少 5 次作业完成 情况,考查学 生对生物化 学重点知识 的掌握和理 解情况。 作 业 书 写 规 范,字迹工整, 解 答 全 面 准 确,条理清晰, 按 时 提 交 作 业。 作业书写较规 范,字迹比较工 整,解答比较全 面准确,条理比 较清晰,按时提 交作业。 作业书写不够 规范,字迹不够 工整,解答不够 全面准确,条理 不够清晰,按时 提交作业。 作业书 写很不 规范, 字迹潦 草,解答很不全 面,错误很多, 条理很不清晰, 未能按 时交作 业。 10 课程目 标 2 通过网络教 学平台和雨 课堂等线上 学习数据,考 查学生自主 学习能力。 进 入 课 程 次 数、在线时长 和学习播客视 频时长班级排 名前 20%,优 秀等级内酌情 递减。 进入课程次数、 在线时长和学 习播客视频时 长班级排名 20%-60%,良好 等级内酌情递 减。 进入课程次数、 在线时长和学 习播客视频时 长班级排名 60%-90%,中等 等级内酌情递 减。 进入课程次数、 在线时 长和学 习播客 视频时 长 班 级 排 名 90%-100%,不及 格等级 内酌情 递减。 5
2.实验成绩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权重 课程目标 考核依据 中/及格 不及格 (90-100分) (75-89分) (60-74分) (0-59分) 实验态度比较 实哈芬度不够 空心本度得天 实验太唐速正 端正,小组成员 端正,小组成员 小组成员配合 端正,小组成员 配合比较密切: 配合不够密切: 密切:严格遵 不能够遵守实 不能密切配合 不遵守实验 实验操作规程 规程,操作比较 验操作捷程,探 作规程,操作不 操作规范,熟梦 规范,比较熟练 作不够规范。位 埋范,位琴操作 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扎 掌探仪器的使 掌操仪器的使 提换作不铭 不熟练:不能解 告,老查学生对干生物 用对空验中出 对实验中出 练:对实验中出 染实验中出现 果程目标2 学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实 现的问愿能比 现的问愿解 20 验态度和分析解决问恩 的问 较好解决:实写 不够好:实验纤 败,无结果: 的能力。 果很理想:独 结果比权理想 果不理:独 独立完成实验 完成实验报告 独立完成实验 立完成实验报 指告壁写。省挑纯 写,格式规 报告写,格式 生继写故式不 ,书写工整 比较规范,书写 够规范 书写不 装行为,格式不 结果计算分 比较工整 够工整,结果 书写 整,结果计算分 准确。 计算分析比较 算分析不够祖 准确。 确。 析不准确。 ,末考成绩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课程目标 考核依据 权重 良 中/及格 不及格 (%) 通过期末闭卷考试,考查 课程目标1 末考参考答案 末考参考答男 末考参考答案 末考参考答案 学生对生物化学基本理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论知识全[面草提的情况。 通过期末闭卷考试,考查 学生对生物化学综合分 末考参考答案 末考参考答案 末考参考答案 末考参考答案 课程目标2 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6 通过期末闭卷考试,考 末考参考答案末考参考答紫末考参考答紫末考参考答案 裸程目标3 学生对生物化堂学便程 素质目标的理解情况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3
15 2.实验成绩的评价标准 课程目标 考核依据 评价标准 权重 (%) 优 (90-100 分) 良 (75-89 分) 中/及格 (60-74 分) 不及格 (0-59 分) 课程目标 2 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报 告,考查学生对于生物化 学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实 验态度和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 实验态度端正, 小组成员配合 密切;严格遵守 实验操作规程, 操作规范,熟练 掌握仪器的使 用;对实验中出 现的问题能很 好解决;实验结 果很理想;独立 完成实验报告 撰写,格式规 范,书写工整, 结果计算分析 准确。 实验态度比较 端正,小组成员 配合比较密切; 遵守实验操作 规程,操作比较 规范,比较熟练 掌握仪器的使 用;对实验中出 现的问题能比 较好解决;实验 结果比较理想; 独立完成实验 报告撰写,格式 比较规范,书写 比较工整,结果 计算分析比较 准确。 实验态度不够 端正,小组成员 配合不够密切; 不能够遵守实 验操作规程,操 作不够规范,仪 器操作不够熟 练;对实验中出 现的问题解决 不够好;实验结 果不够理想;独 立完成实验报 告撰写,格式不 够规范,书写不 够工整,结果计 算分析不够准 确。 实验态度很不 端正,小组成员 不能密切配合; 不遵守实验操 作规程,操作不 规范,仪器操作 不熟练;不能解 决实验中出现 的问题;实验失 败,无结果;非 独立完成实验 报告撰写,有抄 袭行为,格式不 规范,书写不工 整,结果计算分 析不准确。 20 3、末考成绩评价标准 课程目标 考核依据 评价标准 权重 (%) 优 良 中/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1 通过期末闭卷考试,考查 学生对生物化学基本理 论知识全面掌握的情况。 末考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末考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末考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末考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51 课程目标 2 通过期末闭卷考试,考查 学生对生物化学综合分 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末考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末考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末考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末考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6 课程目标 3 通过期末闭卷考试,考查 学生对生物化学学课程 素质目标的理解情况。 末考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末考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末考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末考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3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一)建议教材 郭菌光,范三红基础生物化学(第3版).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2018 (二)主要参考书及学习资源 1杨荣武生物化学原理(第3版)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2018: 2.张楚富.生物化学原理(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王镜岩等.生物化学教程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2008 4.纳尔逊(Nelson,D.L.)等.生物化学原理(中文版)(第3版).周海梦等译.2005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学习网站:中国大学MO0C(htps:/www..icourse163.org/、学银在线 (htp:/小www.xueyinonline.com/M、石河子大学在线学习平台 (http://colshzu.edu.cn/meol//index.do) 六、附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性质 开出要求 学时 1 水果和蔬来中素C量的 验证型 必假 3 2 不同农作物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验证型 必做 3 3 枯物种子淀粉酶总活性和α淀彩 设计型 必做 4 4 综合型 必做 6 其水杨酸法 设计型 选做 A 大纲修订人签字:陈福龙 修订日期:2022年9月 大纲审定人签字: 审定日期: 年月
16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一)建议教材 郭霭光,范三红.基础生物化学(第 3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二)主要参考书及学习资源 1.杨荣武.生物化学原理(第 3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张楚富.生物化学原理(第 2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王镜岩等.生物化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纳尔逊(Nelson,D.L.)等.生物化学原理(中文版)(第 3 版).周海梦 等译.2005 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学习网站:中国大学 MOOC (https://www.icourse163.org/)、学银在线 (http://www.xueyinonline.com/)、石河子大学在线学习平台 (http://eol.shzu.edu.cn/meol//index.do)。 六、附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性质 开出要求 学时 1 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 C 含量的 测定 验证型 必做 3 2 不同农作物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验证型 必做 3 3 植物种子淀粉酶总活性和α淀粉 酶活性测定 设计型 必做 4 4 植物组织DNA的提取及琼脂糖凝 胶电泳检测 综合型 必做 6 5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3,5-二硝 基水杨酸法 设计型 选做 4 大纲修订人签字:陈福龙 修订日期:2022 年 9 月 大纲审定人签字: 审定日期: 年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