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设施园艺作物常用灌溉及 施肥方法: 6.设施作物的灌溉 课程目标1.2、 2.理解设施主要园艺作物的水肥 1.主要园艺植物的需水、需肥规律: 1.教学活动:理论讲授、生 第14-15周 和施肥 需求趣律: 2.设施作物的灌溉施肥指标: 产实践、分组时论。 掌据设施作物的灌水、施肥管理 3. 设施园艺作物常用灌水和施肥方法 2.学习任务:实习报告。 (4学时) 操作。 1. 了解园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理解园艺作物、微生物与环境的 园艺作物主要的病虫害鉴别 7.园艺作物病虫害 关系: 园艺作物植保方案的制定: 1.教学活动:理论讲投、生 课程目标1.2、 识别与防治技术 3.掌握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叶 3.衣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的配制、喷施和安全 产实践、分组讨论。 第16-17周 3 而那签透施的基本原理和特术, 2.学习任务:实习报告。 (4学时) 掌挥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 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原。 1.主要园艺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 8.园艺作物的测产 1.了解园艺作物产量的预测方法 2. 主要园艺作物产量构成因素正常范用: 1.教学活动:理论讲投、生 课程目标1、22.掌握主要园艺作物的散获期、和 第17-18周 3. 及收获技术 测产的原理与意义: 产实践、分组讨论。 主要同艺植物收获适期的判定: (4学时) 收获、测产技术 2.学习任务:实习报告。 主要园艺植物收获要求
7 6. 设施作物的灌溉 和施肥 课程目标 1、2、 3 1.了解设施园艺作物常用灌溉及 施肥方法; 2.理解设施主要园艺作物的水肥 需求规律; 3.掌握设施作物的灌水、施肥管理 操作。 1.主要园艺植物的需水、需肥规律; 2.设施作物的灌溉施肥指标; 3.设施园艺作物常用灌水和施肥方法。 1.教学活动:理论讲授、生 产实践、分组讨论。 2.学习任务:实习报告。 第 14-15 周 (4 学时) 7.园艺作物病虫害 识别与防治技术 课程目标 1、2、 3 1.了解园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2.理解园艺作物、微生物与环境的 关系; 3.掌握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叶 面肥等措施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4.掌握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 原则。 1.园艺作物主要的病虫害鉴别; 2.园艺作物植保方案的制定; 3.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的配制、喷施和安全 防护; 4.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1.教学活动:理论讲授、生 产实践、分组讨论。 2.学习任务:实习报告。 第 16-17 周 (4 学时) 8.园艺作物的测产 及收获技术 课程目标 1、2 1.了解园艺作物产量的预测方法 2.掌握主要园艺作物的收获期、和 收获、测产技术 1.主要园艺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 2.主要园艺作物产量构成因素正常范围; 3.测产的原理与意义; 4.主要园艺植物收获适期的判定; 5.主要园艺植物收获要求 1.教学活动:理论讲授、生 产实践、分组讨论。 2. 学习任务:实习报告。 第 17-18 周 (4 学时)
四、课程目标达成的评价方式及评价标准 (一)评价方式及成绩比例 课程成绩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实习表现、实习报告、课程论文。具体见下表 评价方式及比例(%) 课程目标 成绩比例(%) 实习表现 实习报告 课程论文 课程目标1 一 30 40 70 课程目标2 15 15 课程日标3 15 15 合计 30 30 40 100 注:无故缺勤或早退每次扣减实习表现成绩10分:累计缺勤三次及以上者取消本课程成绩 (二)评价标准 1.实习表现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权重 课程目标 考核依据 优(90-100分) 良(7589分) 及格(60-74分) 不及格(0-59分) (%) 较好地独立完成 实调操作: 年 能够完成实训提 考查全过程 实习操作 操作认真规范 能够完成实训操 不能完成实训 课程目标 真规范:能够提 中的工作叁 能针对性地对工 作:实习操作较认作:实习操作不认 出相关的问题或 20 2、3 度。吃苦时作想出右一定意 真:有克服困难的真:缺少克服困难 肆议,有查围困 劳精神, 义的问题或建 决心和毅力。 的决心和毅力。 难的决心和毅 的决心和毅力。 力 2实习报告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果程目标 考核依洲 优(90-100分) 良(75-89分)及格(60-74分)不及格(0-59分) 考查对园 艺设输设 冬维护、 设施小 较好地结合实训经 能够结合实训 候环境 关键技术的原理和 关键技术的基本 历解释说明关键技 历解释说明关醒 控、设 规范操作存在一定 理和规范操作存在 术的基本原理,操 技术的基本原理 课程目标1 作物趁培 错误:实习报告格较老问题:实习报 作要求:实习报告 和提作塑求,定 30 管理中的 式较规范,内容较 告敷行应付,格式 格式提范,内容细 习报告格式规 简单。 不规范,内容粗略 环节和起 致详尽,图文并茂。 范 内容具体。 本操作拉 能的掌揭 程度
8 四、课程目标达成的评价方式及评价标准 (一)评价方式及成绩比例 课程成绩包括 3 个部分,分别为实习表现、实习报告、课程论文。具体见下表: 课程目标 评价方式及比例(%) 成绩比例(%) 实习表现 实习报告 课程论文 课程目标 1 — 30 40 70 课程目标 2 15 — — 15 课程目标 3 15 — — 15 合计 30 30 40 100 注:无故缺勤或早退每次扣减实习表现成绩 10 分;累计缺勤三次及以上者取消本课程成绩。 (二)评价标准 1. 实习表现评价标准 课程目标 考核依据 评价标准 权重 优(90-100 分) 良(75-89 分) 及格(60-74 分) 不及格(0-59 分) (%) 课程目标 2、3 考查全过程 中的工作态 度、吃苦耐 劳精神。 较好地独立完成 实训操作;实习 操作认真规范; 能针对性地对工 作提出有一定意 义的问题或建 议;有克服困难 的决心和毅力。 能够完成实训操 作;实习操作认 真规范;能够提 出相关的问题或 建议;有克服困 难 的 决 心 和 毅 力。 能 够 完 成 实 训 操 作;实习操作较认 真;有克服困难的 决心和毅力。 不 能 完 成 实 训 操 作;实习操作不认 真;缺少克服困难 的决心和毅力。 30 2. 实习报告评价标准 课程目标 考核依据 评价标准 权重 优(90-100 分) 良(75-89 分) 及格(60-74 分) 不及格(0-59 分) (%) 课程目标 1 考查对园 艺设施设 备维护、 设施小气 候环境调 控、设施 作物栽培 管理中的 基础实践 环节和基 本操作技 能的掌握 程度。 较好地结合实训经 历解释说明关键技 术的基本原理,操 作要求;实习报告 格式规范,内容细 致详尽,图文并茂。 能够结合实训经 历解释说明关键 技术的基本原理 和操作要求;实 习 报 告 格 式 规 范,内容具体。 关键技术的原理和 规范操作存在一定 错误;实习报告格 式较规范,内容较 简单。 关键技术的基本原 理和规范操作存在 较多问题;实习报 告敷衍应付,格式 不规范,内容粗略。 30
3.课程论文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课程目标 考核依州 权重 优(90-100分) 良(75-89分) 及格(60-74分) 不及格(0-59分) (%) 能够检索相关 考者对设 好地索与银法 文献:能 施园艺生 献资料 较好地结 实训经历 文献资料检索与解 未能检索文献 不 读不到位:与实 产实践 实训经历总结阐述 闸述某项技术 能结合实训经历进 经历的结和性不 课程目标1 的基本原 项技术的优缺点和应 的优缺点和应 行闲述,目的不明 强,目的明确、 40 理和持术 用理状:目的明确 用理状:耳的明 确,内容粗略,格 路清渐、内容翔实 操作的堂 思路清晰、内容翔实 确、思路洁」 式不规 程度。 格式规范。 内容翔实、格式 格式规范。 规范。 五、推荐实习/实训教材和资源 (一)建议实习/实训教材 1.李作轩.园艺学实践(北方本).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高丽红.设施园艺学(第3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22 (二)主要参考书及学习资源 1.周长吉.现代温室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郭世荣。无土栽培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大纲修订人签字:史为民 修订日期:2022年8月 大纲审定人签字: 审定日期:2022年月
9 3. 课程论文评价标准 课程目标 考核依据 评价标准 权重 优(90-100 分) 良(75-89 分) 及格(60-74 分) 不及格(0-59 分) (%) 课程目标 1 考查对设 施园艺生 产实践中 的基本原 理和技术 操作的掌 握程度。 较好地检索与解读文 献资料;较好地结合 实训经历总结阐述某 项技术的优缺点和应 用现状;目的明确、 思路清晰、内容翔实、 格式规范。 能够检索相关 文献;能够结合 实训经历总结 阐述某项技术 的优缺点和应 用现状;目的明 确、思路清晰、 内容翔实、格式 规范。 文献资料检索与解 读不到位;与实训 经 历 的 结 和 性 不 强,目的明确、思 路清晰、内容翔实、 格式规范。 未能检索文献;不 能结合实训经历进 行阐述,目的不明 确,内容粗略,格 式不规范。 40 五、推荐实习/实训教材和资源 (一)建议实习/实训教材 1.李作轩.园艺学实践(北方本).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高丽红.设施园艺学(第 3 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22. (二)主要参考书及学习资源 1.周长吉.现代温室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 郭世荣. 无土栽培学(第二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大纲修订人签字:史为民 修订日期:2022 年 8 月 大纲审定人签字: 审定日期:2022 年 月
《生物化学B》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B 课程名称 Biochemistry B 课程代码 20613100 课程性质 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先修课程 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 植物学等 学分/学时 4学分/64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48学时/16学时 适用专业 园艺 开课单位 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负责人陈福龙 审定日期 2022年10月 一、课程简介 生物化学B是农学等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以生命有机体为 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蛋白质、核酸和糖类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分子的代谢及 其调节、基因信息的传递及其调控,为研究生命有机体的化学组成、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变 化及相互联系等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理论和实验内容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认识生命的 基本特征,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把握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展趋势,增强实验动 手能力,为进一步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有3个课程目标,具体如下: 目标1:知识目标,系统地掌握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核酸、脂类等化学物质的结构、 性质、功能和代谢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目标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来分析和 解决实践中相关问题的能力,提升专业水平: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验 动手操作能力,为后续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目标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加深对兵 团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未知的 创新精神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各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见下表: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1 2理学素养: 2.2具有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 课程目标2 2.理学素养: 2.2具有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 1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良好的 课程目标3 1理想信念: 职业道德,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
10 《生物化学 B》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B Biochemistry B 课程代码 20613100 课程性质 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先修课程 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 植物学等 学分/学时 4 学分/64 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48 学时/16 学时 适用专业 园艺 开课单位 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负责人 陈福龙 审定日期 2022 年 10 月 一、课程简介 生物化学 B 是农学等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以生命有机体为 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蛋白质、核酸和糖类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分子的代谢及 其调节、基因信息的传递及其调控,为研究生命有机体的化学组成、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变 化及相互联系等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理论和实验内容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认识生命的 基本特征,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把握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展趋势,增强实验动 手能力,为进一步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有 3 个课程目标,具体如下: 目标 1:知识目标,系统地掌握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核酸、脂类等化学物质的结构、 性质、功能和代谢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目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来分析和 解决实践中相关问题的能力,提升专业水平;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验 动手操作能力,为后续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目标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加深对兵 团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未知的 创新精神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各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见下表: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2.理学素养: 2.2 具有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 课程目标 2 2.理学素养: 2.2 具有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 课程目标 3 1.理想信念: 1.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良好的 职业道德,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 知识单元 对应课霜目标 学习戒果 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达成方式 学时分配 擎生物化学的名研究对象内容 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 1.绪论 要程目标1、3 其它学科的关系、生物化学的应用和发 酒我国生物化学家的页献,增强学生的民族 解我国生物化学家的献,增强学生 能物化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助任务 的民族自豪感。 4.生物化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最 自主学习,课室讨论。 分布与化学组成: 子结构特行 教学活动: 的 课程目标1、2、3 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 任银告,程作业 6 1.蛋自质概述 .学 蛋白质化 课程目标1、2.3 理解重要的天然寡肽: 瑞 解白质的分的理和方法 助教学 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分析实际问 蛋白质结枸 的关系 时论,实验报告,课程作业 湖 性质 通过蛋白质测定法及的毒奶粉事件培养学 的 念、作用机制、利酶促 ,的的概念及作为生物催化的特点 速度的因素、别构酶和同工酶、酵的 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课程目标1、2. 解酶的分类与 的分离提纯及话力测定: 实验7学时 和方法 验报告,深程作业 9的 维生素功能和缺乏症,引入思政元素, 增 增器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分析问恶的 学生的健康意识。通过闭士夜症视颜加深
11 三、教学内容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学习成果 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达成方式 学时分配 1.绪论 课程目标 1、3 1.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 2.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生物化学与 其它学科的关系、生物化学的应用和发展 前景,提高学生科研探索兴趣; 3.了解我国生物化学家的贡献,增强学生 的民族自豪感。 1.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 2.生物化学的发展史; 介绍我国生物化学家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 自豪感。 3.生物化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4.生物化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1.教学活动: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 助教学。 2.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课堂讨论。 理论 1 学时 2.核酸的结 构与功能 课程目标 1、2、3 1.掌握核酸的种类、分布与化学组成; 2.掌握 DNA 和 RNA 的各级分子结构; 3.熟悉核酸的理化性质; 4.掌握 DNA 的提取及电泳检测技术的原理和 方法; 5.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6.通过发现 DNA 双螺旋的历程和意义,培养 学生积极探索未知的创新精神。 1.核酸的种类、分布与化学组成; 2.DNA 的分子结构特征; 学生总结 DNA 双螺旋的发现历程的感想。 3.RNA 的分子结构特征; 4.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5.植物组织DNA 的提取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1.教学活动: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 助教学。 2.学习任务: 课堂讨论,实验报告,课程作业。 理论 5 学时 + 实验 6 学时 3.蛋白质化 学 课程目标 1、2、3 1.掌握二十种氨基酸结构特点、分类和重 要的理化性质; 2.掌握肽和肽键结构组成、命名; 3.掌握蛋白质的各级分子结构、重要性质 以及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理解重要的天然寡肽; 5.了解蛋白质的分类; 6.掌握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7.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分析实际问 题的能力; 8.通过蛋白质测定涉及的毒奶粉事件培养学 生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的精神。 1.蛋白质概述; 在蛋白质元素(N)组成部分,引入思政元 素毒奶粉事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的 精神。 2.氨基酸; 3.肽和肽键; 4.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5.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6.蛋白质的重要性质; 7.蛋白质的分类; 8.植物组织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教学活动: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 助教学。 2.学习任务: 课堂讨论,实验报告,课程作业。 理论 6 学时 + 实验 3 学时 4.酶 课程目标 1、2、3 1.掌握酶的概念、作用机制、影响酶促反 应速度的因素、别构酶和同工酶、酶的活 力测定; 2.掌握维生素作为辅助因子的作用; 3.理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 4.了解酶的分类与命名; 5.掌握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6.掌握淀粉酶活性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7.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 1.酶的概念及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 2.酶的分类与命名; 3.酶的作用机理; 4.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5.酶活性调节; 6.酶的分离提纯及活力测定; 7.维生素与辅酶; 维生素功能和缺乏症,引入思政元素,增强 学生的健康意识,通过兵团战士夜盲症视频加深 1.教学活动: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 助教学。 2.学习任务: 课堂讨论,实验报告,课程作业。 理论 6 学时 + 实验 7 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