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风景名山旅游资源 概述 1、风景名山的含义: 2、风景名山的特点 ①风景名山是富有综合美的自然景观实体,是一个地域范围较大的空间综合体。 综合美的体现:不同的风景名山富有雄、奇、险、秀、幽、奥、旷、野等美学形象特征 还具有不同的色彩美,协调美等特征。 地域范围较大的体现:包括地下的基岩、地表的地形、土壤、植被、流水、人类遗址 等,还包括天上的雨雾风云、日月光辉等气象、气候要素 ②风景名山的形成是自然造化和人文化综合的产物 ③风景名山分布广泛。 a、我国的五岳:东岳泰山(山东)一一雄;西岳华山(陕西)一一险;北岳恒山 (山西)一一幽:南岳衡山(湖南)一一秀:中岳嵩山(河南)——峻。 b、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山西)——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四川) 普贤菩萨的道场;九华山(安徽)——地藏王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浙江)一一观世音 菩萨的道场 风景名山的主要类型: ()风景名山的分类方法 1、按高度分类:有极高名山,海拔5000米以上:高名山,海拔3500米-5000米;中 名山,海拔1000米—3500米:低名山,海拔500-1000米:极低名山,海拔500米以下。 2、按景观形态分类:有孤峰型、双峰型、多峰型 3、按形成时代分类:有历史名山、现代名山 4、按级别分类:有国家级、省市级、县级等名山 5、按岩石性质分类:有花岗岩地貌、丹霞地貌、火山熔岩地貌,变质岩地貌、砂岩地 貌、岩溶地貌等 风景名山的类型: 1、花岗岩山地: ①花岗岩的特点 ②花岗岩地貌的特点:主峰突出、山岩陡峭险峻、气势宏伟,多奇峰、悬崖、深壑、 怪石、石柱林立、雄伟壮观。 ③我国花岗岩山地的分布:我国的花岗岩山地主要发育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著名 的花岗石风景名山有:黄山、华山、泰山、九华山、天柱山、衡山、崂山、千山、普陀山 天台山、莫干山、三清山等
第四节 风景名山旅游资源 一、概述 1、风景名山的含义: 2、风景名山的特点: ①风景名山是富有综合美的自然景观实体,是一个地域范围较大的空间综合体。 综合美的体现:不同的风景名山富有雄、奇、险、秀、幽、奥、旷、野等美学形象特征, 还具有不同的色彩美,协调美等特征。 地域范围较大的体现:包括地下的基岩、地表的地形、土壤、植被、流水、人类遗址 等,还包括天上的雨雾风云、日月光辉等气象、气候要素。 ②风景名山的形成是自然造化和人文化综合的产物。 ③风景名山分布广泛。 a、我国的五岳:东岳泰山(山东)——雄;西岳华山(陕西)——险;北岳恒山 (山西)——幽;南岳衡山(湖南)——秀;中岳嵩山(河南)——峻。 b、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山西)——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四川) ——普贤菩萨的道场;九华山(安徽)——地藏王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浙江)——观世音 菩萨的道场。 二、风景名山的主要类型: ㈠风景名山的分类方法: 1、按高度分类:有极高名山,海拔 5000 米以上;高名山,海拔 3500 米—5000 米;中 名山,海拔 1000 米—3500 米;低名山,海拔 500—1000 米;极低名山,海拔 500 米以下。 2、按景观形态分类:有孤峰型、双峰型、多峰型 3、按形成时代分类:有历史名山、现代名山 4、按级别分类:有国家级、省市级、县级等名山 5、按岩石性质分类:有花岗岩地貌、丹霞地貌、火山熔岩地貌,变质岩地貌、砂岩地 貌、岩溶地貌等 ㈡风景名山的类型: 1、花岗岩山地: ①花岗岩的特点; ②花岗岩地貌的特点:主峰突出、山岩陡峭险峻、气势宏伟,多奇峰、悬崖、深壑、 怪石、石柱林立、雄伟壮观。 ③我国花岗岩山地的分布:我国的花岗岩山地主要发育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著名 的花岗石风景名山有:黄山、华山、泰山、九华山、天柱山、衡山、崂山、千山、普陀山、 天台山、莫干山、三清山等
典型山:黄山 2、丹霞地貌: ①含义 ②特点:形态上以顶平、身陡、麓缓、山形奇特、赤壁丹崖为其显著特征。 ③成因:丹霞地貌的形成发育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a、在低洼盆地中形成了透水性 良好,垂直节理发育的红色水平砂砾岩层。b、红色水平砂砾岩形成后,盆地随周围地区一 起整体抬升,不再有其他堆积物覆盖。c、在湿热气候下,岩体经强烈的流水侵蚀、溶蚀和 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形成了种种地形奇观。 ④分布:我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广泛,著名的丹霞地貌有广东的丹霞山和金鸡岭,福建 的武夷山,湖南的武陵源,河北承德的磬锤峰、僧帽山和双塔山、安徽的齐云山、江西的龙 虎山、甘肃的麦积山、四川的青城山、重庆的四面山、乐山凌云山等。 3、火山熔岩地貌 ①含义(包括火山和熔岩两种地貌) ②主要地貌类型:火山锥、火口湖、堰塞湖、温泉、熔岩泂穴、熔岩流台地等 ③分布(包括世界和我国) ④我国主要火山熔岩景观:长白山火山群:镜泊湖:五大连池;腾冲火山区。 4、其他岩石的风景名山:雁荡山:庐山:武当山:峨眉山;钟山。 风景名山的欣赏与利用 1、风景名山的美学特征 ①不同山体类型给人们以不同的美感,高山给人以勇敢无畏、奋发向上的鼓舞;中 低山给人以优雅、秀丽、峻美的快慰 ②山体和山石的形态造型美,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给游人增添更多的乐趣,获得 特殊的美的享受 ③山体与水、植被、大气等自然因素相结合,形成众多的自然美的形象 ④山体与人文构景物和神话传说相结合,形成自然美与人工美的交融,使山体更加优 2、欣赏风景名山的方法 ①首先要了解山岳的类型和成因,才可能对山岳的美景有深刻的理解 ②对不同尺度的风景地貌应选取不同的观赏位置。 ③在山岳景观中,对形态各异的峰峦,采取动态的观赏方式,可获得内容丰富的美的 感受。 ④对某些特殊的峰峦景观,应采取多角度观赏,才会得到多样的美感体验 3、风景名山的利用: 可提供多种旅游开发利用功能,主要有:观赏游览、避暑、度假疗养、登山探险、滑雪
典型山:黄山。 2、丹霞地貌: ①含义: ②特点:形态上以顶平、身陡、麓缓、山形奇特、赤壁丹崖为其显著特征。 ③成因:丹霞地貌的形成发育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a、在低洼盆地中形成了透水性 良好,垂直节理发育的红色水平砂砾岩层。b、红色水平砂砾岩形成后,盆地随周围地区一 起整体抬升,不再有其他堆积物覆盖。c、在湿热气候下,岩体经强烈的流水侵蚀、溶蚀和 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形成了种种地形奇观。 ④分布:我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广泛,著名的丹霞地貌有广东的丹霞山和金鸡岭,福建 的武夷山,湖南的武陵源,河北承德的磬锤峰、僧帽山和双塔山、安徽的齐云山、江西的龙 虎山、甘肃的麦积山、四川的青城山、重庆的四面山、乐山凌云山等。 3、火山熔岩地貌: ①含义(包括火山和熔岩两种地貌): ②主要地貌类型:火山锥、火口湖、堰塞湖、温泉、熔岩洞穴、熔岩流台地等 ③分布(包括世界和我国): ④我国主要火山熔岩景观:长白山火山群;镜泊湖;五大连池;腾冲火山区。 4、其他岩石的风景名山:雁荡山;庐山;武当山;峨眉山;钟山。 三、风景名山的欣赏与利用: 1、风景名山的美学特征: ①不同山体类型给人们以不同的美感,高山给人以勇敢无畏、奋发向上的鼓舞;中 低山给人以优雅、秀丽、峻美的快慰。 ②山体和山石的形态造型美,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给游人增添更多的乐趣,获得 特殊的美的享受。 ③山体与水、植被、大气等自然因素相结合,形成众多的自然美的形象。 ④山体与人文构景物和神话传说相结合,形成自然美与人工美的交融,使山体更加优 美。 2、欣赏风景名山的方法: ①首先要了解山岳的类型和成因,才可能对山岳的美景有深刻的理解。 ②对不同尺度的风景地貌应选取不同的观赏位置。 ③在山岳景观中,对形态各异的峰峦,采取动态的观赏方式,可获得内容丰富的美的 感受。 ④对某些特殊的峰峦景观,应采取多角度观赏,才会得到多样的美感体验。 3、风景名山的利用: 可提供多种旅游开发利用功能,主要有:观赏游览、避暑、度假疗养、登山探险、滑雪
体育锻炼、科学考察以及供人们从事历史、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旅游活动。 4、风景名山的开发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①突出风景的特色 ②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③维护生态平衡,使其持续发展。 第五节喀斯特地貌旅游资 概述 ()喀斯特地貌的含义: (影响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因素。 1、地质因素: 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岩性、地质构造等方面,它们影响岩石的可溶性和透水性。 ①岩石性质:要具可溶性,主要是碳酸盐类岩石。 ②地质构造:一般断层,节理发育的地区,两组节理交叉部位,裂隙度大,透水性好, 有利于岩溶地貌发育。 气候因素: ①降水 a、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量大,在利于水循环,水的溶蚀力强。 b、水中CO2的含量越高,溶蚀力就越强 ②温度: a、温度高,水中CO2含量就少,溶蚀作用会减弱 b、温度高,水的电离度大,水中H离子增多,溶蚀力增强。 总的看,温度高,有利于喀斯特地貌形成。 ③气压:气压高,水中CO的含量就增多,溶蚀力增强 3、生物因素 因动、植物的生长和活动,可供给土壤大量有机质,土壤中有机质的氧化和分解可产 生大量CO2,促进石灰岩的溶解 二、地表喀斯特景观: 地表喀斯特景观形态多样,主要有:溶沟、石芽、石林、落水洞、漏斗、溶蚀洼地、 岩溶平原、盲谷、干谷、天生桥、岩溶湖、峰丛、峰林、孤峰等,其中旅游观赏价值大的有: 石林、峰丛、孤峰、天生桥、边石堤等。 1、石林 2、峰丛、峰林:}(画示意图讲解其形成过程,并了解典型景观) 3、孤峰:
体育锻炼、科学考察以及供人们从事历史、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旅游活动。 4、风景名山的开发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①突出风景的特色。 ②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③维护生态平衡,使其持续发展。 第五节 喀斯特地貌旅游资 一、概述 ㈠喀斯特地貌的含义: ㈡影响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因素。 1、地质因素: 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岩性、地质构造等方面,它们影响岩石的可溶性和透水性。 ①岩石性质:要具可溶性,主要是碳酸盐类岩石。 ②地质构造:一般断层,节理发育的地区,两组节理交叉部位,裂隙度大,透水性好, 有利于岩溶地貌发育。 2、气候因素: ①降水: a、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量大,在利于水循环,水的溶蚀力强。 b、水中 CO2 的含量越高,溶蚀力就越强。 ②温度: a、温度高,水中 CO2 含量就少,溶蚀作用会减弱。 b、温度高,水的电离度大,水中 H +离子增多,溶蚀力增强。 总的看,温度高,有利于喀斯特地貌形成。 ③气压:气压高,水中 CO2 的含量就增多,溶蚀力增强。 3、生物因素: 因动、植物的生长和活动,可供给土壤大量有机质,土壤中有机质的氧化和分解可产 生大量 CO2,促进石灰岩的溶解。 二、地表喀斯特景观: 地表喀斯特景观形态多样,主要有:溶沟、石芽、石林、落水洞、漏斗、溶蚀洼地、 岩溶平原、盲谷、干谷、天生桥、岩溶湖、峰丛、峰林、孤峰等,其中旅游观赏价值大的有: 石林、峰丛、孤峰、天生桥、边石堤等。 1、石林: 2、峰丛、峰林: (画示意图讲解其形成过程,并了解典型景观) 3、孤峰:
4、天生桥:天生桥是古地下河道随地壳上升后崩塌所残存的遗迹,它看起来就像一座 跨越峡谷的石桥。 5、边石堤:边石提是指发育在溶洞底部或山坡、谷底的堤状石灰华,由碳酸钙沉积所 形成 三、地下喀斯特景观 由地下水的溶蚀,冲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主要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和各种洞内的化 学沉淀物 1、溶洞:溶洞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体各种裂隙溶蚀、侵蚀扩大而成的地下空间 2、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等化学沉淀物:在溶洞中,由于洞内空气中CO2含量较 低,或水分蒸发,渗出的地下水,会使水中溶解的碳酸钙部分淀积下来,形成形状各异的钟 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等化学沉积景观。 3、地下河、湖:地下河湖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各种构造面,特别是各种构造面 相互交叉的地方,又有隔水层底板存在时,逐渐溶蚀和侵蚀而形成的 四、中国喀斯特风光的地域分布: 我国喀斯特地貌广布于全国南北。其中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地区有大面积连片分布。 这里,气候炎热、降水丰富,石灰岩厚度大,质地纯,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风光区。 五、喀斯特风景的欣赏与利用 ()洞穴喀斯特景观的美学价值: 1、内部空间变化美。 2、内部形象美。 3、动态美和声音美 (喀斯特风景的利用: 可开展多种旅游活动,主要发展观光旅游,洞穴探险,峡谷漂流,悬崖攀登,科学考察 和考古,以及洞穴医疗和疗养旅游等。 白我国著名的喀斯特风景名胜区 桂林山水:路南石林;黄果树瀑布;九寨沟黄龙:瑶琳仙景等 第六节海岸岛屿旅游资源 、概述: ()海岸的含义:海岸是海洋与陆地交互作用的地带。包括沿岸陆地、潮间带、水下岸坡三 部分。 (海岸的类型: 1、平源海岸: 是指沿海滨平原发育的海岸
4、天生桥:天生桥是古地下河道随地壳上升后崩塌所残存的遗迹,它看起来就像一座 跨越峡谷的石桥。 5、边石堤:边石提是指发育在溶洞底部或山坡、谷底的堤状石灰华,由碳酸钙沉积所 形成。 三、地下喀斯特景观: 由地下水的溶蚀,冲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主要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和各种洞内的化 学沉淀物。 1、溶洞:溶洞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体各种裂隙溶蚀、侵蚀扩大而成的地下空间。 2、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等化学沉淀物:在溶洞中,由于洞内空气中 CO2 含量较 低,或水分蒸发,渗出的地下水,会使水中溶解的碳酸钙部分淀积下来,形成形状各异的钟 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等化学沉积景观。 3、地下河、湖:地下河湖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各种构造面,特别是各种构造面 相互交叉的地方,又有隔水层底板存在时,逐渐溶蚀和侵蚀而形成的。 四、中国喀斯特风光的地域分布: 我国喀斯特地貌广布于全国南北。其中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地区有大面积连片分布。 这里,气候炎热、降水丰富,石灰岩厚度大,质地纯,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风光区。 五、喀斯特风景的欣赏与利用。 ㈠洞穴喀斯特景观的美学价值: 1、内部空间变化美。 2、内部形象美。 3、动态美和声音美。 ㈡喀斯特风景的利用: 可开展多种旅游活动,主要发展观光旅游,洞穴探险,峡谷漂流,悬崖攀登,科学考察 和考古,以及洞穴医疗和疗养旅游等。 ㈢我国著名的喀斯特风景名胜区: 桂林山水;路南石林;黄果树瀑布;九寨沟黄龙;瑶琳仙景等。 第六节 海岸岛屿旅游资源 一、概述: ㈠海岸的含义:海岸是海洋与陆地交互作用的地带。包括沿岸陆地、潮间带、水下岸坡三 部分。 ㈡海岸的类型: 1、平源海岸: 是指沿海滨平原发育的海岸
特点:海岸线平直,地势低平,岸坡平缓。 ①淤泥质海岸:(分布、利用) ②砂砾质海岸:(分布、利用) 2、生物海岸: ①红树林海岸:(分布、利用) ②珊瑚海岸:(含义、分布、利用) 3、山地丘陵海岸:(岩石海岸) 是指较陡峭,并同陆地山丘相连,岬角与海湾相间分布的海岸 特点:海岸线曲折、岛屿罗列,多海蚀景观 分布:我国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南端、山东半岛、浙江、福建一带 白岛屿:(含义、分布) 二、海蚀景观的形成 1、海蚀景观的含义: 2、海蚀景观的形成过程和主要类型:(画示意图讲解) 三、中国海岸岛屿旅游资源概况: 1、具有丰富多彩的海岸岛屿旅游资源。(海岸线长度、岛屿数、多种海岸地貌) 我国海岸类型分布大势:我国大陆海岸线以杭州湾为界,北方除辽东半岛与山东半 岛为山地丘陵海岸外,其余都为平原海岸。杭州湾以南主要为山地丘陵海岸,在热带、亚热 带的福建、广东、海南还分布有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碓海岸。 3、我国主要的海滨风景名胜区:大连金石滩,北戴河海滨,青岛海滨,普陀岛、万石 岩和鼓浪屿,海南岛的天涯海角等 四、海岸岛屿风光的欣赏与利用: 着重掌握海岸岛屿风光在旅游中的利用价值有哪些:主要有发展海上观光游览、开辟 海滨浴场、发展海上运动,开展度假疗养旅游等。 第七节沙漠戈壁旅游资源 、概述:(沙漠、戈壁的含义) 二、荒漠的成因和地域分布: 1、热带、亚热带荒漠的成因和分布: ①分布:南北纬15°~35°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②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常年干旱少雨。(海边也能形成沙漠) 2、温带荒漠的成因和分布 ①分布:温带内陆地区。 ②成因: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地形阻挡,使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于伸入
特点:海岸线平直,地势低平,岸坡平缓。 ①淤泥质海岸:(分布、利用) ②砂砾质海岸:(分布、利用) 2、生物海岸: ①红树林海岸:(分布、利用) ②珊瑚海岸:(含义、分布、利用) 3、山地丘陵海岸:(岩石海岸) 是指较陡峭,并同陆地山丘相连,岬角与海湾相间分布的海岸。 特点:海岸线曲折、岛屿罗列,多海蚀景观 分布:我国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南端、山东半岛、浙江、福建一带。 ㈢岛屿:(含义、分布) 二、海蚀景观的形成 1、海蚀景观的含义: 2、海蚀景观的形成过程和主要类型:(画示意图讲解) 三、中国海岸岛屿旅游资源概况: 1、具有丰富多彩的海岸岛屿旅游资源。(海岸线长度、岛屿数、多种海岸地貌) 2、我国海岸类型分布大势:我国大陆海岸线以杭州湾为界,北方除辽东半岛与山东半 岛为山地丘陵海岸外,其余都为平原海岸。杭州湾以南主要为山地丘陵海岸,在热带、亚热 带的福建、广东、海南还分布有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碓海岸。 3、我国主要的海滨风景名胜区:大连金石滩,北戴河海滨,青岛海滨,普陀岛、万石 岩和鼓浪屿,海南岛的天涯海角等。 四、海岸岛屿风光的欣赏与利用: 着重掌握海岸岛屿风光在旅游中的利用价值有哪些:主要有发展海上观光游览、开辟 海滨浴场、发展海上运动,开展度假疗养旅游等。 第七节 沙漠戈壁旅游资源 一、概述:(沙漠、戈壁的含义) 二、荒漠的成因和地域分布: 1、热带、亚热带荒漠的成因和分布: ①分布:南北纬 15°~35°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②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常年干旱少雨。(海边也能形成沙漠) 2、温带荒漠的成因和分布: ①分布:温带内陆地区。 ②成因: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地形阻挡,使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于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