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组织结构 肌腹、肌腱、肌膜; 肌腹 肌束、肌內膜; 神经; 肌纤维 血管; 结缔组织; 功能;快肌、慢肌: 易损伤部位; 结締组织膜 肌键
骨骼肌组织结构 肌腹、肌腱、肌膜; 肌束、肌內膜; 神经; 血管; 结缔组织; 功能;快肌、慢肌; 易损伤部位;
·按照肌纤维收缩的快慢可将骨骼肌分为快肌和慢肌两种。 。慢肌即所谓的红肌,这是由于它的微细血管分布丰富, 肌肉细胞内的糖原和线粒体都较少,所以,它主要是依 靠有氧呼吸代谢所产生的能量来满足肌肉的收缩。它的 特点是收缩速度较缓慢,爆发力差,但能持久,不易产 生疲劳,是保持身体姿势、日常生活活动的主要肌群。 。快肌又被称为白肌,肌肉细胞内糖原和线粒体较多,而 微细血管相对较缺乏。它主要是通过无氧呼吸代谢产生 的能量来进行收缩活动,故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地运 动,产生巨大的爆发力,但较易疲劳,不耐持久。这类 肌肉常用于短跑、跳远、举重、推铅球等运动
⚫ 按照肌纤维收缩的快慢可将骨骼肌分为快肌和慢肌两种。 ⚫ 慢肌即所谓的红肌,这是由于它的微细血管分布丰富, 肌肉细胞内的糖原和线粒体都较少,所以,它主要是依 靠有氧呼吸代谢所产生的能量来满足肌肉的收缩。它的 特点是收缩速度较缓慢,爆发力差,但能持久,不易产 生疲劳,是保持身体姿势、日常生活活动的主要肌群。 ⚫ 快肌又被称为白肌,肌肉细胞内糖原和线粒体较多,而 微细血管相对较缺乏。它主要是通过无氧呼吸代谢产生 的能量来进行收缩活动,故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地运 动,产生巨大的爆发力,但较易疲劳,不耐持久。这类 肌肉常用于短跑、跳远、举重、推铅球等运动
2、分类: ·1、急性伤:①完全断裂;②部分断裂;③肌 肉挫伤(拉伤)。 ·2、慢性伤:①肌肉筋膜炎与肌肉劳损;②迟 延性肌肉酸痛。 ·3、缺血性损害: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的缺血性 肌挛缩。 ●4、肌痉挛:
2、分类: ⚫ 1、急性伤:①完全断裂;②部分断裂;③肌 肉挫伤(拉伤)。 ⚫ 2、慢性伤:①肌肉筋膜炎与肌肉劳损;②迟 延性肌肉酸痛。 ⚫ 3、缺血性损害: 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的缺血性 肌挛缩。 ⚫ 4、肌痉挛:
延迟性肌肉酸痛(自学) (Delayed-onset muscular soreness,DOMS) ·延迟性肌肉酸痛(delayed-onset muscular soreness, DOMS)是指机体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后,特别是强度突然 增加,尤其是离心运动后一段时间内所出现的肌肉酸痛现 象。主要出现于大强度、持续性、离心运动,如下坡跑, 或大运动量运动(马拉松)24小时以后。 ●DOMS具有两个明显特征:①一般在运动结束后24小时出 现,24~48小时达到高峰,疼痛最为严重,可持续5~7 天或更长时间后逐渐缓解直至疼痛症状完全消失;②好发 于离心运动,特别是大强度离心性运动之后
延迟性肌肉酸痛(自学) (Delayed-onset muscular soreness,DOMS) ⚫ 延迟性肌肉酸痛(delayed-onset muscular soreness, DOMS)是指机体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后,特别是强度突然 增加,尤其是离心运动后一段时间内所出现的肌肉酸痛现 象。主要出现于大强度、持续性、离心运动,如下坡跑, 或大运动量运动(马拉松)24小时以后。 ⚫ DOMS具有两个明显特征:①一般在运动结束后24小时出 现,24~48小时达到高峰,疼痛最为严重,可持续5~7 天或更长时间后逐渐缓解直至疼痛症状完全消失;②好发 于离心运动,特别是大强度离心性运动之后
分度: 。分级:O'Donoghue,1970 。根据其严重程度将肌肉拉伤分为: 。轻度:少量及纤维撕裂,炎症反应轻,肿胀不适不 明显,少量力量丢失和活动受限。 。中度:肌肉有实质性损害。力量素质下降。 。重度:常常为肌肉肌腱结合部的完全断裂,功能完 全丧失
分度: ⚫ 分级 :O’Donoghue,1970 ⚫ 根据其严重程度将肌肉拉伤分为: ⚫ 轻度:少量及纤维撕裂,炎症反应轻,肿胀不适不 明显,少量力量丢失和活动受限。 ⚫ 中度:肌肉有实质性损害。力量素质下降。 ⚫ 重度:常常为肌肉肌腱结合部的完全断裂,功能完 全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