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蕨类植物
第五章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 了解蕨类各主要类群的特征及蕨类植物的起源 和演化;认识常见的代表植物。 重点: 1、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活史。 2、蕨类植物的分纲(亚门)及各纲(亚门) 的主要特征。 3、真蕨纲(亚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难点: 1、维管植物的概念及维管柱的演化 2、真蕨纲(亚门)纲的主要特征。 3、卷柏属的生活史。 4、真蕨纲(亚门)孢子囊的发育方式
蕨 类 植 物 •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 了解蕨类各主要类群的特征及蕨类植物的起源 和演化;认识常见的代表植物。 重点: • 1、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活史。 2、蕨类植物的分纲(亚门)及各纲(亚门) 的主要特征。 3、真蕨纲(亚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难点: • 1、维管植物的概念及维管柱的演化。 2、真蕨纲(亚门)纲的主要特征。 3、卷柏属的生活史。 4、真蕨纲(亚门)孢子囊的发育方式
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 高等植物中比种子植物较低级的一个类群。旧称 羊齿植物”。在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多为高大 乔木,二叠纪以后至三叠纪时,大都绝灭,大量遗体 埋入地下形成煤层。现代生存的大部为草本,少数为 木本。植物体有根、茎、叶之分,有维管束,不具花, 以孢子繁殖。孢子落地萌发成原叶体,其上产生颈卵 器,受精卵在颈卵器内发育成胚胎。世代交替明显, 无性世代占优势。我国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如铁 线蕨、卷柏、贯众、肾蕨、满江红、鳞木和桫椤等属 之约12000种,我国约有2600种,多种蕨类植物可供食 用(如蕨,紫萁),药用(如贯众、海金沙)或工业 用(如石松)
蕨 类 植 物 门 (Pteridophyta) 高等植物中比种子植物较低级的一个类群。旧称 “羊齿植物” 。在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多为高大 乔木,二叠纪以后至三叠纪时,大都绝灭,大量遗体 埋入地下形成煤层。现代生存的大部为草本,少数为 木本。植物体有根、茎、叶之分,有维管束,不具花, 以孢子繁殖。孢子落地萌发成原叶体,其上产生颈卵 器,受精卵在颈卵器内发育成胚胎。世代交替明显, 无性世代占优势。我国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如铁 线蕨、卷柏、贯众、 肾蕨、满江红、鳞木和桫椤等属 之,约12000种,我国约有2600种,多种蕨类植物可供食 用(如蕨,紫萁),药用(如贯众、海金沙)或工业 用(如石松)
蕨类植物曾在地球的历史上盛极一时,古 生代后期,石炭纪和二叠纪为蕨类植物时代, 当时那些大型的树蕨如鳞木、封印木、芦木等, 今已绝迹,是构成化石植物和煤层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现存的蕨类植物约有12000种,广泛分布 于世界各地,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最为丰富。 我国有61科223属,约2600种,主要分布在华 南及西南地区,仅云南一省就有1000多种,所 以在我国有“蕨类王国”之称。已知可供药用 的蕨类植物有39科300余种
• 蕨类植物曾在地球的历史上盛极一时,古 生代后期,石炭纪和二叠纪为蕨类植物时代, 当时那些大型的树蕨如鳞木、封印木、芦木等, 今已绝迹,是构成化石植物和煤层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 现存的蕨类植物约有12000种,广泛分布 于世界各地,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最为丰富。 我国有61科223属,约2600种,主要分布在华 南及西南地区,仅云南一省就有1000多种,所 以在我国有“蕨类王国”之称。已知可供药用 的蕨类植物有39科300余种
维管植物的特征 凡是有维管系统的植物称维管植物 2、孢子体占优势,多有复杂的根、茎、叶系统 3、配子体小,寄生在孢子体上
维管植物的特征 • 1、凡是有维管系统的植物称维管植物 2、孢子体占优势,多有复杂的根、茎、叶系统。 3、配子体小,寄生在孢子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