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主动的细胞生理性自杀 或谋杀行为 ·1972年,澳大利亚病理学家Kerr首先提出细胞 调亡(apoptosis) ·apoptosis(apo-ptosis)源自古希腊语,意指 花瓣或树叶的脱落、凋零。这一命名的生物学意 义在于强调这种细胞死亡方式是正常的生理过程
一、细胞凋亡 • 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主动的细胞生理性自杀 或谋杀行为 • 1972 年,澳大利亚病理学家Kerr 首先提出细胞 凋亡(apoptosis) • apoptosis (apo-ptosis)源自古希腊语,意指 花瓣或树叶的脱落、 凋零。这一命名的生物学意 义在于强调这种细胞死亡方式是正常的生理过程
(一)细胞凋亡的特征 1.凋亡的起始 2.凋亡小体的形成 3.吞噬 Final stage of apoptosis White blood cell 石 Apoptotic cell 吞噬细胞湖亡小体
(一)细胞凋亡的特征 1. 凋亡的起始 2. 凋亡小体的形成 3. 吞噬
(一) 细胞凋亡的特征 1.形态学变化 形态学观察细胞凋亡的变化是多阶段的,细胞凋亡往往涉及单 个细胞,即便是一小部分细胞也是非同步发生的。首先出现 的是细胞体积缩小,连接消失,与周围的细胞脱离,然后是 细胞质密度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消失,通透性改变,释放细 胞色素C到胞浆,核质浓缩,核膜核仁破碎,DNA降解成为约 180bp-200bp片段;胞膜有小泡状形成,膜内侧磷脂酰丝氨 酸外翻到膜表面,胞膜结构仍然完整,最终可将凋亡细胞遗 骸分割包裹为几个凋亡小体,无内容物外溢,因此不引起周 围的炎症反应,凋亡小体可迅速被周围专职或非专职吞噬细 胞吞噬
1.形态学变化 形态学观察细胞凋亡的变化是多阶段的,细胞凋亡往往涉及单 个细胞,即便是一小部分细胞也是非同步发生的。首先出现 的是细胞体积缩小,连接消失,与周围的细胞脱离,然后是 细胞质密度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消失,通透性改变,释放细 胞色素C到胞浆,核质浓缩,核膜核仁破碎,DNA降解成为约 180bp-200bp片段;胞膜有小泡状形成,膜内侧磷脂酰丝氨 酸外翻到膜表面,胞膜结构仍然完整,最终可将凋亡细胞遗 骸分割包裹为几个凋亡小体,无内容物外溢,因此不引起周 围的炎症反应,凋亡小体可迅速被周围专职或非专职吞噬细 胞吞噬。 (一)细胞凋亡的特征
(一)细胞凋亡的特征 2.生物化学变化 )DNA的片段化 正常活细胞由于核酸酶和抑制物结合,核酸酶处于无活性状 态,而不出现DNA断裂。如果抑制物被破坏,核酸酶即可激 活,引起DNA片段化 2)作为调控因子的大分子的合成
2.生物化学变化 1)DNA的片段化 正常活细胞由于核酸酶和抑制物结合,核酸酶处于无活性状 态,而不出现DNA断裂。如果抑制物被破坏,核酸酶即可激 活,引起DNA片段化 2) 作为调控因子的大分子的合成 (一)细胞凋亡的特征
细胞凋亡的过程 接受凋亡信号→凋亡调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蛋白水 解酶的活化(Caspase)→进入连续反应过程
接受凋亡信号→凋亡调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蛋白水 解酶的活化(Caspase)→进入连续反应过程 细胞凋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