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 脚步 1982年5月6日 探究·练习 课文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的时候说“在这 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说说“我” 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又为什么“加快了脚步”。 二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 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 无止境的。 三先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填上适当的量词,然后对照课文体 会文章用词的准确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辉煌的淡紫 ,像一()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 2.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 就是这一()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挨着 (),一()接着一(),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3.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紫藤萝, 它依傍一()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 西一()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 四课文看似写赏花,其实是在写生活,讲哲理,你有这种感受 吗?从中你又想到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和联想说给大家听听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诵读欣赏 文笔精华(四) 杨柳 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写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 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①杨柳”,或竟称春天为 “柳条春”。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原故,实因 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原 故。这种特殊的姿态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 不知凡几②,何以专让柳条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 都凭仗春的力而拼命向上,一味求高,忘记自己的根本。其 贪婪③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 垂杨。 丰子恺④:《杨柳》 ①[陌(m)头路上,路旁。唐代王昌龄《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 教大婿觅封侯。” ②[凡几()共计多少。 ③[贪婪(lan)]贪得无厌(含贬义)。 ④[丰子恺(1898-1975)]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在常人的眼中,杨柳有“知春”和“报春”的特点,因而杨柳便成 为春景的一种点缀。可是丰子恺以独特的眼光,从杨柳“下垂”的特 点生发出联想,突出表现了它不同于那些“一味求高”的“贪婪之相” 的树木。这虽然是作者的主观联想,却可以使我们从中获得写作的 独特性”和“独具慧眼”的启迪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写作 返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写作中运用联想, 能使作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广泛地选用材料,灵活地进行构 思,丰富文章内容。许多触景生情的作品都是由联想产生的。高尔 基亲身参加了大学生抗议俄国沙皇政府的游行示威,目睹沙皇政府 的血腥镇压,革命先驱的勇敢搏击,于是联想到暴风雨来临之前,海 燕在大海上勇敢地、高傲地飞翔,写成了散文诗《海燕》。郭沫若由 石榴的枝干和叶,联想到梅树的枝干和杨柳的叶;由石榴的深红 色的花,联想到这是“夏季的心脏”;由石榴的花瓣,联想到“用红 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由盛开的 紫藤萝“从空中垂下”,联想到“像一条瀑布”;由眼前紫藤萝的“活 泼热闹”,联想到十多年前的紫藤萝花架被拆掉的“不幸”。这些 文章之所以写得生动形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进行了精妙的 联想。 培养联想能力,要向生活和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生活 画面,要勤思精想,活跃思维。这样,才能思路开阔,左右逢源,由此 及彼地展开丰富的联想 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小草”“海潮” 桥”等,展开联想,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咏物抒怀的作文。既要具 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题目自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万物靠泥土孕育,人类在泥土上繁衍。泥土是我们的立足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之本,泥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泥土平凡而朴实,博大而厚重 默默奉献而不期回报,功高盖世而绝不张扬……然而,这弥足 珍贵的泥土,常常被我们忽视,冷落。 面对泥土你有怎样的思索和联想呢?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可以叙述事情,发表议论,说明事物,抒发感情 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标题中须有“泥土”二字,如 泥土的故事”“想起那个泥土球场”“家乡的泥土”“珍视泥土”“泥土 的呻吟”等等) 三课外练笔:叶圣陶、夏丐(mian)尊合著的《文心》一书,把联 想称为“触发”,指出:“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 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 读书和生活经历中都会有许多触发,试在两周内写出三四则 来,并在班上交流 修改作文 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修改词语、句子和标点符号的知识短文, 并且初步养成了修改的习惯。这里还需要提醒这样一点:词语和句 子的修改,要结合上下文语言环境来考虑。有时候在单个句子中 看,某个词语用得并不错,可是跟语段内别的有关的词语一比照,却 会发现配合得不太妥当。遇到这种情况,就应当根据语段所表达的 内容,对词语作适当的修改 下面是一篇作文开头的一个语段,由于有两个词语前后没照应 好,以致不能正确表达意思。你能找出来并提出修改建议吗? 春天的一个下午,毛毛雨下个不停。同学们安静地在教室 25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