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 劳动过程(手段):资本家消费劳动力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过程) 生产过程、特点见p61 价值增殖过程(目的):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 的价值形成过程(抽象劳动形成价值过程) 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劳动力价值 工人的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 冖结论: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体 现资本所有者与工人的某种经济关系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劳动过程(手段):资本家消费劳动力过程, 生产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过程), 特点见p61. 价值增殖过程(目的):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 的价值形成过程(抽象劳动形成价值过程), 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劳动力价值 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 结论: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体 现资本所有者与工人的某种经济关系。 资本主义 生产过程 工人的劳动时间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劳动二重性示意图 预付资本价值 生产资料价值 动力价值 吉动 是体萝动 抽象为 价值形成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 南品 等于预付价值 大于预付价值 健价情 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劳动二重性示意图 生产资料价值 劳动力价值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 价 值 商 品 劳 动 预付资本价值 价值形成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 等于预付价值 大于预付价值
商品生产过程(价值形成过程) 假设生产1件产品:生产资料价值24元,劳动力价值3元, 需3小时的劳动。 生产资料 价值(24元) 具体 创造使用价值 预 劳动 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 (24元) 价 劳动 值 价值形成过程 劳动力 价值(3元) 抽象 创造新价值(3元) 劳动 (27元) (27元)
商品生产过程(价值形成过程) ➢ 假设生产1件产品:生产资料价值24元,劳动力价值3元, 需3小时的劳动。 预 付 价 值 生产资料 价值(24元) 劳动力 价值 (3元) 劳动 抽象 劳动 具体 劳动 创造使用价值 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 (24元) ( 27元) ( 27元) 创造新价值(3元) 价 值 形 成 过 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价值增殖过程) 假设生产2件产品:生产资料价值24*2元,劳动力价值 3元,需6小时劳动。 生产资料具体「创造使用价值 预价值(48元)劳动转移生产资料 劳动过程资 付资本价 的旧价值(48元) 劳动 本主义生 创造新价值 值劳动力 抽象 价值(3元) (3+3元) 价值增过 劳动 殖过程程 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 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收时间) (51元) (54元)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价值增殖过程) ➢ 假设生产2件产品:生产资料价值24*2元,劳动力价值 3元, 需6小时劳动。 预 付 资 本 价 值 生产资料 价值(48元) 劳动力 价值 (3元) 劳动 抽象 劳动 具体 劳动 创造使用价值 转移生产资料 的旧价值(48元) ( 51元) ( 54元) 创造新价值 资 本 主 义 生 产 过 程 (3+3元) 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 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 劳动过程 价值增 殖过程
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及意义 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 中不会改变自身的价值量。 可变资本V: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 改变自身价值量,使价值增殖。 划分标准:在价值增殖中作用。 >划分意义: ①揭露了剩余价值的实质和真正来源,即只有V能带来m。 ②为考察资本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③为资本积累、社会资本再生产、平均利润、生产价格 等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及意义 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 中不会改变自身的价值量。 ➢ 划分意义: ① 揭露了剩余价值的实质和真正来源,即只有V能带来m。 ② 为考察资本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③ 为资本积累、社会资本再生产、平均利润、生产价格 等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划分标准:在价值增殖中作用。 可变资本V: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 改变自身价值量,使价值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