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及层次:适用于全校本科学生导言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要内容二、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目的和意义三、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方法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一1919)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教学目标及要求: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及主要特点,明确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从而对本编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教学时间:1学时教学基本内容: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教学目标及要求:1.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外国对中国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政治控制和文化奴役:2.了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3.了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教学时间:2学时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资本一帝国主义的侵略一、军事侵略二、政治控制三、经济掠夺1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及层次:适用于全校本科学生 导言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目的和意义 三、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方法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教学目标及要求: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及 主要特点,明确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从而对本编 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教学时间:1 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教学目标及要求: 1.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外国对中国 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政治控制和文化奴役; 2.了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3.了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教学时间:2 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渗透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第三节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一、反对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二、民族意识的觉醒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学目标及要求:1.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及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了解洋务运动、戊成维新运动的史实及其失败原因、经验教训。教学时间:3学时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天折一、戊成维新运动二、戊成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教学目标及要求:1.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但民主革命的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篡夺。2
2 四、文化渗透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第三节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对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学目标及要求: 1.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及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 出路的早期探索; 2.了解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史实及其失败原因、经验教训。 教学时间:3 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教学目标及要求: 1.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 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但民主革命的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篡夺
2.了解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多次反袁斗争。教学时间:2学时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包括对清末“新政”的评价)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一、封建帝制的覆灭二、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中编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教学目标及要求:1、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近代这三十年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2、理解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对本编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教学时间:1学时教学基本内容:一、中国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国际环境二、“三座大山”的重压三、两个中国之命运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
3 2.了解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多次反袁斗争。 教学时间:2 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包括对清末“新政”的评价)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919—1949)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教学目标及要求: 1、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近代这三十年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2、理解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对本编要学习的 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教学时间:1 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国际环境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教学目标及要求:1.了解五四运动的必然性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作用与意义,认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革命运动的深刻关系。2.了解五四运动的必然性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作用与意义,认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革命运动的深刻关系。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的兴起及其失败的原因。教学时间:2学时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北洋军阀的统治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教学目标及要求:1.了解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对派如何建立反动专制统治2.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武装革命和土地革命的历史意义。3.了解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教学时间:2学时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4
4 教学目标及要求: 1.了解五四运动的必然性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作用与意义,认识五四运动 与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革命运动的深刻关系。 2.了解五四运动的必然性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作用与意义,认识五四运动 与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革命运动的深刻关系。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 其重要意义,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的兴起及其失败的原因。 教学时间:2 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教学目标及要求: 1.了解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对派如何建立反动专制统治 2.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武装革命和土地革命的历史意义。 3.了解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教学时间:2 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学目标及要求:1.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及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如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与作用了解日军惨无人道的野蛮罪行,2.认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作出的巨大牺性与奋斗。3.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深远历史意义。教学时间:4学时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二、残暴的殖民统治与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第二节从局部战争到全国性抗战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柱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5
5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学目标及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及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如国 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与作用了解日军惨无人道的野蛮罪行, 2.认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作出的巨大牺牲与奋斗。 3.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深远历史意义。 教学时间:4 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与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第二节 从局部战争到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