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两种效用理论 ◆基数效用( cardinal utility): ◆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 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 ordinal utility) ●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 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能用序数(第 ,第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西经2第456章6
西经2第456章 6 2、两种效用理论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 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 ⚫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 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能用序数(第 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3、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 Total Utility):指人们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 的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U( Marginal utility):每增加一个单位的 商品消费量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 例:消费量边际效用MU总效用TU增加到两个, 0 0 30 30满足程度从5个效用 20 50 单位增加到8个, 10 0 60即增加了3个效用单 10 50 位 西经2第456章7
西经2第456章 7 3、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 (Total Utility):指人们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 的总的满足程度。 例:消费量 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 0 0 0 1 30 30 2 20 50 3 10 60 4 0 60 5 -10 50 ◆边际效用MU (Marginal Utility):每增加一个单位的 商品消费量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 增加到两个, ◆满足程度从5个效用 单位增加到8个, ◆即增加了3个效用单 位;
4、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的关系 当MU>0,TU↑; TU U 当MU<0,TU; 当MU=0,TU最高点,总 Q 效应达到最大 MU1 处于↑、↓的拐点 总效用以固定增加时,边 际效用不变 P Q 西经2第456章8
西经2第456章 8 4、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关系 TU Q TU MU Q 当MU > 0, TU↑ ; MU P P’ 当MU < 0, TU↓ ; 当MU = 0, TU最高点,总 效应达到最大。 处于↑ 、↓的拐点 总效用以固定增加时,边 际效用不变
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 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解释: 消费量Q边际效用MIU ●生理的原因:兴奋度 30 递减。 20 ●心理的原因:人性。 10 MU 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 -10 性 P Q 西经2第456章9
西经2第456章 9 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解释: ⚫ 生理的原因:兴奋度 递减。 ⚫ 心理的原因:人性。 ⚫ 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 性。 Q MU P’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 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价格P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200年前,亚当 边际效用递减,量增,愿意出价斯密在《国富论》 递减。 中提出 Paradox of vaue价值悖论: P 价格不反 D(MU)映一件商 品的总效◆许多生活必需品(水 用,而 )的“市场”价值很低 反映它的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 边际效用 ◆许多奢侈品(钻石) “使用”价值很小,但 Q市场价格很高,经常可 以父换到大量 西经2第456章10
西经2第456章 10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价格P 与 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边际效用递减,量增,愿意出价 递减。 P Q D(MU) 200多年前,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 中提出Paradox of value 价值悖论 : ◆许多生活必需品(水 )的“市场”价值很低; 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 。 ◆许多奢侈品(钻石) “使用”价值很小,但 市场价格很高,经常可 以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 品。 价格不反 映一件商 品的总效 用,而是 反映它的 边际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