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篇
第 一 篇
第一篇 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第 一 章 货币资本的循环 资本的循环过程(1)经过三个阶段;根据第一卷的叙述,这些阶 段形成如下的序列: 第一阶段:资本家作为买者出现于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他的 货币转化为商品,或者说,完成G—W 这个流通行为。 第二阶段:资本家用购买的商品从事生产消费。他作为资本 主义商品生产者进行活动;他的资本完成生产过程。结果产生了 一种商品,这种商品的价值大于它的生产要素的价值。 第三阶段:资本家作为卖者回到市场;他的商品转化为货币, 或者说,完成W—G 这个流通行为。 因此,货币资本循环的公式是:G—W …P…W′—G′。在这个 公式中,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和G′表示由剩余价值增大 了的W 和G。 (1) 采自第 稿。 31
第一篇 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第 一 章 货币资本的循环 资本的循环过程(1)经过三个阶段;根据第一卷的叙述,这些阶 段形成如下的序列: 第一阶段:资本家作为买者出现于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他的 货币转化为商品,或者说,完成G—W 这个流通行为。 第二阶段:资本家用购买的商品从事生产消费。他作为资本 主义商品生产者进行活动;他的资本完成生产过程。结果产生了 一种商品,这种商品的价值大于它的生产要素的价值。 第三阶段:资本家作为卖者回到市场;他的商品转化为货币, 或者说,完成W—G 这个流通行为。 因此,货币资本循环的公式是:G—W …P…W′—G′。在这个 公式中,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和G′表示由剩余价值增大 了的W 和G。 (1) 采自第 稿。 31
在第一卷中,我们只是在为理解第二阶段即资本的生产过程所必 要的范围内,对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过研究。因此,资本在不 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形式,它在反复循环中时而采取时而抛弃的 不同形式,在那里没有加以考虑。现在它们就成为我们研究的直 接对象了。 为了纯粹地理解这些形式,首先要把一切同形式变换和形式 形成本身无关的因素撇开。因此,这里不但假定商品是按照它们 的价值出售的,而且假定这种出售是在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所 以,也把在循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价值变动撇开不说。 .第一阶段 G—W (2) G—W 表示一个货币额转化为一个商品额;对买者来说,是他 的货币转化为商品,对卖者来说,则是他们的商品转化为货币。使 一般商品流通的这个行为同时成为单个资本的独立循环中一个职 能上确定的阶段的,首先不是行为的形式,而是它的物质内容,是 那些和货币换位的商品的特殊使用性质。 这一方面是生产资料, 另一方面是劳动力,即商品生产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它们的 特性,自然要与所生产物品的种类相适应。如果我们用A 表示劳 动力,用Pm表示生产资料,那末所要购买的商品额W=A+Pm, 或者简单地说,就是W < A Pm。 因此,从内容来看,G—W 是表 现为G—W < A Pm;就是说,G—W 分成G—A 和G—Pm;货币额 (2) 以下是第 稿,是1878年7月2日开始写的。 32 第一篇 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在第一卷中,我们只是在为理解第二阶段即资本的生产过程所必 要的范围内,对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过研究。因此,资本在不 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形式,它在反复循环中时而采取时而抛弃的 不同形式,在那里没有加以考虑。现在它们就成为我们研究的直 接对象了。 为了纯粹地理解这些形式,首先要把一切同形式变换和形式 形成本身无关的因素撇开。因此,这里不但假定商品是按照它们 的价值出售的,而且假定这种出售是在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所 以,也把在循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价值变动撇开不说。 .第一阶段 G—W (2) G—W 表示一个货币额转化为一个商品额;对买者来说,是他 的货币转化为商品,对卖者来说,则是他们的商品转化为货币。使 一般商品流通的这个行为同时成为单个资本的独立循环中一个职 能上确定的阶段的,首先不是行为的形式,而是它的物质内容,是 那些和货币换位的商品的特殊使用性质。 这一方面是生产资料, 另一方面是劳动力,即商品生产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它们的 特性,自然要与所生产物品的种类相适应。如果我们用A 表示劳 动力,用Pm表示生产资料,那末所要购买的商品额W=A+Pm, 或者简单地说,就是W < A Pm。 因此,从内容来看,G—W 是表 现为G—W < A Pm;就是说,G—W 分成G—A 和G—Pm;货币额 (2) 以下是第 稿,是1878年7月2日开始写的。 32 第一篇 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G 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购买劳动力,另一部分购买生产资料。 这两个购买序列属于完全不同的市场,一个属于真正的商品市场, 另一个则属于劳动市场。 但是,G—W <A Pm,除了表示G 所转化成的商品额有这种质的 分割之外,还表示一种最具有特征的量的关系。 我们知道,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是以工资的形式,即作为一 个包含剩余劳动的劳动量的价格,支付给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 的劳动力所有者的;例如,假定劳动力的日价值=3马克,即5小 时劳动的产物,那末,这个金额就会在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契约上, 表现为比方说10小时劳动的价格或工资。 如果这种契约是和50 个工人订的,那末,他们在一日中一共要对买者提供500个劳动小 时,其中二分之一,即250个劳动小时=25个10小时的工作日, 完全是由剩余劳动构成的。要购买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规模,必 须足以使这个劳动量得到充分的利用。 因此,G—W <A Pm不仅表示一种质的关系:一定的货币额,比 如说422镑,转化为互相适应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它还表示一种 量的关系,即用在劳动力A 上面的货币部分和用在生产资料Pm 上面的货币部分的量的关系。这种量的关系一开始就是由一定数 量的工人所要耗费的超额劳动即剩余劳动的量决定的。 例如,一个纺纱厂50个工人的周工资等于50镑,如果由一周 3000小时的劳动(其中1500小时是剩余劳动)转化为纱的生产资 料的价值是372镑,那就必须在生产资料上耗费372镑。 在不同的产业部门,对追加劳动的利用,需要追加多少生产资 料形式的价值,是与这里的问题完全无关的。问题只是在于:耗费 在生产资料上的货币部分,也就是在G—Pm中购买的生产资料, 第一章 货币资本的循环 33
G 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购买劳动力,另一部分购买生产资料。 这两个购买序列属于完全不同的市场,一个属于真正的商品市场, 另一个则属于劳动市场。 但是,G—W <A Pm,除了表示G 所转化成的商品额有这种质的 分割之外,还表示一种最具有特征的量的关系。 我们知道,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是以工资的形式,即作为一 个包含剩余劳动的劳动量的价格,支付给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 的劳动力所有者的;例如,假定劳动力的日价值=3马克,即5小 时劳动的产物,那末,这个金额就会在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契约上, 表现为比方说10小时劳动的价格或工资。 如果这种契约是和50 个工人订的,那末,他们在一日中一共要对买者提供500个劳动小 时,其中二分之一,即250个劳动小时=25个10小时的工作日, 完全是由剩余劳动构成的。要购买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规模,必 须足以使这个劳动量得到充分的利用。 因此,G—W <A Pm不仅表示一种质的关系:一定的货币额,比 如说422镑,转化为互相适应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它还表示一种 量的关系,即用在劳动力A 上面的货币部分和用在生产资料Pm 上面的货币部分的量的关系。这种量的关系一开始就是由一定数 量的工人所要耗费的超额劳动即剩余劳动的量决定的。 例如,一个纺纱厂50个工人的周工资等于50镑,如果由一周 3000小时的劳动(其中1500小时是剩余劳动)转化为纱的生产资 料的价值是372镑,那就必须在生产资料上耗费372镑。 在不同的产业部门,对追加劳动的利用,需要追加多少生产资 料形式的价值,是与这里的问题完全无关的。问题只是在于:耗费 在生产资料上的货币部分,也就是在G—Pm中购买的生产资料, 第一章 货币资本的循环 33
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是充分的,因此,必须一开始就估计到这一 点,并按照适当的比例准备好。换句话说,生产资料的数量,必须 足以吸收劳动量,足以通过这个劳动量转化为产品。如果没有充 分的生产资料,买者所支配的超额劳动就不能得到利用;他对于这 种超额劳动的支配权就没有用处。如果现有生产资料多于可供支 配的劳动,生产资料就不能被劳动充分利用,不能转化为产品。 G—W < A Pm一经完成,买者就不仅支配着生产一种有用物品 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他支配着一种更大的劳动力的使用 权,或者说,支配着一个比补偿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劳动量更大的 劳动量;同时还支配着使这个劳动量实现或物化所必需的生产资 料。因此,他支配的各种因素所能生产的物品,比这种物品的生产 要素有更大的价值,或者说,是一个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量。因 此,他以货币形式预付的价值,现在处在一种实物形式中,在这种 形式中,它能够作为会生出剩余价值(表现为商品)的价值来实现。 换句话说,它处在具有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能力的生产资本的 状态或形式中。这种形式的资本,称为P。 但是,P的价值=A+Pm的价值= 转化为A 和Pm的G。G 和P是同一个资本价值,只是处在不同的存在方式上,就是说,G 是货币状态或货币形式的资本价值—— 货币资本。 因此,G—W < A Pm或它的一般形式G—W,即商品购买的总 和,这个一般商品流通的行为,作为资本的独立循环过程的阶段来 看,同时又是资本价值由货币形式到生产形式的转化,或者简单地 说,是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转化。可见,在这里首先考察的循 环公式中,货币表现为资本价值的第一个承担者,而货币资本也就 表现为资本预付的形式。 34 第一篇 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是充分的,因此,必须一开始就估计到这一 点,并按照适当的比例准备好。换句话说,生产资料的数量,必须 足以吸收劳动量,足以通过这个劳动量转化为产品。如果没有充 分的生产资料,买者所支配的超额劳动就不能得到利用;他对于这 种超额劳动的支配权就没有用处。如果现有生产资料多于可供支 配的劳动,生产资料就不能被劳动充分利用,不能转化为产品。 G—W < A Pm一经完成,买者就不仅支配着生产一种有用物品 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他支配着一种更大的劳动力的使用 权,或者说,支配着一个比补偿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劳动量更大的 劳动量;同时还支配着使这个劳动量实现或物化所必需的生产资 料。因此,他支配的各种因素所能生产的物品,比这种物品的生产 要素有更大的价值,或者说,是一个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量。因 此,他以货币形式预付的价值,现在处在一种实物形式中,在这种 形式中,它能够作为会生出剩余价值(表现为商品)的价值来实现。 换句话说,它处在具有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能力的生产资本的 状态或形式中。这种形式的资本,称为P。 但是,P的价值=A+Pm的价值= 转化为A 和Pm的G。G 和P是同一个资本价值,只是处在不同的存在方式上,就是说,G 是货币状态或货币形式的资本价值—— 货币资本。 因此,G—W < A Pm或它的一般形式G—W,即商品购买的总 和,这个一般商品流通的行为,作为资本的独立循环过程的阶段来 看,同时又是资本价值由货币形式到生产形式的转化,或者简单地 说,是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转化。可见,在这里首先考察的循 环公式中,货币表现为资本价值的第一个承担者,而货币资本也就 表现为资本预付的形式。 34 第一篇 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