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部类的积累 …………………………………………………… 566 .用公式来说明积累 ………………………………………………… 571 1.第一例 …………………………………………………………… 576 2.第二例 …………………………………………………………… 581 3.积累时 c的交换 ………………………………………………… 588 .补充说明 …………………………………………………………… 591 注释 ………………………………………………………………… 595—603 人名索引 …………………………………………………………… 604—609 本卷中引用和提到的著作索引 ……………………………… 610—618 名目索引 …………………………………………………………… 619—648 计量单位和货币名称表 ……………………………………………… 649 插 图 《资本论》第二卷德文第一版的扉页 ………………………………………… 5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手稿的一页………………………………………… 57 恩格斯编辑和重抄的《资本论》第二卷手稿的一页………………………… 61 目 录
.第 部类的积累 …………………………………………………… 566 .用公式来说明积累 ………………………………………………… 571 1.第一例 …………………………………………………………… 576 2.第二例 …………………………………………………………… 581 3.积累时 c的交换 ………………………………………………… 588 .补充说明 …………………………………………………………… 591 注释 ………………………………………………………………… 595—603 人名索引 …………………………………………………………… 604—609 本卷中引用和提到的著作索引 ……………………………… 610—618 名目索引 …………………………………………………………… 619—648 计量单位和货币名称表 ……………………………………………… 649 插 图 《资本论》第二卷德文第一版的扉页 ………………………………………… 5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手稿的一页………………………………………… 57 恩格斯编辑和重抄的《资本论》第二卷手稿的一页………………………… 61 目 录
卡尔·马克思 资本论 政 治 经 济 学 批 判 第 二 卷 资本的 流 通过程 恩 格 斯 编
卡尔·马克思 资本论 政 治 经 济 学 批 判 第 二 卷 资本的 流 通过程 恩 格 斯 编
序 言
序 言
序 言 要完成《资本论》第二卷的付印工作,使本书既成为一部联贯 的、尽可能完整的著作,又成为一部只是作者的而不是编者的著 作,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留下的修订稿很多,多半带有片断性 质,所以要完成这个任务就更为困难。至多只有一稿(第 稿)经 过彻底校订,可以照原样付印。但是,由于有了以后的修订稿,这 一稿的大部分也变得陈旧了。 材料的主要部分,虽然在实质上已 经大体完成,但是在文字上没有经过推敲,使用的是马克思写摘要 时惯用的语句:不讲究文体,有随便的、往往是粗鲁而诙谐的措辞 和用语,夹杂英法两种文字的术语,常常出现整句甚至整页的英 文。这是按照作者当时头脑中发挥的思想的原样写下来的。有些 部分作了详细的论述,而另一些同样重要的部分只是作了一些提 示。用作例解的事实材料搜集了,可是几乎没有分类,更谈不上加 工整理了。在有些章的结尾,由于急于要转入下一章,往往只写下 几个不联贯的句子,表示这里的阐述还不完全。最后,还有大家知 道的、连作者自己有时也辨认不出的字体。 我只是把这些手稿尽可能逐字地抄录下来;在文体上,仅仅改 动了马克思自己也会改动的地方,只是在绝对必要而且意思不会 引起怀疑的地方,才加进几句解释性的话和承上启下的字句。意 思上只要略有疑难的句子,我就宁愿原封不动地编入。我所改写 3
序 言 要完成《资本论》第二卷的付印工作,使本书既成为一部联贯 的、尽可能完整的著作,又成为一部只是作者的而不是编者的著 作,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留下的修订稿很多,多半带有片断性 质,所以要完成这个任务就更为困难。至多只有一稿(第 稿)经 过彻底校订,可以照原样付印。但是,由于有了以后的修订稿,这 一稿的大部分也变得陈旧了。 材料的主要部分,虽然在实质上已 经大体完成,但是在文字上没有经过推敲,使用的是马克思写摘要 时惯用的语句:不讲究文体,有随便的、往往是粗鲁而诙谐的措辞 和用语,夹杂英法两种文字的术语,常常出现整句甚至整页的英 文。这是按照作者当时头脑中发挥的思想的原样写下来的。有些 部分作了详细的论述,而另一些同样重要的部分只是作了一些提 示。用作例解的事实材料搜集了,可是几乎没有分类,更谈不上加 工整理了。在有些章的结尾,由于急于要转入下一章,往往只写下 几个不联贯的句子,表示这里的阐述还不完全。最后,还有大家知 道的、连作者自己有时也辨认不出的字体。 我只是把这些手稿尽可能逐字地抄录下来;在文体上,仅仅改 动了马克思自己也会改动的地方,只是在绝对必要而且意思不会 引起怀疑的地方,才加进几句解释性的话和承上启下的字句。意 思上只要略有疑难的句子,我就宁愿原封不动地编入。我所改写 3
和插入的文句,总共还不到十个印刷页,而且只是形式上的改动。 只要列举一下马克思为第二卷留下的亲笔材料,就可以证明, 马克思在公布他的经济学方面的伟大发现以前,是以多么无比认 真的态度,以多么严格的自我批评精神,力求使这些伟大发现达到 最完善的程度。正是这种自我批评的精神,使他的论述很少能够 做到在形式和内容上都适应他的由于不断进行新的研究而日益扩 大的眼界。这个材料包括以下几部分: 首先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四开纸1472页,共23本,写 于1861年8月到1863年6月。这是1859年以同一书名在柏林出 版的第一册1的续篇。从第1—220页(第 — 本),然后再从第 1159—1472页(第 — 本),是论述《资本论》第一卷中从 货币转化为资本一直到卷末所研究的各个题目,是该书现有的最 早文稿。 从第973—1158页(第 — 本),是论述资本和利 润、利润率、商人资本和货币资本,即那些后来在第三卷手稿中阐 述的题目。但是,在第二卷论述的题目和后来在第三卷论述的许 多题目,都还没有专门加以整理。它们只是附带地,特别是在手稿 的主体部分,第220—972页(第 — 本),即《剩余价值理论》 里提了一下。这一部分包括政治经济学核心问题即剩余价值理论 的详细的批判史,同时以同前人进行论战的形式,阐述了大多数后 来在第二卷和第三卷手稿中专门地、在逻辑的联系上进行研究的 问题。这个手稿的批判部分,除了许多在第二卷和第三卷已经包 括的部分之外,我打算保留下来,作为《资本论》第四卷出版。2这个 手稿虽然很有价值,但是能够用于现在出版的第二卷的地方并不 多。 按照时间的顺序,接下去是第三卷的手稿。这个手稿至少大 4 序 言
和插入的文句,总共还不到十个印刷页,而且只是形式上的改动。 只要列举一下马克思为第二卷留下的亲笔材料,就可以证明, 马克思在公布他的经济学方面的伟大发现以前,是以多么无比认 真的态度,以多么严格的自我批评精神,力求使这些伟大发现达到 最完善的程度。正是这种自我批评的精神,使他的论述很少能够 做到在形式和内容上都适应他的由于不断进行新的研究而日益扩 大的眼界。这个材料包括以下几部分: 首先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四开纸1472页,共23本,写 于1861年8月到1863年6月。这是1859年以同一书名在柏林出 版的第一册1的续篇。从第1—220页(第 — 本),然后再从第 1159—1472页(第 — 本),是论述《资本论》第一卷中从 货币转化为资本一直到卷末所研究的各个题目,是该书现有的最 早文稿。 从第973—1158页(第 — 本),是论述资本和利 润、利润率、商人资本和货币资本,即那些后来在第三卷手稿中阐 述的题目。但是,在第二卷论述的题目和后来在第三卷论述的许 多题目,都还没有专门加以整理。它们只是附带地,特别是在手稿 的主体部分,第220—972页(第 — 本),即《剩余价值理论》 里提了一下。这一部分包括政治经济学核心问题即剩余价值理论 的详细的批判史,同时以同前人进行论战的形式,阐述了大多数后 来在第二卷和第三卷手稿中专门地、在逻辑的联系上进行研究的 问题。这个手稿的批判部分,除了许多在第二卷和第三卷已经包 括的部分之外,我打算保留下来,作为《资本论》第四卷出版。2这个 手稿虽然很有价值,但是能够用于现在出版的第二卷的地方并不 多。 按照时间的顺序,接下去是第三卷的手稿。这个手稿至少大 4 序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