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史记魏世家》 释义:家境贫寒就会思慕贤惠的妻子,国家动荡就会渴望 有才能的宰相。 赏析:魏文侯选相时有两个人选,一个是魏城子,另一个 是翟璜。魏文侯不知道该选谁才好,犹豫不决,于是去征 求李克的意见。李克说:“平时考察他亲近的人,富贵时 考察他交往的人,做官时考察他举荐的人,穷困时考察他 不愿意做的事,贫贱时考察他不要的东西。”这里,李克 提出了辨别和选拔人才的方法问题。即看以个人操守品德 如何,主要是看他面对贫穷和富贵,低贱于腾达时如何为 人处事,而不是停他的自吹自擂。只有言行一致的人,表 里如一的人,才称得上君子。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担当 起扶危定倾,理乱兴治的重任
15.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史记.魏世家》 释义:家境贫寒就会思慕贤惠的妻子,国家动荡就会渴望 有才能的宰相。 赏析:魏文侯选相时有两个人选,一个是魏城子,另一个 是翟璜。魏文侯不知道该选谁才好,犹豫不决,于是去征 求李克的意见。李克说: “平时考察他亲近的人,富贵时 考察他交往的人,做官时考察他举荐的人,穷困时考察他 不愿意做的事,贫贱时考察他不要的东西。 ”这里,李克 提出了辨别和选拔人才的方法问题。即看以个人操守品德 如何,主要是看他面对贫穷和富贵,低贱于腾达时如何为 人处事,而不是停他的自吹自擂。只有言行一致的人,表 里如一的人,才称得上君子。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担当 起扶危定倾,理乱兴治的重任
16、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史记管晏列传》 释义: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裕, 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 赏析:管仲担任齐相主持政务以后,与百姓同好 恶,流通贷物,积累资财,使得齐国很快走上国 富兵强的道路。管仲所说的“仓廪实而礼节,衣 食足而知荣辱”也成为齐国自强求富的指导思想。 人民生活富裕,府库财富充盈,礼仪就能得到发 扬,政令才能畅通无阻。管仲抓住了治国的根本, 经过多年的治理,齐国逐渐强盛起来,成为春秋 第一霸,历史上也有了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 天下”的记载
16、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史记.管晏列传》 释义: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裕, 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 赏析:管仲担任齐相主持政务以后,与百姓同好 恶,流通贷物,积累资财,使得齐国很快走上国 富兵强的道路。管仲所说的“仓廪实而礼节,衣 食足而知荣辱”也成为齐国自强求富的指导思想。 人民生活富裕,府库财富充盈,礼仪就能得到发 扬,政令才能畅通无阻。管仲抓住了治国的根本, 经过多年的治理,齐国逐渐强盛起来,成为春秋 第一霸,历史上也有了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 天下”的记载
17隐忍成就功名。《史记●伍子胥列传 释义:暗中克制忍耐来成就一番功业。 赏析: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为替父兄 报仇,曾困顿窘迫,甚至讨饭度日,但他克 制忍耐,最终破楚复仇,不是刚毅的大丈夫 怎能达到这种地步?司马迁对此深有感慨, 他受腐刑而不屈服,隐忍苟活写出《史记》, 成一家之言,被鲁迅喻为“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人们的生活道路不会是一帆 风顺的,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只有坚 韧不拔,刚强自信的人,才能成就一番大事
17.隐忍成就功名。《史记•伍子胥列传》 释义:暗中克制忍耐来成就一番功业。 赏析: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为替父兄 报仇,曾困顿窘迫,甚至讨饭度日,但他克 制忍耐,最终破楚复仇,不是刚毅的大丈夫 怎能达到这种地步?司马迁对此深有感慨, 他受腐刑而不屈服,隐忍苟活写出《史记》, 成一家之言,被鲁迅喻为“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 。人们的生活道路不会是一帆 风顺的,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只有坚 韧不拔,刚强自信的人,才能成就一番大事 业
18.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释义:羽毛虽轻,堆积多了也可以把船压沉;以大堆不重 的东西,堆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众人异口同声的言论, 能够混淆是非,不止一次的诽谤,积累下来也足以致人于 死地。 赏析:战国时期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们凭自己如 簧之舌,游说于各诸侯国之间,或合纵以抗秦,或连横以 破六国,影响极深。真可谓:“人言可畏”。它告诉人们 坏事虽小,如不加以制止,任其滋长,就会产生严重不良 的后果。与此类似的论述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 而为之”,只有积小善成大善,才能成就一个理想的人生 境界;相反,小恶不断,小恶积累了,必定会成为大恶, 彻底毁掉一个人
18.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释义:羽毛虽轻,堆积多了也可以把船压沉;以大堆不重 的东西,堆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众人异口同声的言论, 能够混淆是非,不止一次的诽谤,积累下来也足以致人于 死地。 赏析:战国时期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们凭自己如 簧之舌,游说于各诸侯国之间,或合纵以抗秦,或连横以 破六国,影响极深。真可谓:“人言可畏”。它告诉人们, 坏事虽小,如不加以制止,任其滋长,就会产生严重不良 的后果。与此类似的论述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 而为之”,只有积小善成大善,才能成就一个理想的人生 境界;相反,小恶不断,小恶积累了,必定会成为大恶, 彻底毁掉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