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五汛中学 2013年秋学期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考试形式:闭卷总分:150分命题人:陈尚芹) 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默写。(15分) (1) 始于足下。(《老子》)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 望峰息心。(吴均《与朱无思书》)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5)莘莘学子,心在高出。那梦想犹如秋水伊人般遥远,在与成功一次 次的擦肩而过时,你可能寝食难安,饱尝彻夜难眠之苦。这时我们不妨 用《关雎》里的句子来自嘲一番吧:“ (6)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奇特想象,描写雪后美景的诗句 是 (7)《岳阳楼记》中能体现宠辱不惊的旷达胸襟的勹子是 (8)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写山中早晚不同景色的句子是: (9)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 ”。(用原文回答) 製 (10)《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2.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疲累 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 等着雨水!我急不xia( )择的心情即使一枝这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这 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的面朝墙壁和小窗 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rao()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B.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D.习近平主席谈治国的道理时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4.下面这段文字中划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4分) 为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的交通乱象,(1)盐城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 通设施安全隐恵。(2)交警通过増设护栏等措施来解决行人横穿道路,保障非
1 滨海县五汛中学 2013 年秋学期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考试形式:闭卷 总分:150 分 命题人:陈尚芹) 一、积累与运用(共 35 分) 1.默写。(15 分) (1) ,始于足下。(《老子》)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 ,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4)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5)莘莘学子,心在高出。那梦想犹如秋水伊人般遥远,在与成功一次又 一次的擦肩而过时,你可能寝食难安,饱尝彻夜难眠之苦。这时我们不妨 用《关雎》里的句子来自嘲一番吧:“ , 。” (6)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奇特想象,描写雪后美景的诗句 是: , 。 (7)《岳阳楼记》中能体现宠辱不惊的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 (8)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写山中早晚不同景色的句子是: “ , 。” (9)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 ”。(用原文回答) (10)《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 。 2.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 分)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疲累 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 )的鱼盼 等着雨水!我急不 xiá( )择的心情即使一枝这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这 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 )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的面朝墙壁和小窗。 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 rǎo ( )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 的 ……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B.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 ....。 C.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 ....的人物。 D.习近平主席谈治国的道理时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啊!” 4.下面这段文字中划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4 分) 为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的交通乱象,(1)盐城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 通设施安全隐患。(2)交警通过增设护栏等措施来解决行人横穿道路,保障非 班级 姓名 考号
机动车、行人出行安全。 句(1),修改后的句子 句(1),修改后的句子 5.名著阅读,完成(1)~(2)题。(4分) (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指出A、B两处的人物是谁。 A_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 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 干净净。B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 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 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2)《格勒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勒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 大人国、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不过, 只是 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 才是其灵魂 所在。 6.语文实践活动与口语交际。(共5分) 请参加以“读万卷经典书,行万里文明路”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①阅读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20字以内)。(2分) 材料一:位于湖南境内的江南名楼岳阳楼在今年春节和淸明节开展背诵 名篇《岳阳楼记》免票游览活动,受到游客好评。冋样,江南另一名楼江西 滕王阁在“五一”假期推出“背诵免票游”活动,游客只要能背出名篇《滕 王阁序》,就可以免票在景区游玩,这一做法受到广泛好评。孔子故里山东 曲阜今年“五一”假期也出台新举措,凡是能够在10分钟内完整背诵《论 语》其中30条的游客,就可免费游览孔庙、孔府、孔林景区。 要内容是 ②阅读材料二,请你在“青苹果乐园”栏目中跟帖,对丁姓同学、家长、 媒体、网友这四方中的任意一方说几句合宜的话,表明你对此事的态度(不 超过50个字)。(3分) 材料二:南京一名丁姓学生出国旅游时在埃及神庙刻下“到此一游”。事 件曝光后引发各方热议,学校网站论坛“青苹果乐园”栏目中帖子骤増,有 谩骂丁姓同学的,有指责家长的,也有委婉批评媒体热炒、网友过于苛责的。 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对 阅读与理解(共5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7~8题。(5分) 【甲】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 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
2 机动车、行人出行安全。 句(1),修改后的句子: 句(1),修改后的句子: 5. 名著阅读,完成(1)~(2)题。 (4 分) (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指出 A、B 两处的人物是谁。 A 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 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 干净净。 B 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 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 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2)《格勒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勒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 大人国、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不过, 只是 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 才是其灵魂 所在。 6.语文实践活动与口语交际。(共 5 分) 请参加以“读万卷经典书,行万里文明路”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①阅读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20 字以内)。(2 分) 材料一:位于湖南境内的江南名楼岳阳楼在今年春节和清明节开展背诵 名篇《岳阳楼记》免票游览活动,受到游客好评。同样,江南另一名楼江西 滕王阁在“五一”假期推出“背诵免票游”活动,游客只要能背出名篇《滕 王阁序》,就可以免票在景区游玩,这一做法受到广泛好评。孔子故里山东 曲阜今年“五一”假期也出台新举措,凡是能够在 10 分钟内完整背诵《论 语》其中 30 条的游客,就可免费游览孔庙、孔府、孔林景区。 主要内容是: ②阅读材料二,请你在“青苹果乐园”栏目中跟帖,对丁姓同学、家长、 媒体、网友这四方中的任意一方说几句合宜的话,表明你对此事的态度(不 超过 50 个字)。(3 分) 材料二:南京一名丁姓学生出国旅游时在埃及神庙刻下“到此一游”。事 件曝光后引发各方热议,学校网站论坛“青苹果乐园”栏目中帖子骤增,有 谩骂丁姓同学的,有指责家长的,也有委婉批评媒体热炒、网友过于苛责的。 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对 说: 。 二、阅读与理解(共 55 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 7~8 题。(5 分) 【甲】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 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
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7.试比较“无言独上西楼”、“小园香径独徘徊”两句中的“独”字所表达的 情感异同。(2分)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都是 千古名句,试选择一句简析他们好在哪里。(3分) 我选择的诗句是 ,它好在 (二)比较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3题。(18分)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 有此人,威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 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节选自陶渊明《桃 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 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 修《醉翁亭记》)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2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问今是何世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阡陌交通 (2)无论魏晋( (3)杂然而前陈者( (4)弈者胜(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 (2)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2.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
3 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7.试比较“无言独上西楼”、“小园香径独徘徊”两句中的“独”字所表达的 情感异同。(2 分)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都是 千古名句,试选择一句简析他们好在哪里。(3 分) 我选择的诗句是 ,它好在 。 (二)比较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9~13 题。(18 分)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 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 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 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 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 修《醉翁亭记》)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2 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问今是何世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1)阡陌交通.. ( ) (2)无论..魏晋 ( ) (3)杂然而前陈.者( ) (4)弈.者胜 ( ) 11.翻译下面句子。(4 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 (2)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2.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 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囗囗口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13.【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 活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三)比较阅读,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4—18题。(16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 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淸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 间。淸荣峻茂,良多趣味。 毎至晴初霜旦,林寒泂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 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无《三峡》) 【乙】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 形;商旅不行,檣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 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明景和,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 泳;岸芷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记忘,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 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 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2分) 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薄暮冥冥( (2)或王命急宣 (3)把酒临风( (4)虽乘奔御风
4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13.【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 活有哪些共同之处。(4 分) (三)比较阅读,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 14——18 题。(16 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 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 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 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 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 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明景和,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 泳;岸芷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记忘,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 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 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2 分) ①前 人 之 述 备 矣。 ②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1)薄.暮冥冥( ) (2)或.王命急宣( ) (3)把.酒临风( ) (4)虽乘奔.御风( )
16.与“不以物喜”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B.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C.以尽吾齿(《捕蛇者说》) D.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8.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把山与水结合在一起些,不仅突出了山的险峻,还写出了四季的江水 特点;乙文展现的洞庭湖则水波浩荡,气象万千,气势雄阔。 B.甲文引用渔歌,既突出了三峡的特点,又渲染了秋夭峡谷萧瑟的气氛;乙 文以“古仁人”的思想为依据,推出“先忧后乐”的名句。 C.甲文写三峡四季景色,详写夏秋,略写春冬;乙文写洞庭湖一阴一晴之景, 通过对比,突出不同天气对人的心情的影响。 D.甲文行文简洁,很少流露出作者的主观感情;乙文只写了迁客骚人的“览 物之情”,完全没有涉及作者范仲淹的情感立场。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9~22题。(16分)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袁隆平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 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 感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 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 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 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 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 总记得,毎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⑤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 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 点一定好妤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 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 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 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5 16.与“不以物喜”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 B.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C.以.尽吾齿(《捕蛇者说》) D.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8.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甲文把山与水结合在一起些,不仅突出了山的险峻,还写出了四季的江水 特点;乙文展现的洞庭湖则水波浩荡,气象万千,气势雄阔。 B.甲文引用渔歌,既突出了三峡的特点,又渲染了秋天峡谷萧瑟的气氛;乙 文以“古仁人”的思想为依据,推出“先忧后乐”的名句。 C.甲文写三峡四季景色,详写夏秋,略写春冬;乙文写洞庭湖一阴一晴之景, 通过对比,突出不同天气对人的心情的影响。 D.甲文行文简洁,很少流露出作者的主观感情;乙文只写了迁客骚人的“览 物之情”,完全没有涉及作者范仲淹的情感立场。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9~22 题。(16 分)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袁隆平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 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 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1957 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 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 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 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 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 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⑤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 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 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 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 召 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 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 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班级 姓名 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