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比法鉴定。如: (1)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论贵粟疏》 2)塞者凿之,陡者级之。 《游黄山记》 (3)策蹇驴,囊图书。《中山 狼传》
第二、类比法鉴定。如: (1)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论贵粟疏》 (2)塞者凿之,陡者级之。 《游黄山记》 (3)策蹇驴,囊图书。《中山 狼传》
四)如何翻译? 第一、表示动作、工具、方式的名 词活用,相当于一个动词性的偏正 词组,【状语+中心词】,活用名 词的意义保留在状语中
(四)如何翻译? 第一、表示动作、工具、方式的名 词活用,相当于一个动词性的偏正 词组,【状语+中心词】,活用名 词的意义保留在状语中
(1)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史记》〖用手指,用眼睛看〗 (2)左右欲刃相如。《史记》 K用刀杀〗 (3)百姓孰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 者乎?《战国策》〖用酒壶装〗 (4)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赶〗 5)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用蹄子踢〗
(1)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史记》〖用手指,用眼睛看〗 (2)左右欲刃相如。《史记》 〖用 刀杀〗 (3)百姓孰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 者乎?《战国策》〖用酒壶装〗 (4)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赶〗 (5)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用蹄子踢〗
这类活用与名词作状语关系密切。 试比较: A、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 直,居为奇货。《促织》 3、大喜,笼归。(同上) A、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 3、孟尝君客我。《战国策》 A生男女,必货视之。《童区寄传》 3、无处(犹无故也)而馈之,是货 视之也。《孟子》
这类活用与名词作状语关系密切。 试比较: A、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 直,居为奇货。《促织》 B、大喜,笼归。(同上) A、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 B、孟尝君客我。《战国策》 A生男女,必货视之。《童区寄传》 B、无处(犹无故也)而馈之,是货 视之也。《孟子》
第二、表动作对象的名词活用,相 当一个动宾结构。名词保留在宾语 中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 K赐福〗 2)衣冠而见之。《战国策》〖穿 衣戴帽〗 (3)妇抚儿乳。《口技》〖喂奶〗 (4)转视积薪后,一狼其中。《狼》 〖打洞,“其中”是补语〗
第二、表动作对象的名词活用,相 当一个动宾结构。名词保留在宾语 中。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 〖赐福〗 (2)衣冠而见之。《战国策》〖穿 衣戴帽〗 (3)妇抚儿乳。《口技》〖喂奶〗 (4)转视积薪后,一狼其中。《狼》 〖打洞,“其中”是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