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角钢(或T型钢)桁架 般用节点板连接,过去采用的方法是按桁架 弦杆或腹杆的最大内力选择节点板厚,当受力较复 杂时不可靠。国外有些规范(如美国AISC规范)规 定需进行计算。 88规范后的90年代,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会同云 南省建筑设计院作了一系列双角钢杆件桁架节点板 的试验,其中受拉试件16个,受压试件8个
(1)角钢(或T型钢)桁架 一般用节点板连接,过去采用的方法是按桁架 弦杆或腹杆的最大内力选择节点板厚,当受力较复 杂时不可靠。国外有些规范(如美国AISC规范)规 定需进行计算。 88规范后的90年代,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会同云 南省建筑设计院作了一系列双角钢杆件桁架节点板 的试验,其中受拉试件16个,受压试件8个
a.受拉节点 试件的破坏特征均为沿最危险的BA-AC-CD 线段撕裂破坏,即图b中的三折线撕裂,CD和BA 均与节点板边缘线基本垂直。 Ac L
a.受拉节点 试件的破坏特征均为沿最危险的 线段撕裂破坏,即图b中的三折线撕裂, 和 均与节点板边缘线基本垂直。* BA − AC −CD CD BA σ
《钢结构设计规范》建议用撕裂面法,沿 BACD撕裂线割取自由体,假定由于板内塑性区的 发展引起应力重分布,破坏时撕裂面各线段上的折 簋应力 均匀分布且平行于腹杆轴力*,当各撕裂 段上的折算应力均达到抗拉强度〃时板件破坏。根 据平衡条件并忽略M和ⅴ,则第i段撕裂面的平均正 应力G和平均剪应为:N.sma T.=0. cos a -- cosa l. t
《钢结构设计规范》建议用撕裂面法,沿 BACD撕裂线割取自由体,假定由于板内塑性区的 发展引起应力重分布,破坏时撕裂面各线段上的折 算应力 均匀分布且平行于腹杆轴力*,当各撕裂 段上的折算应力均达到抗拉强度fu时板件破坏。根 据平衡条件并忽略M和V,则第i 段撕裂面的平均正 应力i 和平均剪应力i 为: i i i i i i i l t N = sin = sin i i i i i i l t N = cos = cos
折算应力为 d +37 I,vsn a;+3cos di lit +2c0s2a1≤f 2 cos ai 令第段的拉剪折算系数7 1+2cos a 则N2≤n 由N=∑N1=2(m1)fn=>(m41)fn 写成计算式则为 N∠f (b)
i u i i N l tf + 2 1 2cos 1 折算应力为 即 令第i 段的拉剪折算系数 则 由 写成计算式则为 (b) i i 2 1 2cos 1 + = i i i u N l tf i i i u i i u N = N = ( l t) f = ( A ) f f A N i i i u i i i i i i red i i f l t N l t N = + = + = + 2 2 2 2 2 3 sin 3cos 1 2cos
a-一第设撕裂面与拉力作用线的夹角。 公式(b)符合破坏机理,其计算结果与试验值之 比平均为875%,略偏安全且离散性小。 公式还适用于下图两种板件的撕裂面的计算。 222
——第i段撕裂面与拉力作用线的夹角。 公式(b)符合破坏机理,其计算结果与试验值之 比平均为87.5%,略偏安全且离散性小。 公式还适用于下图两种板件的撕裂面的计算。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