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4年全国历年中考文言文汇编:《岳阳楼记》 汇编:黄庆峰 2014年 (2014·湖南衠阳)阅读《岳阳楼记》(节选),解答8-11题。(11分) 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去国怀乡()②把酒临风()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感极而悲者矣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殚其地之出 C.然则何时而乐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D.予尝求古仁人之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1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忧乐观?你认为这种忧乐观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3分) 答案:8.①(1分)离开②(1分)持、执 9.(2分)B 10.①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或:不因外物之忧、个人之得而 喜,也不因外物之劣、个人之失而悲)(2分) ②(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或“除了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2分) 11.作者表达了“先忧后乐”(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1分)。 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1分)。 (2014·山东滨州)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去国怀乡/西蜀之去南海B.不以物喜/以其境过清
2004-2014 年全国历年中考文言文汇编:《岳阳楼记》 汇编:黄庆峰 2014 年 (2014·湖南衡阳)阅读《岳阳楼记》(节选),解答 8-11 题。(11 分) (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 ①去.国怀乡( ) ②把.酒临风( )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感极而.悲者矣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殚其.地之出 C.然.则何时而乐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1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忧乐观?你认为这种忧乐观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3 分) 答案:8.①(1 分)离开②(1 分)持、执。 9.(2 分)B 10.①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或:不因外物之忧、个人之得而 喜,也不因外物之劣、个人之失而悲)(2 分) ②(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或“除了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2 分) 11.作者表达了“先忧后乐”(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1 分)。 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1 分)。 (2014·山东滨州)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去.国怀乡/西蜀之去.南海 B.不以.物喜/以.其境过清
C.而或长烟一空/一鼓作气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辍耕之垄上 13.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4.“古仁人”是怎样的一种人?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2分) 答案:12.B 13.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14.“古仁人”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矿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2014·山东烟台 文言文阅读(11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 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或长烟一空。不敢出一言以复 B.去国怀乡。 委而去之 C或异二者之为。一食或尽粟一石。 D.先天下之忧而忧。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 11.翻译句子。(2分)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12.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语句中加点部分。(3分)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3.文中的“迁客骚人”之所以“览物之情”有所不同,是因为他们 (2分) 14.下面句子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相近一项是 ()(2分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谷案:10.B(2分) 1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啊,前人对它的描述很详尽了。(2分) 12.示例:运用比喻,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静静地沉在水中的璧玉,生动形象地突出了 月圆水清的特点。 (评分:3分。能答出“比喻”1分,品析景物特点2分,大意对即可) 13.示例:以物喜,以己悲(或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2分)
C.而或长烟一.空/一.鼓作气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辍耕之.垄上 13.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4.“古仁人”是怎样的一种人?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2 分) 答案:12.B 13.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14.“古仁人”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矿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2014·山东烟台) 文言文阅读(11 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 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而或长烟一.空。 不敢出一.言以复。 B.去.国怀乡。 委而去.之。 C.或.异二者之为。 一食或.尽粟一石。 D.先天下之忧而.忧。 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 11.翻译句子。(2 分)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12.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语句中加点部分。(3 分)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13.文中的“迁客骚人”之所以“览物之情”有所不同,是因为他们 。(2 分) 14.下面句子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相近 ...一项是 ( )(2 分)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答案:10.B(2 分) 1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啊,前人对它的描述很详尽了。(2 分) 12.示例;运用比喻,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静静地沉在水中的璧玉,生动形象地突出了 月圆水清的特点。 (评分:3 分。能答出“比喻”1 分,品析景物特点 2 分,大意对即可) 13.示例:以物喜,以己悲(或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2 分)
14.B(2分) (2014·四川内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戚第6-9题。(13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6.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予观夫马陵胜状胜:盛大 B.朝晖夕阴 晖:日光 C.则有去国怀乡 国:国家 D.波澜不惊 惊:惊讶 7.下面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乃重修岳用楼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其真无马邪 C.属予作文以记之 不以物喜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 8.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百废具兴”中“具”是通假宇通“俱”,全、皆的意思。 B.“吾谁与归”是倒装句,语序应为“谁与吾归”。 C.本文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与生活 态度,与友人共勉的情怀。 D.本文记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 9.翻译下面句子。(4分) (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谷案:6.(3分)B8.(3分)B 9.(4分)(1)(2分)登上这岳阳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惰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 (2)(2分)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2014·内蒙古呼和浩特)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6-10题。(14分) 【选段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毎假借于臧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 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 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 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 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4.B(2 分) (2014·四川内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戚第 6-9 题。(13 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6.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予观夫马陵胜.状 胜:盛大 B.朝晖.夕阴 晖:日光 C.则有去国.怀乡 国:国家 D.波澜不惊. 惊:惊讶 7.下面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乃.重修岳用楼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其.真无马邪 C.属予作文以.记之 不以.物喜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 8.下面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百废具兴”中“具”是通假宇通“俱”,全、皆的意思。 B.“吾谁与归”是倒装句,语序应为“谁与吾归”。 C.本文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与生活 态度,与友人共勉的情怀。 D.本文记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 9.翻译下面句子。(4 分) (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6.(3 分)B 8.(3 分)B 9.(4 分)(l)(2 分)登上这岳阳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惰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 (2)(2 分)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2014·内蒙古呼和浩特)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 6—10 题。(14 分) 【选段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毎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 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 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 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 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段二】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段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 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 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 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6.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思是“已经”的一项是(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C.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D.俯身倾耳以请 7.下列句子中“之”的词性、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弗之怠 B.走送之 C.令辱之 8.下列句子中“亡”的读音、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广故数言欲亡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宋濂,明代文学家。选段(一)开篇一个“嗜”字,写出他对学习的喜爱程度超过一般人。 他曾经为了学习经书,跑到百里之外,向老师磕头请教 B.选段(二)中兼有抒情、议论两种表达方式。作者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凸显最高的人生境 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必曰”中的“其”就是“斯人”。 C.选段(三)既表现陈胜的领导才干,又表现他的机智勇敢。在“尉”拔剑出鞘时,陈胜与 吴广合作,夺下“尉”手中的剑,共同杀死了两个“尉”。 D.《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出自《宋学士文集》。文章辞藻华美,内容充实。选段( 中作者描写自己恭敬、虔诚地向老师请教的情景十分传神 1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答案:6.C(2分)7.D(2分)8.C(2分)9.B(2分) 10.(1)因此人家多愿意借书给我,我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3分) (2)假使能免于斩刑,戍守边疆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3分) (2014·黑龙江大庆 (甲)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蠙蛎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印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 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 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
【选段二】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段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 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 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 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6.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思是“已经”的一项是(2 分) A.无从致书以观 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C.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D.俯身倾耳以请 7.下列句子中“之”的词性、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 分) A.弗之怠 B.走送之 C.令辱之 D.处江湖之远 8.下列句子中“亡”的读音、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 分) A.广故数言欲亡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宋濂,明代文学家。选段(一)开篇一个“嗜”字,写出他对学习的喜爱程度超过一般人。 他曾经为了学习经书,跑到百里之外,向老师磕头请教。 B.选段(二)中兼有抒情、议论两种表达方式。作者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凸显最高的人生境 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必曰”中的“其”就是“斯人”。 C.选段(三)既表现陈胜的领导才干,又表现他的机智勇敢。在“尉”拔剑出鞘时,陈胜与 吴广合作,夺下“尉”手中的剑,共同杀死了两个“尉”。 D.《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出自《宋学士文集》。文章辞藻华美,内容充实。选段(一) 中作者描写自己恭敬、虔诚地向老师请教的情景十分传神。 1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答案:6.C(2 分)7.D(2 分)8.C(2 分)9.B(2 分) 10.(1)因此人家多愿意借书给我,我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3 分) (2)假使能免于斩刑,戍守边疆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3 分) (2014·黑龙江大庆) (甲)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印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①不止也。其背 甚涩,物积因②不散,卒踬仆③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 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④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
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 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选自柳宗元《蛾传》) 注释:①困剧:非常困倦疲累。②因:因而。③踬仆:倒下。④货:货物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薄暮冥冥 薄: (2)至若春和景明 景 (3)先天下之忧而忧 (4)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病: 11.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及其怠而踬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B.不以物喜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狼》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D.人或怜之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12.甲文中不是用来表现范仲淹忧国忧民的一项是()(2分) A.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是进亦忧,退亦忧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3.理解填空(2分 甲文中弘扬的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乙文中讽刺的是一种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 答案:10.(4分)(1)薄:迫近(2)景:日光(3)先:在……之前(4)病:困苦不堪 11.(2分)C(A顺承/修饰B.因为/用C就/就D代词,代蠙蠟/动词,到、去、往) 12.(2分) 13.(2分)贪得无厌(贪心不足、聚敛资财,意思对即可) 14.(4分)(1)(2分)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如果没有,“谁与”, 同谁)(2)(2分)(它)爬行遇到物体,就抓取过来,抬起头来背着它。(“辄”,就 负,背着) (2014·湖南邵阳)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8-14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 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 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 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 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姻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 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选自柳宗元《蝜蝂传》) 注释:①困剧:非常困倦疲累。②因:因而。 ③踬仆:倒下。 ④货:货物。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 分) (1)薄暮冥冥 薄: (2)至若春和景明 景: (3)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 (4)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 病: 11.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及其怠而.踬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B.不以.物喜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狼》)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D.人或怜之.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12.甲文中不是..用来表现范仲淹忧国忧民的一项是( )(2 分) A.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是进亦忧,退亦忧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3.理解填空(2 分) 甲文中弘扬的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乙文中讽刺的是一种 行为。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 答案:10.(4 分)(1)薄:迫近(2)景:日光(3)先:在……之前(4)病:困苦不堪 11.(2 分)C(A 顺承/修饰 B.因为/用 C 就/就 D 代词,代蝜蝂/动词,到、去、往) 12.(2 分)A 13.(2 分)贪得无厌(贪心不足、聚敛资财,意思对即可) 14.(4 分)(1)(2 分)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如果没有,“谁与”, 同谁)(2)(2 分)(它)爬行遇到物体,就抓取过来,抬起头来背着它。(“辄”,就; 负,背着) (2014·湖南邵阳)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 8-14 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 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 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 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 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姻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