磙子河中学春季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本卷总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在这半个学期的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一起追寻了丑小鸭变 成白天鹅的苦难历程,我们一起聆听了《黄河颂》的雄壮旋律,我们还一起瞻仰了“两弹 元勋邓稼先的光辉形象…你肯定增长了不少新见识,获得了不少新体验,明白了许多事理。 下面我们就起来回顾这半个学期的语文学习旅程。在动笔之前,老师要送给你三句话:干 万要放松,干万要细心,干万要微笑 、诗文名句填写(5分)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娥眉山月歌》) 3.《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 4.《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5.《送灵澈上人》中写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是: 、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17分) 6.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污秽()叱咤()怪dn()shan()笑 7.将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方格里(2分) 猝然长逝截然不同妇孺皆知美味佳肴锲而不舍一如即往 见意思迁杂乱无章义奋填膺克敌致胜矫揉造做尽态极妍 错字 改正 8.延伸阅读填空(4分) ①《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双股锏的 使丈八蛇矛枪的 和使青龙偃月刀的 ②《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 、大闹 、真假
磙子河中学春季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本卷总分 120 分,答题时间为 120 分钟) 〖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在这半个学期的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一起追寻了丑小鸭变 成白天鹅的苦难历程,我们一起聆听了《黄河颂》的雄壮旋律,我们还一起瞻仰了“两弹” 元勋邓稼先的光辉形象……你肯定增长了不少新见识,获得了不少新体验,明白了许多事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这半个学期的语文学习旅程。在动笔之前,老师要送给你三句话:千 万要放松,千万要细心,千万要微笑。 一、诗文名句填写(5 分) 1.- -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 -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娥眉山月歌》) 3.《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 - ----------------------------------------------------------------------- 。 4.《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 - --------------------------------,----------------------------------------。 5. 《送灵澈上人》中写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17 分) 6.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污秽( ) 叱咤( ) 怪dàn( ) shàn( )笑 7.将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方格里(2 分) 猝然长逝 截然不同 妇孺皆知 美味佳肴 锲而不舍 一如即往 见意思迁 杂乱无章 义奋填膺 克敌致胜 矫揉造做 尽态极妍 错字 改正 8.延伸阅读填空(4 分) ①《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双股锏的________ ,使丈八蛇矛枪的 __________ 和使青龙偃月刀的____________。 ②《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_________ 、大闹_________ 、真假
借 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9.下面是一篇新闻报道的主体部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信息。(2分) 汶川华蓥镇中学七年级1班邓清凊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岀来,她说:“在 下面,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另—个被埋在废墟里的女孩在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一遍遍地哼着乐曲,靠着“钢琴梦″ 激励自己不要睡着,结果她战胜了死神。 10.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 大师不断地脱帽子。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 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的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这位大师的意思是2分) 11.校园生活看似单调乏味,其实我们可以有很丰富的生活。为了丰富校园生活,你希望学 校或班级开展什么课外活动?请写出活动的名称,并给这项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3分) 活动名称: 宣传标语: 12沙滩上撒满了闪亮的贝壳,像是掉下一地的繁星。那孩子捡起了一个看看,随手就把它 丢了。他已经找了一个下午,始终没有找到心目中那最美丽、最稀罕的贝壳。篮子里空空的。 这个小故事蕴含的寓意是 (2分) 三、浅层阅读理解(21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9——13题。(13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 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 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 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 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
__________ 、三借_______ 。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__。 9.下面是一篇新闻报道的主体部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信息。(2 分) 汶川华蓥镇中学七年级 1 班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她说:“在 下面,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另一个被埋在废墟里的女孩在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一遍遍地哼着乐曲,靠着“钢琴梦” 激励自己不要睡着,结果她战胜了死神。 10.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 大师不断地脱帽子。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 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的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这位大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1.校园生活看似单调乏味,其实我们可以有很丰富的生活。为了丰富校园生活,你希望学 校或班级开展什么课外活动?请写出活动的名称,并给这项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3 分) 活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沙滩上撒满了闪亮的贝壳,像是掉下一地的繁星。那孩子捡起了一个看看,随手就把它 丢了。他已经找了一个下午,始终没有找到心目中那最美丽、最稀罕的贝壳。篮子里空空的。 这个小故事蕴含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三、浅层阅读理解(21 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 9——13 题。(13 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 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 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 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 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以荻画地, 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 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 笔已如成人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2分)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②使学为诗( 1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②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 15.甲文中写方仲永五岁能够“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乙文欧阳修“自幼所 作诗赋文字,下笔如成人”,都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你认为他们早慧的原因相同吗? 为什么?(3分) 16.你认为欧阳修的母亲和方仲永的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做法有何不同?(2分) (二)阅读《社戏》(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 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 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 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 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 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
[乙]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以荻画地, 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 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 笔已如成人。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2 分)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②使学为.诗( ) 14.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②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 15.甲文中写方仲永五岁能够“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乙文欧阳修“自幼所 作诗赋文字,下笔如成人”,都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你认为他们早慧的原因相同吗? 为什么?(3 分) 16.你认为欧阳修的母亲和方仲永的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做法有何不同?(2 分) (二)阅读《社戏》(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1 分)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 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 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 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 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 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
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 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 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地呢。过了那林, 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7.请从第①段中找出描写少年朋友们开船动作的动词 些传神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少年朋友们 (2分) 18.文中写了“我”看戏前的心理变化,试依次写出这种变化(每种变化限用两字)。 )(3分) 19.第②段中“跑”照应了第一段中的“ 字。(1分) 20.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2分) 21.第②段中写到“似乎听到歌吹了”,“我”真听见了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3分) 四、深层阅读理解(27分) (一)阅读《鲁宾孙飘流记》(选段)。完成17-21题。(11分) 我现在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把我每天的经历—一用笔记下来。我 这样做,为的不是留给后来的人看(因为我不相信以后会有人到这荒岛上来),只不过写出来 给自己每天看看减轻一点心中的苦闷罢了。我的理智现在已经能够逐渐控制我的失望心γ情, 因此我开始尽量安慰我自己,把当前的好处和坏处加以比较,使自己能够知足安命,并按照 商业簿记上“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我的幸与不幸,好处与坏处公正地排列出来 坏处 我陷在一个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我现在被剔出来,与世隔绝,困苦万状
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 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 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地呢。过了那林, 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7.请从第①段中找出描写少年朋友们开船动作的动词 ,这 些传神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少年朋友们 。(2 分) 18.文中写了“我”看戏前的心理变化,试依次写出这种变化(每种变化限用两字)。 ( )→( ) →( ) (3 分) 19.第②段中“跑”照应了第一段中的“ ” 字。(1 分) 20.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2 分) 21.第②段中写到“似乎听到歌吹了”,“我”真听见了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3 分) 四、深层阅读理解(27 分) (一)阅读《鲁宾孙飘流记》(选段)。完成 17-21 题。(11 分) 我现在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把我每天的经历一一用笔记下来。我 这样做,为的不是留给后来的人看(因为我不相信以后会有人到这荒岛上来),只不过写出来 给自己每天看看,减轻一点心中的苦闷罢了。我的理智现在已经能够逐渐控制我的失望心情, 因此我开始尽量安慰我自己,把当前的好处和坏处加以比较,使自己能够知足安命,并按照 商业簿记上“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我的幸与不幸,好处与坏处公正地排列出来: 坏处 我陷在一个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我现在被剔出来,与世隔绝,困苦万状
我与人类隔绝,仿佛一个隐士,一个流放者 我没有衣服穿。 我没有抵御野人和野兽的袭击的防御力和手段。 我没有人可以谈话,也没有人来解除我的愁闷。 好处 但我还活着,没有像我同船的伙伴们一样,被水淹死 但我也从全体船员中被剔出来,独免一死:上帝既然用神力把我从死亡里救出来,一定 也会救我脱离这个境地。 但我并未因为没有粮食的缘故,饿死在这不毛之地。 但我是在一个热带气候里,即使有衣服,也穿不住 但我所流落的岛上,没有我在非洲看到的那种野兽。假使我在那里覆了舟,我又将怎样? 但上帝却不可思议地把船送到海岸附近,使我可以从里面取出许多有用的东西,使我终 生用之不尽。 总起来说,事实证明,我当前的不幸处境,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可是,即使在这样的处 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 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 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现在我对于自己的处境已稍稍有了好感,不再整天把眼睛望着海面,等待有什么船来 我已经把这种心思丢在一边,开始一心一意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尽量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22.“我”把每天的经历一一用笔记下来的目的是: (2分) 23.选段主要运用的手法是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其用意是:
我与人类隔绝,仿佛一个隐士,一个流放者。 我没有衣服穿。 我没有抵御野人和野兽的袭击的防御力和手段。 我没有人可以谈话,也没有人来解除我的愁闷。 好处 但我还活着,没有像我同船的伙伴们一样,被水淹死。 但我也从全体船员中被剔出来,独免一死:上帝既然用神力把我从死亡里救出来,一定 也会救我脱离这个境地。 但我并未因为没有粮食的缘故,饿死在这不毛之地。 但我是在一个热带气候里,即使有衣服,也穿不住。 但我所流落的岛上,没有我在非洲看到的那种野兽。假使我在那里覆了舟,我又将怎样? 但上帝却不可思议地把船送到海岸附近,使我可以从里面取出许多有用的东西,使我终 生用之不尽。 总起来说,事实证明,我当前的不幸处境,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可是,即使在这样的处 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 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 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现在我对于自己的处境已稍稍有了好感,不再整天把眼睛望着海面,等待有什么船来; 我已经把这种心思丢在一边,开始一心一意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尽量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22.“我”把每天的经历一一用笔记下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3.选段主要运用的手法是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其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