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分类二(2)按坏体的物理性能分类瓷器的坏体致密,基本上不吸水,有一定的半透明性,断面成石状或贝壳状。日用瓷器分类名称瓷类普通瓷器细瓷器吸水率一般不吸水率一般不大吸水率一般不大大于3%透光性于1%有一定透于0.5%,透光差,通常胎体特征光性,断面呈石性好,断面细腻较厚,呈色,状或贝壳状,制呈贝壳状,制作断面呈石状精细作较精细制作较精细
二、陶瓷的分类 (2)按坯体的物理性能分类 瓷器的坯体致密,基本上不吸水,有一定的半透明性,断面成石状或贝壳状。 名称 炻瓷类 普通瓷器 细瓷器 特征 吸水率一般不 大于3%透光性 差,通常胎体 较厚,呈色, 断面呈石状, 制作较精细 吸水率一般不大 于1%有一定透 光性,断面呈石 状或贝壳状,制 作较精细 吸水率一般不大 于0.5%,透光 性好,断面细腻, 呈贝壳状,制作 精细 日用瓷器分类
三、 陶瓷的发展史“中国”“瓷器”“China”意为"china”意为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晚期:8000年前:出现彩陶龙山文化陶器出现仰韶文化汉代以后唐代及以后股商时代
三、陶瓷的发展史 “China”意为“中国” ; “china”意为“瓷器” 8000年前: 陶器出现 新石器时代: 出现彩陶 仰韶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 龙山文化 唐代及以后 汉代以后 殷商时代
陶器出现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陶器(距今约8000年)。出士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裴李岗村。出土的陶器主要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为主,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烧成温度900℃左右
陶器出现 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陶器(距今约8000年)。出土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裴 李岗村。出土的陶器主要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为主,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 烧成温度900℃左右
仰韶文化彩陶双连壶彩陶人面鱼纹盆彩陶船形壶仰韶文化时期陶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鸟纹彩陶盆鹤鸟石斧彩陶翁彩陶鱼纹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仰韶文化时期陶器 彩陶双连壶 仰韶文化 彩陶人面鱼纹盆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彩陶船形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鸟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彩陶鱼纹盆 鹤鸟石斧彩陶翁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龙山文化山东历城县龙山镇出现了“黑陶”。所以这个时期称为“龙山文化”时期,又称“黑陶文化”。龙山黑陶在烧制白陶大碗宋代白陶駕技术上有了显著进步,它广泛采用了轮制技术,龙山文化时期出土的黑陶(距今约4600-4000年)因此,器形浑圆端正,器壁薄而均匀,将黑陶1制品表面打磨光滑,乌黑发亮,薄如蛋壳,厚度仅1mm,人称“蛋壳陶
山东历城县龙山镇出现 了“黑陶”。所以这个 时期称为“龙山文化” 时期,又称“黑陶文 化”。龙山黑陶在烧制 技术上有了显著进步, 它广泛采用了轮制技术, 因此,器形浑圆端正, 器壁薄而均匀,将黑陶 制品表面打磨光滑,乌 黑发亮,薄如蛋壳,厚 度仅1mm,人称“蛋壳 陶” 。 龙山文化时期出土的黑陶 (距今约4600-4000年) 龙山文化 白陶大碗 宋代 白陶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