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565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一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国际贸易原理 试题 2013年7月 题 号 二 三 四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 )是指输往国外的商品未经加工又输人本国,又称作复输人。 A.过境贸易 B.转口贸易 C.复出口 D.复进口 2.( )是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A.贸易额 B.国际贸易量 C.对外贸易额 D.国际贸易额 3.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被称为( )。 A.无形商品贸易 B.过境贸易 C.总贸易 D.专门贸易 4.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5.6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5.8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总 额为( )。 A.5.6万亿美元 B.5.8万亿美元 C.11.4万亿美元 D.0.2万亿美元 5.提出产品生命周期说的是()。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赫克歇尔和俄林 D.雷蒙德·弗农 2124
试卷代号 6 5 座位号仁口 B. 5.8 亿美 D. 0.2 美元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1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国际贸易原理试题 2013 年7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分数 I I I I I |得分|评卷入|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0分,每小题 1分) I I I I. ( )是指输往国外的商品未经加工又输入本国,又称作复输入。 A. 易B. 贸易 c.复出口 .复进口 2. ( )是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A. 贸易额B. 对外贸易额D. 3. 通过 准统 )。 A. 易B. c.总贸易 .专门贸易 4. 某年世界 为5.6 万亿美 贸易 为5. 万亿 际 贸 额为( )。 A. 5.6 C. II. 万亿 5. )。 A. C. 克歇尔 和 2124 B. 李嘉 D
6,所谓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 )的总和。 A.市场 B.关系 C.商品 D.分工 7.( )首次确立了有关服务贸易规则和原则的多边框架,以便在透明和渐进自由化的 条件下扩展国际服务贸易。 A.《服务贸易总协定》 B.《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 C.《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D.《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议》 8.当前国际技术贸易途径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国际合作 B.国家间交往 C.跨国公司 D.区域经济一体化 9.国际技术贸易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方式是()。 A.咨询服务 B.合作生产 C.技术援助 D.许可证贸易 10.贸易条件是指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换回多少单位的外国商品。一单位商品换回的外 国商品越多,称为()。 A.贸易条件好转 B.贸易条件恶化 C.贸易条件不变 D.贸易条件平衡 11.()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A.1994 B.1995 C.1996 D.1997 12.征收关税最直接的效应就是( )。 A.传递效应 B.价格效应 C.羊群效应 D.保护效应 13.进口税主要分为普通税和( )。 A.最惠国税 B.优惠关税 C.差价税 D.特别关税 14.下列非关税壁垒能直接起到限制进口作用的是()。 A.进口押金制 B.进口最低限价制 C.进口许可证 D.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 2125
6. 所谓 市场 指在 通过对外 )的总和。 A. 场B. C. 品D.分工 7. ( )首次确立了有关服务贸易规则和原则的多边框架,以便在透明和渐进自由化的 条件下扩展国际服务贸易。 A.« 服务贸易 总 B.« 反补贴 施协定 c.«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D.« 贸易技术 8. 际技术 途径 是通过 )实现的。 A.国际合作 .国家间交往 c.跨国公司 .区域经济一体化 9. 技术 最主 最基 )。 A. 务B.合作 C. 技术 助D. 10. 一单位 单位 一单 国商品越多,称为( )。 A. 件好转B.贸易条件 C. 贸易 条件 变D. 11. ( )年 1月 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A.1994 C. 1996 B. 1995 D. 1997 B. 价格效应 D. 效应 12. 税最直 就是 )。 A. 效应 C. 羊群 13. 通税 )。 A. 税B. C. 税D. 14. 垒能直接起 限制 作用 )。 A. 押金制B. C. 证D. 术标 2125
15.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16.一国政府在出口商出口某商品时给予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行为即( A.生产补贴 B.消费补贴 C.出口补贴 D.价格支持 17.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定,构成商品倾销的条件之一是出口价格()。 A.低于国际价值 B.低于该国的正常价值 C.低于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 D.低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 18.许可证制度是一种()。 A.关税壁垒措施 B.鼓励出口措施 C.管制进出口措施 D.鼓励进口措施 19.进口贸易管理措施可以分为限制进口的措施和( )。 A.禁止进口的措施 B.限制进口的措施 C.鼓励进口的措施 D.管制出口的措施 20.世界贸易组织的组织机构中,当部长级会议休会期间,其职能由( )行使。 A.专门委员会 B.总理事会 C.秘书处 D.总干事 得 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对外贸易的社会利益主要表现在( )。 A.平衡国内供求关系 B.增加社会经济福利 C.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D.确保国家外交安全 E.保卫国家主权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在统计商品进出口额时,一般对( )。 A.对出口商品按照离岸价格计算 B.对出口商品按照到岸价格计算 C.对进口商品按照离岸价格计算 D.对进口商品按照到岸价格计算 E.对统一按到岸价或离岸价计算 2126
15. 第一 经济 )。 A. 圳B. C. 头D. 16. 府在 予现金补 财政上 A. 生产 贴B. C. 贴D. 17. 关税 规定 构成商 件之一 价格 A. 低于 值B.低于 正常 C. 格D. 低于 国 国 场价 18. 是一种 )。 A. 关税 施B. 措施 c.管制进出口措施 .鼓励进口措施 19. 贸易 管理 为 限制 措施 )。 A. 止进 施B.限制 c.鼓励进口的措施 .管制出口的措施 20. 贸易 部长级会议休 职能 )行使。 A. 会B. C. 处D. 干事 |得分|评卷人| I I I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0分,每小题 2分} B. 加社 经济福 D. 家外 1.对外贸易的社会利益主要表现在( A. 平衡 国 内 C. 家经 E. 保卫 2. 第二次 般对 )。 A.对出口商品按照离岸价格计算 .对出口商品按照到岸价格计算 C. 对进 价格 算D. 对进 照 到 价格 对统 或离 价计 2126
3.跨国公司对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影响是( )。 A.促进了国际贸易总额的增长 B.初级产品在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C.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D.增强对发展中国家的依存度 E.获取信息情报 4.国际技术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包括( )。 A,第三产业革命为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B.技术贸易可以为技术输出国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C.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经济,也在加速技术引进工作 D.为了设置国际服务贸易壁垒 E.各国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了国际技术贸易不断扩展 5,对外贸易政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 A.单边贸易政策 B.双边贸易政策 C.诸边贸易政策 D.多边贸易政策 E.全球贸易政策 6.自由贸易学者认为自由贸易政策可带来以下利益( )。 A.分工与专业化 B.生产要素合理配置 C.奖出限入 D.节约社会劳动时间 E.促进发明 7.关于反倾销税以下那些说法是正确的?( A,是指对实行倾销的进口货物所征收的一种常规性进口附加税 B.征收反倾销税的目的在于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产品的国内市场 C.反倾销税税额一般按倾销差额征收,由此抵消低价倾销商品价格与该商品正常价 格之间的差额 D.征收反倾销税的期限不得超过为抵消倾销所造成的损害必需的期限 E.当损害得到弥补之后,进口国有权利确定何时停止征收反倾销税 8.非关税壁垒的特点包括。( A.灵活性 B.有效性 C.隐蔽性 D.歧视性 E.新颖性 2127
3. 家对 A. 促进 易 总 增长 C. BD E. 取信 情报 4. 迅速发 )。 A.第三产业革命为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B. 技术输 经济利 C. 展本 经济 进工 D. 贸易 E. 济结构 整推 际技 贸易 断扩 5. 个层次 )。 A. 贸易 策B. C. 贸易 策D. E. 全球贸易 6. 贸易 策可带 )。 A.分工与专业化 .生产要素合理配置 C. 人D. 节约 会劳 促进 7. 于反 下那 ( ) A.是指对实行倾销的进口货物所征收的一种常规性进口附加税 B. c.反倾销税税额一般按倾销差额征收,由此抵消低价倾销商品价格与该商品正常价 格之间的差额 D. 过为 损 害必需 E. 补之后 止征收 8. 关税 ) A. 灵活 c.隐蔽性 E. 新颖性 B. D. 歧视性 2127
9.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的直接措施是( )。 A.进口配额制 B.进口许可证制 C.“自愿”出口限制 D.进口押金制 E.最低限价制 10.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包括( )。 A.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B.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C.赫克歌尔一俄林要素禀赋学说 D.里昂惕夫悖论所引起的对要素禀赋学说的扩展 E.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国际贸易理论 得分 评卷人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扩大,以及国家的形 成,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2.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所有对外经济交易的收入与支出总额 的对比。如果收入大于支出,称为国际收支逆差。() 3.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为取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有效控制权而输出资本、 设备、技术和管理机能等无形资产的经济行为。()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资本移动的主要方式是对外直接投资。() 5.对外贸易政策在调整、改善、巩固国与国之间经济与政治关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6.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论述国际贸易的专门著作。() 7.一国关境与国境重合。() 8.一般说来,关税壁垒只能起到限制进口的间接作用,而非关税壁垒能起到直接作用。 () 9.商品倾销往往伴随着低价销售策略。() 10.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纯粹的自由贸易组织。() 2128
B. D. 9. 于非 直接措施 A. C. "自愿"出口限制 最低 10. 要理 包括 A. 绝对优势理 B.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c.赫克歇尔一俄林要素禀赋学说 D. 惕夫 对要 禀赋学 扩展 克鲁格曼 际贸易 得分|评卷人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0分,每小题 2分} 1.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扩大,以及国家的形 成,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 2. 收支 在一定时期 为1 外经 的对比。如果收人大于支出,称为国际收支逆差。( ) 3. 接投 取得 外企业经 效控 设备、技术和管理机能等无形资产的经济行为。( ) 4. 二次 际资 外直接投资 ) 5. 策在 改善 固 国 着重要 ) 6. 利息 统地 易的 ) 7. 境重 ) 8. 般说 壁垒 限制 接作 而非 税壁 直接 ( ) 9. 往往伴随 ) 10. 世界 纯粹 )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