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 九年级下期入学测试试题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贮(zhu)蓄粗犷(gung)草垛(du∂)咄咄(duσ)逼人 B.皱(q)斜汗涔涔(c白n)感喟(kui)殷(yan)红 C.典籍(j)卓(zhu6)越热忱( che ng)田垄(lng) D.愧怍(zu)修葺(qi)一摞(lu∂)贏(l∈i)弱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布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 B.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躁热得像温室。 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粟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下面我就要谈到我的第六个重要抉择,在1992年,开始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一代逐步取 代我的作用。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对我国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是新时代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有力体现。 B.为了迎接2019年中考,我们应全心全意做好各项工作,不能心无旁骛 C.农行正在全国推行刷脸支付,未来生活将不需要手机,这必将引起轩然大波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高度。 ”校长的一番高谈阔论让学生们深受教育。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典咏流传》这样的节目唤酲了故纸中的财富,解救和俘获了我们的内心 B.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C.油莱花花序长,花期也长,前后开花时间长达一个月,盛花期可持续到清明后。 D.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芼下,这都源于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积 累为基础 、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完成5~8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患未徧 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1 2018—2019 学年度 九年级下期入学测试试题 A 卷(共 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24 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贮.(zhù)蓄粗犷.(ɡuǎnɡ)草垛.(duò)咄咄.(duō) 逼人 B.攲.(qī) 斜汗涔涔.( cén)感喟.(kuì)殷.( yān )红 C.典籍.( jí )卓.(zhuó )越 热忱.(chéng)田垄.(lŏng) D.愧怍.(zuò)修葺.(qì)一摞.(luò) 羸.(léi)弱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 B.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躁热得像温室。 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粟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下面我就要谈到我的第六个重要抉择,在 1992 年,开始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一代逐步取 代我的作用。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我国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是新时代社会发展、与时俱进 ....的有力体现。 B.为了迎接 2019 年中考,我们应全心全意做好各项工作,不能心无旁骛 ....。 C.农行正在全国推行刷脸支付,未来生活将不需要手机,这必将引起轩然大波 ....。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高度。......”校长的一番高谈阔论 ....让学生们深受教育。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典咏流传》这样的节目唤醒了故纸中的财富,解救和俘获了我们的内心。 B.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C.油菜花花序长,花期也长,前后开花时间长达一个月,盛花期可持续到清明后。 D.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积 累为基础。 二、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完成 5~8 题。(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鄙鄙:目光短浅B.衣食所安安:安排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加:虛报D.公将驰之驰:驱车追赶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衾拥覆 必以信 B.小大之狱公与之乘 C.何以战 而君以五十里地存者 D.曹刿请见战则请从 7.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慎重处 B.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译:可以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C.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译:下车查看车轮碾出的痕迹,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 D.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译: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为神所信服(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你的。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显示出他 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的自信。 C.音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冒进,他“既 克”却“问其故”,处处显露出“鄙” D.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 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三、默写(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 ①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二)请默写文天祥《南安军》或者夏完淳《别云间》的的颔联和颈联,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作者,再 默写诗句。(4分)题目: 作者 四、现代文阅读(10分)
2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 肉食者鄙.鄙:目光短浅 B. 衣食所安.安:安排 C.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加:虚报 D. 公将驰.之驰:驱车追赶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衾拥覆 必以.信 B.小大之.狱公与之.乘 C.何以.战 而君以.五十里地存者 D. 曹刿请.见 战则请.从 7.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慎重处 理。 B.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译:可以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C.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译:下车查看车轮碾出的痕迹,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 D.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译: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为神所信服(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你的。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显示出他 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的自信。 C.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冒进,他“既 克”却“问其故”,处处显露出“鄙”。 D.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 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三、默写(6 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 分) ①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 ③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二)请默写文天祥《南安军》或者夏完淳《别云间》的的颔联和颈联,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作者,再 默写诗句。(4 分)题目: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10 分)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10-12题。(10分) 读书莫忘做笔记 汤欢 ①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 词佳句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 ②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 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 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他认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 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 ③钱钟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 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 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岀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 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 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④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 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 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⑤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 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 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 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 ⑥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 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國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 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 杨绛听。 ⑦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 袭并坚持。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11.文章③④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方法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12.文章第⑥段能否删去,请简述理由。(3分) 五、作文(共60分) 13.人生如旅途,旅途中有晴天里阳光沐浴的温暖,也会有下雨天风雨交加的迷茫;有行走坦途时云淡
3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 10—12 题。(10 分) 读书莫忘做笔记 汤欢 ① 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 词佳句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 础。 ②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 书笔记,从 1914 年至 1980 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 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 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他认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 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 ③钱钟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 30 年代到 90 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 200 多本、3.5 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 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 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 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④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 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 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⑤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 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 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 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 ⑥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 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 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 杨绛听。 ⑦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 袭并坚持。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③④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方法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第⑥段能否删去,请简述理由。(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共 60 分) 13.人生如旅途,旅途中有晴天里阳光沐浴的温暖,也会有下雨天风雨交加的迷茫;有行走坦途时云淡
风轻的惬意,也会有攀爬险峰时意想不到的艰辛。风雨过后是彩虹,山的那边是另一种风景。 请以“我终于翻越了那座山”为题目作文。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 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50分) 、诗词赏析(共4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4、请赏析“诗家清景在新春”一句中“清”字的妙处。(2分) 15、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与赞美。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情感与此相同,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 析。(2分) A.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D.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钴鋼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钻鲟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 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①,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②而下者,若牛马之饮 于溪;其冲然角列③而上者,若熊罴④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 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煕煕然回巧献 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灣澘⑤之声与耳谍,悠然而虛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 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鄂、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 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 兹丘之遭也
4 风轻的惬意,也会有攀爬险峰时意想不到的艰辛。风雨过后是彩虹,山的那边是另一种风景。 请以“我终于翻越了那座山”为题目作文。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 700 字;(4)不得抄 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 卷(50 分) 一、诗词赏析(共 4 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1-2 题。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4、请赏析“诗家清景在新春”一句中“清”字的妙处。(2 分) 15、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与赞美。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情感与此相同,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 析。(2 分) A.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二、文言文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5 题。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 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①,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②而下者,若牛马之饮 于溪;其冲然角列③而上者,若熊罴④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 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 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⑤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 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 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 兹丘之遭也
【注】①突怒:形容石头突出隆起。偃蹇( yanJIan):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②嵚(qin)然:倾斜。相累, 相互重叠,彼此挤压。③冲( chong)然:向上或向前的样子。角列:争取排到前面去。④罴(pi):人熊。 ⑤潛潛( yingying):象声词,像水回旋的声音 1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寻:通“循”,沿着 B.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所以:….的原因 C即更取器用更:轮番,一次又一次。 D.过而陋之,贾四百陋:鄙视,轻视。 17将文中画线句了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2)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18本文与《小石潭记》皆为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篇目。两文的相同点有:触景生情,抒发怀才不遇的 寂寥情怀:寄情山水,排遣心中的孤寂苦闷:自然之美愉悦心境,主观的情与客观的景契合无间。除此以 外,两文的不同点在哪里?请结合文章内容和写法加以分析。(4方)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19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习题。(2分) “真的,我得走!”我有点恼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 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一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 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 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一而是我的精神在 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一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你是怎样理解“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这句话的?(2分) 20在《儒林外史》中,作者具体描写了四位“奇人”:在寺院里安身的李遐年,卖纸火筒的王太,开小茶 馆的盖宽,做裁缝的荆元。请简要概括他们分别有什么奇本领?(2分)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
5 【注】①突怒:形容石头突出隆起。偃蹇(yǎnjiǎn):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②嵚(qīn)然:倾斜。相累, 相互重叠,彼此挤压。③冲(chòng)然:向上或向前的样子。角列:争取排到前面去。④罴(pí):人熊。 ⑤瀯瀯(yíngyíng):象声词,像水回旋的声音。 1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 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寻:通“循”,沿着。 B.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所以:……的原因 C.即更取器用更:轮番,一次又一次。 D. 过而陋之,贾四百陋:鄙视,轻视。 17.将文中画线句了翻译为现代汉语。(6 分) (1)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2)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18.本文与《小石潭记》皆为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篇目。两文的相同点有:触景生情,抒发怀才不遇的 寂寥情怀;寄情山水,排遣心中的孤寂苦闷;自然之美愉悦心境,主观的情与客观的景契合无间。除此以 外,两文的不同点在哪里?请结合文章内容和写法加以分析。(4 方)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 分) (一)名著阅读(4 分) 19.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习题。(2 分) “真的,我得走!”我有点恼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 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 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 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 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你是怎样理解“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这句话的?(2 分) 20.在《儒林外史》中,作者具体描写了四位“奇人”:在寺院里安身的李遐年,卖纸火筒的王太,开小茶 馆的盖宽,做裁缝的荆元。请简要概括他们分别有什么奇本领?(2 分) (二)现代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1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