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充通大学 形化能 SHANGHAI 《神农本草经》一 服上 不藥 最早的本草著作,著于汉代(公元前 昌同灌五太石涅丹 經 草 赡石沙 百 普等述 卷 206-220); 急产 餘 著者不详,原著早已失传,现在所见 空 均为明清人的辑本; 地華 全书3卷,记载动、植、矿物三类药 物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 人 > 上品:延年益寿,无毒,可久服,如 得 會青 玉泉 人参、麦冬; 英 輕身签氣不老延年者本 > 中品: 防病补虚,无毒或有毒,如黄 芪、五味子; 門冬 隔青 孫耀術同輯 紫石英 糧 石鍾乳 經 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 下品:治病,多有毒性, 不可久服, 玉 如乌头、大戟
最早的本草著作,著于汉代(公元前 206-220); 著者不详,原著早已失传,现在所见 均为明清人的辑本; 全书3卷,记载动、植、矿物三类药 物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 Ø 上品:延年益寿,无毒,可久服,如 人参、麦冬; Ø 中品:防病补虚,无毒或有毒,如黄 芪、五味子; Ø 下品:治病,多有毒性,不可久服, 如乌头、大戟。 清·孙星衍 孙冯翼 同辑
上游充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黄连治痢、常山截疟、海藻消瘿、大黄荡涤肠胃 > “不老”、“不饥”、“能行水上”等功效(上 品) >巫药:升麻“杀百精老物殃鬼
Ø 黄连治痢、常山截疟、海藻消瘿、大黄荡涤肠胃 …… 。 Ø “不老” 、 “不饥” 、 “能行水上”等功效(上 品) Ø 巫药:升麻“ 杀百精老物殃鬼
上游充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草创特点 >总论: 药用寒热温凉四性,各论365种药只有寒、 大寒、微寒、热、温、微温,无凉性药。 >总论“药用阴阳配合,子母兄弟”,各论无任何 药条下有“子母兄弟”的具体说明。 >多数只记载生境;如生川谷、山谷、平泽、丘陵 等,或只记载大地名,如东海、河东、太山等, 极少有地名
草创特点 Ø 总论:药用寒热温凉四性,各论365种药只有寒、 大寒、微寒、热、温、微温,无凉性药。 Ø 总论“药用阴阳配合,子母兄弟” ,各论无任何 药条下有“子母兄弟”的具体说明。 Ø 多数只记载生境;如生川谷、山谷、平泽、丘陵 等,或只记载大地名,如东海、河东、太山等, 极少有地名
上游充通大兽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本草:西汉表示药物整体知识时, 开始使用本草 一词。 ◆ 本草一词始见于汉·班固《汉书》: >《汉书·郊祀志》“…本草待诏七十余人皆归家 (汉成帝公元前31年) 《汉书·平帝纪》“征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 文、历算、钟律…、本草、以及五经…者”聚集 京师。 >《汉书·游侠传》楼护“通医经、本草、方术 数十万言”汉末本草与医药、方术完全分开
u本草:西汉表示药物整体知识时,开始使用本草 一词。 u本草一词始见于汉·班固《汉书》: Ø 《汉书·郊祀志》“…本草待诏七十余人皆归家 ”(汉成帝 公元前31年) Ø 《汉书·平帝纪》 “征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 文、历算、钟律…、本草、以及五经…者”聚集 京师。 Ø 《汉书·游侠传》楼护 “通医经、本草、方术 数十万言”汉末本草与医药、方术完全分开
上游充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魏晋南北朝时期 1本草经集注:首创自然属性分类法,反映了 南北朝时期药学的主要成就。 2南朝《雷公炮制论》,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标志着我国本草学新分支的产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