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产道 12.75cm 1 3cm 入口平面 (横椭圆形) 前后径 11.5cm 中骨盆 1 0c 横径 (纵椭圆形) 前矢状径 °出口平面 (菱形) 出口横径 分cm 8.5c 后矢状径
(一)、骨产道 • 入口平面 (横椭圆形) • 中骨盆 (纵椭圆形) • 出口平面 (菱形)
骨盆出口平面 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 骶尾关节间的距离,平均值 约为11.5cm 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 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 平均值约为9cm 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 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 骨盆出口各径线(斜面观) 离,平均值约为6cm 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 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 平均值约为85cm 若出口横径稍短,而出口后矢状径软长,两径之和>5cm时, 一般大小的妊娠足月胎头可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
骨盆出口平面 • 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 骶尾关节间的距离,平均值 约为11.5cm • 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 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 平均值约为9cm • 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 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 离,平均值约为6cm • 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 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 平均值约为8.5cm 若出口横径稍短,而出口后矢状径较长,两径之和>l5cm时, 一般大小的妊娠足月胎头可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
连接骨盆各个假想平面中 骨盆轴 点的曲线。分娩时胎儿沿 此轴娩出,又称产轴。 导面 骨盆各平面及产轴 胎儿通过产 道的三个平 面分娩而出 网易健康制图
连接骨盆各个假想平面中 点的曲线。分娩时胎儿沿 此轴娩出,又称产轴。 骨盆轴
妇女直立时,骨盆入口平 骨盆倾斜度 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 般为60°。角度过大, 影响胎头衔接。 60
妇女直立时,骨盆入口平 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 一般为60°。角度过大, 影响胎头衔接。 骨盆倾斜度
软产道 1、子宫下段的形成 一子宫体 子宫峡部被拉长形成子 生理缩复环 宫下段。由于子宫收缩 子官下段 及缩复作用,在子官的 上下段之间内面形成 环状隆起称生理性缩复 环 软产道在临产后的变化
(二)软产道 1、子宫下段的形成 子宫峡部被拉长形成子 宫下段。由于子宫收缩 及缩复作用,在子宫的 上下段之间内面形成一 环状隆起称生理性缩复 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