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女神》 《女神》 THE GODDESSES 诞生的背景 ■1、时代背景 这就是伟大的 五四文化革命与文 学革命
第二节 《女神》 ◼ 一、《女神》 诞生的背景 ◼ 1、时代背景: ◼ 这就是伟大的 五四文化革命与文 学革命
《女神》的诗集写于1919-1920年间, 是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创作的。他曾经说过: “我们订的是上海《时事新报》。那个报纸 在五四运动以后很有革新气象,文艺附刊 《学灯》特别风行一时 第一次寄来的 报纸上我才第一次看见了中国的白话 诗 ●●●●。 我便把我一九一八年在冈山时代做 的儿首诗,……和几首新体的诗投寄了 去 ●●●●。 在一九一九年下半年和一九二0年上 半年,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的爆发期
◼ 《女神》的诗集写于1919-1920年间, 是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创作的。他曾经说过: “我们订的是上海《时事新报》。那个报纸 在五四运动以后很有革新气象,文艺附刊 《学灯》特别风行一时。……第一次寄来的 报纸上我才第一次看见了中国的白话 诗。……我便把我一九一八年在冈山时代做 的几首诗,……和几首新体的诗投寄了 去。……在一九一九年下半年和一九二0年上 半年,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的爆发期
2、个人背景: 在日本留学时,日本人教外语喜欢用文学 作品做读本,因此,本来喜好文学的他便与 欧美印度文学发生了关系。他接近了泰戈尔、 雪莱、莎上比亚、海涅、歌德、席勒等。其 中,泰戈尔与歌德对他的影响最大。后来, 1919年又接触到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 集》。于是,正如他所说:“当我接近惠特 曼的《草叶集》的时候,正是五四运动发生 的那一年,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 时找到了喷火口,也找到了喷火的方式
◼ 2、个人背景: ◼ 在日本留学时,日本人教外语喜欢用文学 作品做读本,因此,本来喜好文学的他便与 欧美印度文学发生了关系。他接近了泰戈尔、 雪莱、莎士比亚、海涅、歌德、席勒等。其 中,泰戈尔与歌德对他的影响最大。后来, 1919年又接触到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 集》。于是,正如他所说:“当我接近惠特 曼的《草叶集》的时候,正是五四运动发生 的那一年,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 时找到了喷火口,也找到了喷火的方式
二、《女神》的恩想内容及“自我” 抒情形 ■《女神》包括《序诗》在内,共五十七 篇,以风格形式的不同,分为三辑: ■①诗剧 ②惠特曼式的雄浑豪放的诗 ③泰戈尔式的冲淡清新的诗
二、《女神》的思想内容及“自我” 抒情形象 ◼ 《女神》包括《序诗》在内,共五十七 篇,以风格形式的不同,分为三辑: ◼ ①诗剧 ◼ ②惠特曼式的雄浑豪放的诗 ◼ ③泰戈尔式的冲淡清新的诗
《女神》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歌颂人民革命,歌颂人民的理想 ■首先,《女神》是人民革命的颂歌。 它通过歌颂“自我”和“自然”歌颂了 人民革命的力量
◼ 《女神》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 1、歌颂人民革命,歌颂人民的理想 ◼ 首先,《女神》是人民革命的颂歌。 它通过歌颂“自我”和“自然”歌颂了 人民革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