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软化法 ◆原理是硬水通过离子交换器内的 离子交换剂进行软化。 ◆离子交换剂的再生其离子交换剂 再生反应原理如下 R—Ca + NaCl → R—Na + CaC12 R—Mg + NaCl → 2R—Na + MgC12 ◆离子交换法软化率高,也比较经 济。但是,对离子交换剂的再生需要 消耗大量的食盐或硫酸,排出的 酸、碱废液对环境会造成一定污 染。 ◇ 暂时硬水软化 ◇ 离子交换法 【实验实训】 【复习思考】 【本章小结】 【技能考核】
二、软化法 ◆原理是硬水通过离子交换器内的 离子交换剂进行软化。 ◆离子交换剂的再生其离子交换剂 再生反应原理如下 R—Ca + NaCl → R—Na + CaC12 R—Mg + NaCl → 2R—Na + MgC12 ◆离子交换法软化率高,也比较经 济。但是,对离子交换剂的再生需要 消耗大量的食盐或硫酸,排出的 酸、碱废液对环境会造成一定污 染。 ◇ 暂时硬水软化 ◇ 离子交换法 【实验实训】 【复习思考】 【本章小结】 【技能考核】
三、除盐法 原理是将两种半渗透膜(半渗透膜只能通 过离子而不通过水分子)即一个阳离子膜 和一个阴离子膜,使容器空间分为3个区 域,一个阳极区,一个阴极区和一个被分 隔的中间区(图4-2)。待处理的水首先 进入中间区,通电后水中的阳离子如:Ca 2+ 、Mg2+、Na+ 等向阴极移动,通过 半渗透膜,进入阴极区。同样阴离子 如:Cl-、SO42-、HC03-、C03 2-等向阳 极移动,通过半透膜,进入阳极区,从而 使中间区的水含盐量减少,而得到除盐 的无离子中性软水。 ◇ 电渗析法 ◇ 反渗透法 【实验实训】 【复习思考】 【本章小结】 【技能考核】
三、除盐法 原理是将两种半渗透膜(半渗透膜只能通 过离子而不通过水分子)即一个阳离子膜 和一个阴离子膜,使容器空间分为3个区 域,一个阳极区,一个阴极区和一个被分 隔的中间区(图4-2)。待处理的水首先 进入中间区,通电后水中的阳离子如:Ca 2+ 、Mg2+、Na+ 等向阴极移动,通过 半渗透膜,进入阴极区。同样阴离子 如:Cl-、SO42-、HC03-、C03 2-等向阳 极移动,通过半透膜,进入阳极区,从而 使中间区的水含盐量减少,而得到除盐 的无离子中性软水。 ◇ 电渗析法 ◇ 反渗透法 【实验实训】 【复习思考】 【本章小结】 【技能考核】
三、除盐法 ◆反渗透法的主要工作部件是一种半透膜,它将容 器分隔成两部分。分别流入净水和盐水,两边液位 相等,在正常情况下,净水中的水分子会经过薄膜 渗透进入盐水中,使盐水浓度降低。如果在盐水侧施 加压力,水分子便会在压力作用下从盐水侧穿过薄 膜反渗透进入净水中,而盐水中的各种杂质被阻留 下来,盐水即得到净化,从而达到排除各种离子的 目的。 ◆可除去90%~95%的固形物、除去产生硬度的各 种离子、氯化物和硫酸盐;可100%地除去相对分 子质量大于100的可溶性有机物,并能有效地除去 细菌、病毒等。同时,在操作时能直接从含有各种离 子的水中得到净水。优点是在常温下操作、腐蚀性 小、设备体积小、操作简便。但是,反渗透设备投 资大。 ◇ 电渗析法 ◇ 反渗透法 【实验实训】 【复习思考】 【本章小结】 【技能考核】
三、除盐法 ◆反渗透法的主要工作部件是一种半透膜,它将容 器分隔成两部分。分别流入净水和盐水,两边液位 相等,在正常情况下,净水中的水分子会经过薄膜 渗透进入盐水中,使盐水浓度降低。如果在盐水侧施 加压力,水分子便会在压力作用下从盐水侧穿过薄 膜反渗透进入净水中,而盐水中的各种杂质被阻留 下来,盐水即得到净化,从而达到排除各种离子的 目的。 ◆可除去90%~95%的固形物、除去产生硬度的各 种离子、氯化物和硫酸盐;可100%地除去相对分 子质量大于100的可溶性有机物,并能有效地除去 细菌、病毒等。同时,在操作时能直接从含有各种离 子的水中得到净水。优点是在常温下操作、腐蚀性 小、设备体积小、操作简便。但是,反渗透设备投 资大。 ◇ 电渗析法 ◇ 反渗透法 【实验实训】 【复习思考】 【本章小结】 【技能考核】
四、消毒法 ◆通过向水中加入氯气或其他含 有效氯的化合物,如漂白粉、氯 胺、次氯酸钠等,依靠氯原子的 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使 细菌无法吸收养分而自行死亡。 氯的杀菌效果以游离氯为主,因 微生物种类、氯浓度、水温和pH 等因素的不同,杀菌效果也不 同。因此,要综合考虑氯的添加 量。 ◇ 氯消毒法 ◇ 臭氧消毒法 ◇ 紫外线消毒法 【实验实训】 【复习思考】 【本章小结】 【技能考核】
四、消毒法 ◆通过向水中加入氯气或其他含 有效氯的化合物,如漂白粉、氯 胺、次氯酸钠等,依靠氯原子的 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使 细菌无法吸收养分而自行死亡。 氯的杀菌效果以游离氯为主,因 微生物种类、氯浓度、水温和pH 等因素的不同,杀菌效果也不 同。因此,要综合考虑氯的添加 量。 ◇ 氯消毒法 ◇ 臭氧消毒法 ◇ 紫外线消毒法 【实验实训】 【复习思考】 【本章小结】 【技能考核】
四、消毒法 ◆臭氧(03)是由3个氧原子组成,很不稳 定,在水中极易分解成氧气和氧原子。 氧原子性质极为活泼,有强烈的氧化 性,能使水中的微生物失去活性,同 时,可以除水中的铁和锰等。臭氧具有 很强的杀菌能力,不仅可杀灭水中的细 菌,同时也可消灭细菌的芽抱。它的瞬 间杀菌能力优于氯。由臭氧发生器通过 高频、高压电极放电产生臭氧,将臭氧 泵入氧化塔,在塔内与水充分接触、混 合,达到一定浓度后,即可起到消毒的 作用。 ◇ 氯消毒法 ◇ 臭氧消毒法 ◇ 紫外线消毒法 【实验实训】 【复习思考】 【本章小结】 【技能考核】
四、消毒法 ◆臭氧(03)是由3个氧原子组成,很不稳 定,在水中极易分解成氧气和氧原子。 氧原子性质极为活泼,有强烈的氧化 性,能使水中的微生物失去活性,同 时,可以除水中的铁和锰等。臭氧具有 很强的杀菌能力,不仅可杀灭水中的细 菌,同时也可消灭细菌的芽抱。它的瞬 间杀菌能力优于氯。由臭氧发生器通过 高频、高压电极放电产生臭氧,将臭氧 泵入氧化塔,在塔内与水充分接触、混 合,达到一定浓度后,即可起到消毒的 作用。 ◇ 氯消毒法 ◇ 臭氧消毒法 ◇ 紫外线消毒法 【实验实训】 【复习思考】 【本章小结】 【技能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