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川中学2007年九年级第三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1、自信沉着,仔细审题,努力展示学习成果 2、试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分为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8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虽然只是一条(pi) 静的小径,却是我最爱的地方。因为在这儿,我可以抛开一切成长 的烦恼,把思想放(zong)成一匹野马,让它在绿色的原野上驰( cheng) 融入这 片(chun) 净和美好 2、下面语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2分) 在学习和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当然,对待错误的态度不同,得到的结 果也就不同。有人会因为挫折而激起旺盛的斗志,最终成就一翻理想,也有人会因为一次挫折而灰 心丧气,一蹶不振,①沦为一个毫无作为一事无成的佣人。勇敢的人往往能直面挫折,把它当作前 进的垫脚石:而那些长期在安逸生活中养成了懦弱性格的人,则总是害怕挫折,无法承受任何挫折 的打击,把挫折看成是可怕的陷阱。但是,②只要他们能学会在挫折中汲取力量和勇气,并磨练出 坚忍不拔,就一定能够战胜挫折,创造一个美好的人生。 ①句中有重复的毛病,请你改正: ②句中成分残缺,请改正 3、你已诵读了不少优秀古诗文,请把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写完整。(任意选做6题)(6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5) ,白露为霜。(《诗经·秦风》 (6)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8)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一词中,揭示征人思念家乡,但因没有达到建立军功之目的而 无法回家的矛盾心理:“ 4、请按下面的要求,默写你所知道的古代诗歌句子。(课内外均可)(4分) (1)初中校园生活即将结束,朝夕相处的同学将要分别,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离别之情的古代诗 歌名句 (2)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诗篇抒发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豪迈情怀,请写出其中的两 5、请你从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读后感悟两方面谈谈你阅读名著后的收获.(4分) 备选书目:《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
淋川中学 2007 年九年级第三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1、自信沉着,仔细审题,努力展示学习成果; 2、试卷满分:150 分;其中卷面分为 5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8 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 分) 虽然只是一条(pì) 静的小径,却是我最爱的地方。因为在这儿,我可以抛开一切成长 的烦恼,把思想放(zòng) 成一匹野马,让它在绿色的原野上驰(chěng) ,融入这一 片(chún) 净和美好。 2、下面语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2 分) 在学习和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当然,对待错误的态度不同,得到的结 果也就不同。有人会因为挫折而激起旺盛的斗志,最终成就一翻理想,也有人会因为一次挫折而灰 心丧气,一蹶不振,①沦为一个毫无作为一事无成的佣人。勇敢的人往往能直面挫折,把它当作前 进的垫脚石;而那些长期在安逸生活中养成了懦弱性格的人,则总是害怕挫折,无法承受任何挫折 的打击,把挫折看成是可怕的陷阱。但是,②只要他们能学会在挫折中汲取力量和勇气,并磨练出 坚忍不拔,就一定能够战胜挫折,创造一个美好的人生。 ①句中有重复的毛病,请你改正: ②句中成分残缺,请改正: 3、你已诵读了不少优秀古诗文,请把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写完整。(任意选做 6 题) (6 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2)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 (3)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4) 今夜偏知春气暖 , 。 (刘方平《月夜》) (5) ,白露为霜。 (《诗经•秦风》) (6)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7)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8)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 》一词中,揭示征人思念家乡,但因没有达到建立军功之目的而 无法回家的矛盾心理:“ , 。” 4、请按下面的要求,默写你所知道的古代诗歌句子。(课内外均可) ( 4 分) (1)初中校园生活即将结束,朝夕相处的同学将要分别,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离别之情的古代诗 歌名句: , 。 (2)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诗篇抒发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豪迈情怀,请写出其中的两 句: , 。 5、请你从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读后感悟两方面谈谈你阅读名著后的收获.(4 分) 备选书目:《朝花夕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骆驼祥子》 《格列佛游记》
作品名称 (1分) 作品特点(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任选一方面) (1分) 读后感悟 6、用心感悟。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广告,你知道这则广告语告诉旅客的主要意思吗?它写得好不好? 谈谈你看法。(4分)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 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1)告诉旅客 (2)发表看法 7、按照前半句形式,发挥想象仿写句子。(4分) 绿色是生命,生机盎然;红色是激情,热情奔放 现代文阅读(31分)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7分)金色花 (1)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美,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 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才意识到,养 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2)不论阴睛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而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 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 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顽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 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3)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竞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 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忍不住大笑起来。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 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我真 不知道,它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4)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以后,竟发生了奇迹。 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 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晴一看,什么,是花? 6)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 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 灿烂的光芒 (7)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8)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 捧泥土。要开出这样神奇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作品名称: (1 分) 作品特点(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任选一方面) (1 分) 读后感悟 (2 分) 6、用心感悟。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广告,你知道这则广告语告诉旅客的主要意思吗?它写得好不好? 谈谈你看法。(4 分)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 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1)告诉旅客 (2)发表看法 7、按照前半句形式,发挥想象仿写句子。(4 分) 绿色是生命,生机盎然;红色是激情,热情奔放; , ; , 。 二、现代文阅读(31 分)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7 分) 金色花 ⑴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美,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 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才意识到,养 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⑵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而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 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 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顽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 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⑶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 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忍不住大笑起来。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 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我真 不知道,它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⑷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以后,竟发生了奇迹。 ⑸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 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晴一看,什么,是花? ⑹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 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 灿烂的光芒…… ⑺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⑻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 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神奇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9)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想起过去曾 无所顾忌地痛笑过它的丑陋,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而感到惭愧 0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 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美丽的金色花。 0D它并非只是一朵宁静亮丽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①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8、请你说说作者对“金色花”的态度有何变化?(2分) 我开始“不喜欢”“不关心”仙人掌的原因是什么?(2分) 10、请从文中找出两个四字短语,分别概括金色花的外在美与内在美。(2分) 11、体味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二选一)(4分) (1)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 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2)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 的花粉 2、本文对比巧妙鲜明,结合你的理解,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对比。(3分) 3、再读文章,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对美的认识.(4分) 材料(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 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材料(2)荷花是圣洁美丽的象征,古代就有诗文赞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莲, 花之君子者也。” (二)读书·养气(14分) ①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 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⑼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想起过去曾 无所顾忌地痛笑过它的丑陋,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而感到惭愧。 ⑽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 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美丽的金色花。 ⑾它并非只是一朵宁静亮丽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⑿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8、请你说说作者对“金色花”的态度有何变化?(2 分) 9、我开始“不喜欢”“不关心”仙人掌的原因是什么?(2分) 10、请从文中找出两个四字短语,分别概括金色花的外在美与内在美。(2分) 11、体味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二选一)(4 分) (1)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 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2)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 的花粉。 12、本文对比巧妙鲜明,结合你的理解,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对比。(3 分) 13、再读文章,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对美的认识.(4 分) 材料(1)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 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材料(2) 荷花是圣洁美丽的象征,古代就有诗文赞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莲, 花之君子者也。” (二)读书·养气 (14 分) ①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 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②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于人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可以从书 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 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 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一一阅读各式 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补充先天不足,避免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 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 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以养:邪气,戾气,迂腐之气,狭隘之气,也可以养。因此,在读书 时,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所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 ③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通过 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人们平时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体 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 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愈文风如潮,柳宗元文 凤如泉,欧阳修文风如澜,苏轼文风如海,就是指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渗透于 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④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宜言”一一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读书少的人,自身气弱,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成为死读书的“两脚书橱”, 作文时就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读书多的人,自身气足,学养丰富,不仅读书养气,而且善于融 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⑤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 《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 不足,养气不够,写出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多久,便 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了。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 14、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 ;(2分) 文中第②段的结构是: (1分) 15、从全文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文章观点。(用原文中的话回答)(4分) 16、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引用庄子《逍遥游》中关于水与木舟、风与大翼关系的论述,其作用是什 么?(3分) 17、请结合本文和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读书的功用或目的的理解。(4分)
②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于人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可以从书 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 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 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补充先天不足,避免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 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 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以养;邪气,戾气,迂腐之气,狭隘之气,也可以养。因此,在读书 时,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所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 气! ③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通过 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人们平时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体 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 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愈文风如潮,柳宗元文 凤如泉,欧阳修文风如澜,苏轼文风如海,就是指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渗透于 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④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宜言”——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读书少的人,自身气弱,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成为死读书的“两脚书橱”, 作文时就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读书多的人,自身气足,学养丰富,不仅读书养气,而且善于融 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⑤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 《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 不足,养气不够,写出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多久,便 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了。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 14、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 ;(2 分) 文中第②段的结构是: 。(1 分) 15、从全文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文章观点。(用原文中的话回答)(4 分) 16、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引用庄子《逍遥游》中关于水与木舟、风与大翼关系的论述,其作用是什 么?(3 分) 17、请结合本文和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读书的功用或目的的理解。(4 分)
古诗阅读(4分)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8、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恬静、平和的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 ,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2分) 19、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农村儿童形象?(2分) 四、文言文阅读(22分) (一)阅读(出师表》(节选)(12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 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 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 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 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 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2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猥自枉屈猥: (2)以咨诹善道诹 (3)以彰其咎彰: (4)此臣所以报先帝所以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B.遂许先帝以驱驰 C.夙夜忧叹D.临表涕零 22、请将文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答: 23、(1)选文第2段“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2分) 答 (2)从作者回忆的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2分) (二)(10分)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 四年。至归北,窗下石上,双趺(fu)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注释:①横浦:地名。②寓:居住。③昧爽:天将亮。④趺,脚
三、古诗阅读(4 分) 溪 居 即 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18、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恬静、平和的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 , ,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2 分) 19、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农村儿童形象?(2 分) 四、文言文阅读(22 分) (一)阅读(出师表》(节选) (12 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 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 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 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 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 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2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猥.自枉屈 猥: (2)以咨诹.善道 诹: (3)以彰.其咎 彰: (4)此臣所以..报先帝 所以: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遂许先帝以驱驰.. C.夙夜忧叹.. D.临表涕.零 22、请将文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答: 23、(1)选文第 2 段 “临崩寄臣以大事” 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 (2 分) 答: (2)从作者回忆的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 (2 分) 答: (二)(10 分)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 四年。至归北,窗下石上,双趺(fū)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注释:①横浦:地名。②寓:居住。③昧爽:天将亮。④趺,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