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两平面立体相贯 立体相贯 电子课件 作图: (1)求棱线与棱面之交点; (2)连点:在投影图中,连交点的原则是:只有位 于一立体的同一棱面内同时也位于另一立体的同一棱面 内的两个点才能相连;同一棱线上的两个点不能相连。 (3)判别可见性:相贯线可见性的判别原则是:只 有同时位于两立体的可见棱面上的交线才可见,否则为 不可见 (4)整理完成投影图:画相贯体的投影,主要是求 相贯线。但求得相贯线后,还必须绘出其相贯体的投影 轮廓。 作图过程动画 辅助平面法图例 人火裘辔华清学院
立体相贯 作图 : (1)求棱线与棱面之交点; (2)连点:在投影图中,连交点的原则是:只有位 于一立体的同一棱面内同时也位于另一立体的同一棱面 内的两个点才能相连;同一棱线上的两个点不能相连。 (3)判别可见性:相贯线可见性的判别原则是:只 有同时位于两立体的可见棱面上的交线才可见,否则为 不可见。 (4)整理完成投影图:画相贯体的投影,主要是求 相贯线。但求得相贯线后,还必须绘出其相贯体的投影 轮廓。 作图过程动画 辅助平面法图例 10.2 两平面立体相贯
102两平面立体相贯 立体相贯 电子课件 例2已知三棱锥和三棱柱相贯,完成该相贯体的投影 (图10-4a)。单击打开图104 分析:由图可知,三棱柱正面投影有积聚性,即相贯线的 正面投影已知故只需求水平投影和侧面的投影。且由正 面投影知三棱锥的SA与Sc棱不参与相交因此三棱柱将 三棱锥穿通,是全贯体。形成前后两条相贯线。前一条相 贯线是三棱柱的三个棱面与三棱锥的前两个棱面SAB SBc相交所形成的交线,是一条封闭的空间折线:;后一条 相贯线是棱柱的三个棱面与棱锥后面的棱面SAc的交线, 是一个平面三角形。由于该相贯体为左右对称形体故其 相贯线也为左右对称形。 或姜牡华清学院
立体相贯 例2 已知三棱锥和三棱柱相贯,完成该相贯体的投影 (图10-4a)。 分析 :由图可知,三棱柱正面投影有积聚性,即相贯线的 正面投影已知,故只需求水平投影和侧面的投影。且由正 面投影知,三棱锥的SA与SC棱不参与相交,因此三棱柱将 三棱锥穿通,是全贯体。形成前后两条相贯线。前一条相 贯线是三棱柱的三个棱面与三棱锥的前两个棱面SAB、 SBC相交所形成的交线,是一条封闭的空间折线;后一条 相贯线是棱柱的三个棱面与棱锥后面的棱面SAC的交线, 是一个平面三角形。由于该相贯体为左右对称形体,故其 相贯线也为左右对称形。 单击打开图10-4 10.2 两平面立体相贯
102两平面立体相贯 立体相贯 电子课件 作图: (1)求相贯线:按照求相贯线的另一种方法即求一立 体各棱面与另一立体各棱面交线的方法完成相贯线。 (作图请参见图104) (2)判别可见性:由于三棱柱的DF和EF棱面的水平 投影为不可见面故其面上的交线1-6-3、2-74均为 不可见画成虚线又因此相贯体左右对称因而其左右两侧 相贯线的侧面投影重合,应画成粗实线。 (3)整理完成投影图 在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中,将参与相贯的各棱线画至 各自的交点,并判别棱线的可见性完成各投影图,如图10 4(b)所示。 声影酬组华清学院
立体相贯 作图: (1) 求相贯线: 按照求相贯线的另一种方法,即求一立 体各棱面与另一立体各棱面交线的方法完成相贯线。 (作图请参见图10-4) (2) 判别可见性: 由于三棱柱的DF和EF棱面的水平 投影为不可见面,故其面上的交线1—6—3、2—7—4均为 不可见,画成虚线,又因此相贯体左右对称,因而其左右两侧 相贯线的侧面投影重合,应画成粗实线。 (3) 整理完成投影图 在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中,将参与相贯的各棱线画至 各自的交点,并判别棱线的可见性完成各投影图,如图10- 4(b)所示。 10.2 两平面立体相贯
103平面立体与回转体相贯 立体相贯 电子课件 1.相贯线的特征 平面立体与回转体相贯时,如图10-5所示,相贯线 是由若干段平面曲线组成的空间封闭线段。各段平面曲 线,就是平面立体的各棱 面截回转体所得的截交线 两段平面曲线的连接点乃 是平面立体的棱线与回转 体表面的交点,该点也称 为相贯线上的结合点。如 图10-5中的I、工、Ⅲ点。 心毒咐去疊华清学院
立体相贯 10.3 平面立体与回转体相贯 1. 相贯线的特征 平面立体与回转体相贯时,如图10-5所示,相贯线 是由若干段平面曲线组成的空间封闭线段。各段平面曲 线,就是平面立体的各棱 面截回转体所得的截交线。 两段平面曲线的连接点乃 是平面立体的棱线与回转 体表面的交点,该点也称 为相贯线上的结合点。如 图10-5中的Ⅰ、Ⅱ、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