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育人”的快乐 “基础”课教学体会点滴 重庆交通大学思政教研部傅红 教师就是为学生而生的,教师的最高价值取决于他对学生有用。“基础”课教师在学生成长中扮演着 什么样的角色?他们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做些什么?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课程的理解有不 同的回答和行动 起点低与要求高是思修课面对的现实 “基础”课课程的起点是什么?我们面对什么样的现实?这是上课前就要弄清楚的问题。下面是一 个学生期末写给我的信件,代表着学生对课程的一种普遍看法 e,团人边绰平江垃性个天,22 氢郊从仙的军一思佟课起吧!上学離们没有思修课 也不曾想在大学新们工的学生还上恩修果,总觉不可思意 所以当刚到数时学想法家是度博明是不是头月也 的什么的械着是形封点付一下上政策,F以从钱拿到栽的 开女台,录对效门倮银反威。也会为他么 针娘间果一钩概括:若里你社舍与现餐 生相反包挂发门果传法,(多然恨步果依 的上您是一位很的老师,到面再,)从如 我们生在这的杜会,深到3字一形 丝是对上置一节课前对恩课的印象 不到3上拿一开天,实然想副经啊,越越师 还写克思米也是,國为时想到从为地些是开主,开就 驭展情的逃了,课越梯明可以课越开可视的 间就制何乐重不为呢
1 享受“育人”的快乐 ——“基础”课教学体会点滴 重庆交通大学思政教研部 傅 红 教师就是为学生而生的,教师的最高价值取决于他对学生有用。“基础”课教师在学生成长中扮演着 什么样的角色?他们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做些什么?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课程的理解有不 同的回答和行动。 一、起点低与要求高是思修课面对的现实 “基础”课课程的起点是什么?我们面对什么样的现实?这是上课前就要弄清楚的问题。下面是一 个学生期末写给我的信件,代表着学生对课程的一种普遍看法
“基础”课在我所在的学校就是学生们常说的“必修课选逃”的课程,在上课之前,学生早已对课 程抱有偏见,抵触情绪相当严重。第一次课先做个调查,请“喜欢本门课程,认为它重要,并决心一学 期不逃课,认真听讲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们相互观望,90个人的课堂举手的人寥寥无几,更多的是面对 这种情景相视而笑。早就预料到会是这个结果,这就是“基础”课教学的起点。 思先,谈数A要 与学生们对“基础”课“不屑”和“反感”、“抵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对从事这门课程教学 的教师却“高标准和严要求”,有着不同于一般教师的特殊期待—一不仅学识渊博,更要品德高尚;不仅 善于言教,更看重身体力行;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不仅是老师,更是榜样。“在学生需要时为学生撑 起精神的蓝天”“成为学生遇到思想问题可依赖的人”“让课的内容深入我们的灵魂,一辈子不弃”“学生 心目中的一根标杆、一面旗帜,学生行为的标准与参照”“花更多时间去对学生心灵的洗涤和净化” 我认为,友是球都法到动D 角测试对成的,期玲路上 打灰有币设人 学生望迅传能记成的 仅灵业,每都有放就一的叙坐,将一句 当成来战,能最大的装的话丛 句事情到最包离望老款的的和 把不里不数戒们学和真正数或们椒人 刻为比付 工0防句可 视币看枣这些和已妄视) 低起点与高期待之间的反差、矛盾,迫使“基础”课教师思考:怎样从改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看法
2 “基础”课在我所在的学校就是学生们常说的“必修课选逃”的课程,在上课之前,学生早已对课 程抱有偏见,抵触情绪相当严重。第一次课先做个调查,请“喜欢本门课程,认为它重要,并决心一学 期不逃课,认真听讲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们相互观望,90 个人的课堂举手的人寥寥无几,更多的是面对 这种情景相视而笑。早就预料到会是这个结果,这就是“基础”课教学的起点。 与学生们对“基础”课“不屑”和“反感”、“抵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对从事这门课程教学 的教师却“高标准和严要求”,有着不同于一般教师的特殊期待——不仅学识渊博,更要品德高尚;不仅 善于言教,更看重身体力行;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不仅是老师,更是榜样。“在学生需要时为学生撑 起精神的蓝天”“成为学生遇到思想问题可依赖的人”“让课的内容深入我们的灵魂,一辈子不弃”“学生 心目中的一根标杆、一面旗帜,学生行为的标准与参照”“花更多时间去对学生心灵的洗涤和净化”。 低起点与高期待之间的反差、矛盾,迫使“基础”课教师思考:怎样从改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看法
唾液义通大学 入手,引导学生从“反感一不反感一认同”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唤醒学生通过教育达到自 我完善的意识。 二、育人需要信念的支撑 “思修课老师真难当,上好思修课真难”这不仅是“基础”课教师的切身体会,同样是学生的共识 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人生态度的改变都需要长时间教育、引导,仅靠几次课堂教学是无法立竿 见影、看到所谓“成果”的。育人是将爱心和智慧融入时间,全身心投入其中、潜移默化的功夫,它特 别需要教师的信心、爱心、细心和恒心,特别是当教师付出辛勤劳动在短时间无法看到希望结果时,坚 定信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成为教师不放弃学生、在“无望”乃至“绝望”中坚守、持之以恒付出的动 力。坚信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一一—是年轻一代成长、人类生命延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教师收获快乐、 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是发挥自己才能的形式、参与社会历史创造的途径;是达到教师自我完善境界的 阶梯。同时还要坚信:只要全身心投入就一定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哪怕当时无法被学生理解,待学生 真正成熟时一定能够被理解:在每个学生心灵深处都有崇真向善求美的欲望,教师的工作就是将它们唤 醒和激活:真诚的付出一定能够得到真诚的回报;教师一定能够在课程教学中有所作为。正是依靠这样 的信念,教师才能一如既往全力投入育人的事业 三、教育理念是行动的导向 爱学生、爱职业,解决的是愿意做的问题;坚定信念,解决的是值得做的问题。接下来“怎样做 就是最大问题。行动受思想支配,教育教学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是师生经验分享的过程。教育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心灵 的沟通、情感的交流、精神的际会、道德的熏染、经验的分享。“基础”课教师若将“人的培育”而非 “知识的传递”作为教学的目的,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吸引、相 互沟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真正的师生互动,是师生双方发自内心的相互欣赏、欢迎和肯定 是教师与学生在精神上平等的相遇,是教育过程中师生的共同提高。教师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 是他生命的活力及其全部展现方式。“基础”课的教学不仅仅在课堂上,更是在学生的整个生活中,“功 夫在课外”,如何将课堂向学生整个生活延伸、实现教师的积极引导“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对“基础” 课教学特别重要 四、在全身心付出中享受给予带来的快乐 每一个真正具有责任感的教师,会用自己对教师和教育的理解,明确自己的责任,在特定的教育情 境中尽心、尽力、尽责。真正的教师是那些把自己的生命融进职业生活并从中得到快乐和发展的人。真 正的教师责任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动,是教师淡泊名利、不为报酬、把学生的进步看得比名利重要并孜
3 入手,引导学生从“反感—不反感—认同”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唤醒学生通过教育达到自 我完善的意识。 二、育人需要信念的支撑 “思修课老师真难当,上好思修课真难”这不仅是“基础”课教师的切身体会,同样是学生的共识。 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人生态度的改变都需要长时间教育、引导,仅靠几次课堂教学是无法立竿 见影、看到所谓“成果”的。育人是将爱心和智慧融入时间,全身心投入其中、潜移默化的功夫,它特 别需要教师的信心、爱心、细心和恒心,特别是当教师付出辛勤劳动在短时间无法看到希望结果时,坚 定信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成为教师不放弃学生、在“无望”乃至“绝望”中坚守、持之以恒付出的动 力。坚信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是年轻一代成长、人类生命延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教师收获快乐、 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是发挥自己才能的形式、参与社会历史创造的途径;是达到教师自我完善境界的 阶梯。同时还要坚信:只要全身心投入就一定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哪怕当时无法被学生理解,待学生 真正成熟时一定能够被理解;在每个学生心灵深处都有崇真向善求美的欲望,教师的工作就是将它们唤 醒和激活;真诚的付出一定能够得到真诚的回报;教师一定能够在课程教学中有所作为。正是依靠这样 的信念,教师才能一如既往全力投入育人的事业。 三、教育理念是行动的导向 爱学生、爱职业,解决的是愿意做的问题;坚定信念,解决的是值得做的问题。接下来“怎样做” 就是最大问题。行动受思想支配,教育教学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是师生经验分享的过程。教育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心灵 的沟通、情感的交流、精神的际会、道德的熏染、经验的分享。“基础”课教师若将 “人的培育”而非 “知识的传递”作为教学的目的,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吸引、相 互沟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真正的师生互动,是师生双方发自内心的相互欣赏、欢迎和肯定, 是教师与学生在精神上平等的相遇,是教育过程中师生的共同提高。教师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 是他生命的活力及其全部展现方式。“基础”课的教学不仅仅在课堂上,更是在学生的整个生活中,“功 夫在课外”,如何将课堂向学生整个生活延伸、实现教师的积极引导“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对“基础” 课教学特别重要。 四、在全身心付出中享受给予带来的快乐 每一个真正具有责任感的教师,会用自己对教师和教育的理解,明确自己的责任,在特定的教育情 境中尽心、尽力、尽责。真正的教师是那些把自己的生命融进职业生活并从中得到快乐和发展的人。真 正的教师责任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动,是教师淡泊名利、不为报酬、把学生的进步看得比名利重要并孜
唾液义通大学 孜以求,是对学生需要所表达的反应。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通过心与心的交流唤醒和激活学生, 是“基础”课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敞开自己接纳学生 第一次课对整个课程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么设计第一次“登场”?第一次课要给学生传递 什么样的信息? 心灵的交流需要参与交流双方敞开心扉、以诚相待,教学的特殊性决定教师应该首先向学生敞开心 灵。精心设计了一个图文并茂的“自我介绍”——年龄、童年、小学、中学、大学、工作、兴趣爱好、 最不能够容忍的事情、最开心的事情、最大的缺点、对自己最不满意之处、最崇尚的品质、职业理想、 人生理想一一用这样的方式将自己彻底敞开。“夸张”的自我介绍后,接下来的话题就是“人为什么要受 教育?”从教育的基本功能讲到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最后没有忘记把所有联系方式都给学生一一让学生 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想到,第一时间找到。第一次课的教学结束后,手机响个不停,QQ上加好友 的消息不停地闪烁,他们被坦诚所打动。当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灵,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教师就可以在学 生心里去种下真诚、善良、积极、乐观的种子,课程教学就变成一个奇妙的过程。 上啊,册边的属面望,丝是的川厘座 肤飞形线图至的经的,不别的样微米不(有 1连都不航似风!不道是他对到距 点是补减要发到底的1,时的注被率图注 接差愁一的开敞什心变是遇的篷? 范整贴书个经的的,业越这到悠是让 北致上变对思、,让幼夜看注是在的x 人误上 搭建平台真诚交流 得到教师的关注是学生的共同期待,学生希望和教师交流的愿望非常强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与学 生交流?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与学生交流?这是需要我回答的问题。根据自身的特点,我选用以 下方式。 (1)作业每学期上课学生至少在400人以上,如何最大限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这是一个难题。 解决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学生作业方式与每一个学生书面交流,一学期2-3次。读学生作业、给学生留言
4 孜以求,是对学生需要所表达的反应。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通过心与心的交流唤醒和激活学生, 是“基础”课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敞开自己 接纳学生 第一次课对整个课程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么设计第一次“登场”?第一次课要给学生传递 什么样的信息? 心灵的交流需要参与交流双方敞开心扉、以诚相待,教学的特殊性决定教师应该首先向学生敞开心 灵。精心设计了一个图文并茂的“自我介绍”——年龄、童年、小学、中学、大学、工作、兴趣爱好、 最不能够容忍的事情、最开心的事情、最大的缺点、对自己最不满意之处、最崇尚的品质、职业理想、 人生理想——用这样的方式将自己彻底敞开。“夸张”的自我介绍后,接下来的话题就是“人为什么要受 教育?”从教育的基本功能讲到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最后没有忘记把所有联系方式都给学生——让学生 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想到,第一时间找到。第一次课的教学结束后,手机响个不停,QQ 上加好友 的消息不停地闪烁,他们被坦诚所打动。当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灵,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教师就可以在学 生心里去种下真诚、善良、积极、乐观的种子,课程教学就变成一个奇妙的过程。 搭建平台 真诚交流 得到教师的关注是学生的共同期待,学生希望和教师交流的愿望非常强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与学 生交流?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与学生交流?这是需要我回答的问题。根据自身的特点,我选用以 下方式。 (1)作业 每学期上课学生至少在 400 人以上,如何最大限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这是一个难题。 解决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学生作业方式与每一个学生书面交流,一学期 2—3 次。读学生作业、给学生留言
唾液义通大学 作业中发现学生问题主动与学生交谈成为课余时间最大工作之一。同时非常重视反馈信息的及时性 作业最长不超过一周发回学生手中。为了让学生尽快看到我给他们的信息反馈,常常不到5点就起床评 阅学生作业。一学期结束,仅仅是学生作业批阅就超过1000份。记忆最深刻的是在颈椎病导致手脚麻木、 疼痛难忍不得不长期治疗的两年时间里,为了不耽误批阅学生的作业,一边做着牵引,一边读学生的作 业,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放弃用这种方式与学生的交流。 胜考导 ◎重庆通太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学院 山业, 一 当,会止人甜是位 .)时正n6上【D是工25△我来 在人制是社江A边热外些支 见之“正和,山AH 出,全计后,是走A山燕肿,图 见是人,图里过必 相心中区,在认重函 业上生单A是Ah 一,线便是,应A点,预型配 ,止人 相以以是丝且红公阳把还,画乐 ,出正品,AksH图重的 5和在风科一上机性一孔 重庆交通学院 庆交 x,∠ 儿1山 (2)教学质量网评这是为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校设立的一项制度— 在网络上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分。自2003年开展网评以来,坚持及时回复学生的每一条留言,通过学校 网络为学生搭建起另一个交流平台。学生们因为我的及时回复,不仅上网对我的教学评分,而且不少人 都愿意给我留言,留言数量多时达到500多条。指出教学中需要改进的问题,更多的是给予我鼓励。在 网络评估平台上,我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的频繁度常常成为全校之最 (3)QQ、飞信、邮件这是学生们喜欢的一种交流方式,它以方便、快捷、量大的优点成为我常 用的与学生交流方式。写QQ日志,与学生分享喜怒哀乐,分享生活、工作的感悟,传递对学生的期待 用飞信群发功能提醒学生、激励学生(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有每天早上6:30给256个学生群发
5 作业中发现学生问题主动与学生交谈成为课余时间最大工作之一。同时非常重视反馈信息的及时性—— 作业最长不超过一周发回学生手中。为了让学生尽快看到我给他们的信息反馈,常常不到 5 点就起床评 阅学生作业。一学期结束,仅仅是学生作业批阅就超过 1000 份。记忆最深刻的是在颈椎病导致手脚麻木、 疼痛难忍不得不长期治疗的两年时间里,为了不耽误批阅学生的作业,一边做着牵引,一边读学生的作 业,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放弃用这种方式与学生的交流。 (2)教学质量网评 这是为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校设立的一项制度—— 在网络上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分。自 2003 年开展网评以来,坚持及时回复学生的每一条留言,通过学校 网络为学生搭建起另一个交流平台。学生们因为我的及时回复,不仅上网对我的教学评分,而且不少人 都愿意给我留言,留言数量多时达到 500 多条。指出教学中需要改进的问题,更多的是给予我鼓励。在 网络评估平台上,我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的频繁度常常成为全校之最。 (3)QQ、飞信、邮件 这是学生们喜欢的一种交流方式,它以方便、快捷、量大的优点成为我常 用的与学生交流方式。写 QQ 日志,与学生分享喜怒哀乐,分享生活、工作的感悟,传递对学生的期待; 用飞信群发功能提醒学生、激励学生(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有每天早上 6:30 给 256 个学生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