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聚合物增韧改性
1 第六章 聚合物增韧改性
6.1橡胶的增韧机理进展 ①能量的直接吸收理论 ②次级转变温度理论 ③屈服膨胀理论 ④裂纹核心理论 ⑤多重银纹理论 ⑥银纹支化理论 ⑦银纹一剪切带理论
2 6.1 橡胶的增韧机理进展 ① 能量的直接吸收理论 ② 次级转变温度理论 ③ 屈服膨胀理论 ④ 裂纹核心理论 ⑤ 多重银纹理论 ⑥ 银纹支化理论 ⑦ 银纹-剪切带理论
能量的直接吸收理论 能量的直接吸收理论指的是 当试样受到冲击时会产生裂 裂纹 纹。这时橡胶颗粒跨跃裂纹 橡胶 颗粒 两岸,裂纹要发展就必须拉 伸橡胶颗粒,因而吸收大量 树脂连续相 能量,提高了材料的冲击强 (1) (2) (3) 度,如图所示。 橡胶增韧塑料的破裂过程 这种机理所吸收的能量不超过冲 击能的1/10。该理论也不能解释(1),(2)(3)表示裂纹的发展过程 其他一些增韧现象,例如气泡及 小玻璃珠有时有明显的增韧效应
3 ① 能量的直接吸收理论 能量的直接吸收理论指的是 当试样受到冲击时会产生裂 纹。这时橡胶颗粒跨跃裂纹 两岸,裂纹要发展就必须拉 伸橡胶颗粒,因而吸收大量 能量,提高了材料的冲击强 度,如图所示。 橡胶增韧塑料的破裂过程 (1),(2),(3)表示裂纹的发展过程 这种机理所吸收的能量不超过冲 击能的1/10。该理论也不能解释 其他一些增韧现象,例如气泡及 小玻璃珠有时有明显的增韧效应。 (1) (2) (3) 裂纹 橡胶 颗粒 树脂连续相
次级转变温度理论 Nielsen:指出,聚合物的韧性往往与次级转变温度有关。例如 聚碳酸酯、聚甲醛等,都有一40°℃以下的低温转变峰,因而 都有较高的冲击强度。在橡胶增韧塑料中,橡胶的T。即相当于 一个很强的次级转变峰,韧性的增加与这种次级转变峰有关。 然而,PP0并无明显的低温次级转变峰,冲击强度却较高;某 些聚合物,如聚甲基丙烯酸环己酯,虽有明显的低温峰,冲击 强度却很低
4 ② 次级转变温度理论 ❖ Nielsen指出,聚合物的韧性往往与次级转变温度有关。例如 聚碳酸酯、聚甲醛等,都有-40℃以下的低温转变峰,因而 都有较高的冲击强度。在橡胶增韧塑料中,橡胶的Tg即相当于 一个很强的次级转变峰,韧性的增加与这种次级转变峰有关。 ❖ 然而,PP0并无明显的低温次级转变峰,冲击强度却较高;某 些聚合物,如聚甲基丙烯酸环己酯,虽有明显的低温峰,冲击 强度却很低
3 屈服膨胀理论 Newman和Strella发现橡胶增韧塑料的高冲击强度主要来源于 很大的屈服形变值。 Newman等认为,增韧塑料之所以具有很大的屈服形变值是 由于膨胀活化的缘故。橡胶颗粒在其周围的树脂相中产生了静 张力,引起体积膨胀,增加了基体自由体积,从而使基体的Tg 下降。这样就使基体能发生很大的塑性形变,提高材料的韧性。 ÷橡胶颗粒产生静张应力场的概念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橡胶颗粒 的应力集中作用以及橡胶颗粒与基体热胀系数的差别会在材料 内部产生静张应力。 但是这种静张应力的作用是不大可能足以使材料产生如此大的 屈服形变
5 ③ 屈服膨胀理论 ❖ Newman和Strella发现橡胶增韧塑料的高冲击强度主要来源于 很大的屈服形变值。 ❖ Newman等认为,增韧塑料之所以具有很大的屈服形变值是 由于膨胀活化的缘故。橡胶颗粒在其周围的树脂相中产生了静 张力,引起体积膨胀,增加了基体自由体积,从而使基体的Tg 下降。这样就使基体能发生很大的塑性形变,提高材料的韧性。 ❖ 橡胶颗粒产生静张应力场的概念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橡胶颗粒 的应力集中作用以及橡胶颗粒与基体热胀系数的差别会在材料 内部产生静张应力。 ❖ 但是这种静张应力的作用是不大可能足以使材料产生如此大的 屈服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