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树立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观 第一,破除所有制情结,树立各种所有制共同 发展观。 第二,破除地域封锁观念,树立优势互补思想。 第三,破除竞争排他观念,树立互惠互利思想。 第四,破除政府万能观念,树立市场主导思想。 第五,破除“独立大队”观念,确立系统协调观 点。 2024年4月14日星期日 第十三章我国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6
2024年4月14日星期日 第十三章我国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6 第一,破除所有制情结,树立各种所有制共同 发展观。 第二,破除地域封锁观念,树立优势互补思想。 (5)树立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观 第三,破除竞争排他观念,树立互惠互利思想。 第四,破除政府万能观念,树立市场主导思想。 第一节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五,破除“独立大队”观念,确立系统协调观 点
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实施产业群战略的关系协调问题 产业群内的企业要求必须有紧密的分工 合作,这是围绕某一类产品服务而展开 的;再加上网络成员间的激烈竞争,共 同促进了产业群的成长。 1.企业集中与“产业群”的关系 国家的政策倾斜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 是东北企业内部凝聚力的培养。 2.国家政策与企业内凝聚力培养的关系 2024年4月14日星期日 第十三章我国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2024年4月14日星期日 第十三章我国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7 1.企业集中与“产业群”的关系 产业群内的企业要求必须有紧密的分工 合作,这是围绕某一类产品服务而展开 的;再加上网络成员间的激烈竞争,共 同促进了产业群的成长。 2. 国家政策与企业内凝聚力培养的关系 国家的政策倾斜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 是东北企业内部凝聚力的培养。 第一节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实施产业群战略的关系协调问题
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实施产业群战略的关系协调问题 要围绕支柱产业,通过改善环境、政策 扶持、招商引资等办法支持发展配套产 业和服务业及下游产业。 3.政府一产业一企业的关系 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最急 需的东西是开放的、有活力的市场。 4.产业群与市场环境的关系 2024年4月14日星期日 第十三章我国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2024年4月14日星期日 第十三章我国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8 3.政府—产业—企业的关系 要围绕支柱产业,通过改善环境、政策 扶持、招商引资等办法支持发展配套产 业和服务业及下游产业。 4.产业群与市场环境的关系 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最急 需的东西是开放的、有活力的市场。 第一节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实施产业群战略的关系协调问题
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高 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 2024年4月14日星期日 第十三章我国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9
2024年4月14日星期日 第十三章我国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9 四、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高 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 第一节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建立中日韩紧密型经济合作体与促进东北老工 业基地振兴 ()东北地区处于东北亚中心地带,有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而且与东北亚各国经济有较强的互补性。 (2) 1997一2001年,东亚国家已举行5次“10+3”领导人 会议,正式确立了中日韩领导人之间的协商与合作机制。 (3)《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明确了三国合作 的基本框架和前进方向,这将有力地促进三国合作的不 断深入和拓展。 (4)中日韩紧密型经济合作体的建立,将在很多方面弥补 东北老工业基地自身存在的缺陷。 2024年4月14日星期日 第十三章我国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10
2024年4月14日星期日 第十三章我国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10 (1)东北地区处于东北亚中心地带,有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而且与东北亚各国经济有较强的互补性。 (2)1997一2001年,东亚国家已举行5次“10+3”领导人 会议,正式确立了中日韩领导人之间的协商与合作机制。 2.建立中日韩紧密型经济合作体与促进东北老工 业基地振兴 (3 )《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明确了三国合作 的基本框架和前进方向,这将有力地促进三国合作的不 断深入和拓展。 (4)中日韩紧密型经济合作体的建立,将在很多方面弥补 东北老工业基地自身存在的缺陷。 第一节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