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 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 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摘编自新浪网2017年12月28日报道) 材料四 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的,对于 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 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 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 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 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无论采取 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 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进行验证 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使用影响 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大好事 (摘编自《南方日报》2018年1月4日报道)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在大众中应用广泛,市民坐在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服务。 B.据材料二可知,从移动支付用户同比增长走势来看,2020年将是2015年的两倍多 C.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 D.新规无疑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了,但对于部分消费的支付模式将会有一定的影响。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与以往新事物的 发展局面一样,在我国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 B.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知,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普及和 应用场景拓展,预计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 C.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600元的大餐,消费者可以扫饭店的静态条码付款 也可以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 D.央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采用动态条码支付时,同一个客户 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 9.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请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6分)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6 - 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 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 术规范(试行)》,自 2018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 (摘编自新浪网 2017 年 12 月 28 日报道) 材料四: 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的,对于 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 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 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 5000 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 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 1000 元。 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无论采取 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 500 元。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 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进行验证。 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使用影响 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大好事”。 (摘编自《南方日报》2018 年 1 月 4 日报道)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在大众中应用广泛,市民坐在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服务。 B. 据材料二可知,从移动支付用户同比增长走势来看,2020 年将是 2015 年的两倍多。 C. 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 D. 新规无疑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了,但对于部分消费的支付模式将会有一定的影响。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与以往新事物的 发展局面一样,在我国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 B. 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知,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普及和 应用场景拓展,预计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 C. 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 600 元的大餐,消费者可以扫饭店的静态条码付款, 也可以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 D. 央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采用动态条码支付时,同一个客户 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 500 元。 9. 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请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孔镛,字韶文,景泰五年进士。知都昌县,分户九等以定役,设仓水次,便收敛,民甚 赖之。改知连山瑗忠没邻壞悬民悉窜鏸往超之民惊走铺炊饭民舍貿钱偿基真以去民乃渐知 亲梖褒还。镛慰劳振恤,俾复故业,道路渐通,县治遂复。都御史叶盛征广西,以镛从 诸将妄杀者,铺辄力争,所全活甚众。成化元年,擢高州知府。前知府以瑶警,闭城门自护, 乡民避瑶至者辄不纳,还为瑶所戕。镛至,开门纳来者,流亡日归 时贼魁冯晓屯化州,邓公长屯茅峒,屡招不就。镛一日单骑从二人直抵茅峒。峒去城十 里许,道遇贼徒,令还告曰:“我新太守也。”公长骤闻新守至,亟呼其党擐甲迎。及见镛坦 易无驺从,气大沮。镛徐下马,入坐庭中,公长率其徒弛甲罗拜。镛谕曰:“汝曹故良民,迫 冻馁耳。前守欲兵汝,吾今奉命为汝父母。汝,我子也。信我,则送我归,赉汝粟帛。不信, 则杀我,即大军至,无遗种矣。”公长犹豫,其党皆感悟泣下。镛曰:“馁矣,当食我。”公长 为跪上酒馔。既食,曰:“日且暮,当止宿。”夜解衣酣寝,贼相顾骇服。再宿而返。公长遣 数十骑拥还。镛止骑城外,独与羸卒入,取谷帛,使载归。公长益感激,遂焚其巢,率党数 千人来降 公长既降,惟晓恃险不服。镛选壮士二百人,乘夜抵化州。晓仓皇走匿,获其妻子以归 抚恤甚厚,晓亦降。治绩闻,赐诰命旌异。遭丧,服除,改广西。瑶僮闻镛至,悉远循。旋 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清平部苗阿溪者,桀骜多智,守臣皆纳溪赂,骄不可制。镛至,询 得溪所昵者二人。遂以计擒溪,磔之。镛居官廉,历仕三十余年,皆在边陲,触瘴成疾。乞 骸骨,不许。弘治二年召为工部右侍郎,道卒,年六十三。 (节选自《明史·孔铺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 民乃渐知亲/铺相率还 B.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 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 C.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 民乃渐知亲铺/相率还 D.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 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
- 7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孔镛,字韶文,景泰五年进士..。知都昌县,分户九等以定役,设仓水次,便收敛,民甚 赖之。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 亲镛相率还。镛慰劳振恤,俾复故业,道路渐通,县治遂复。都御史叶盛征广西,以镛从。 诸将妄杀者,镛辄力争,所全活甚众。成化元年,擢高州知府。前知府以瑶警,闭城门自护, 乡民避瑶至者辄不纳,还为瑶所戕。镛至,开门纳来者,流亡日归。 时贼魁冯晓屯化州,邓公长屯茅峒,屡招不就。镛一日单骑从二人直抵茅峒。峒去城十 里许,道遇贼徒,令还告曰:“我新太守也。”公长骤闻新守至,亟呼其党擐甲迎。及见镛坦 易无驺从,气大沮。镛徐下马,入坐庭中,公长率其徒弛甲罗拜。镛谕曰:“汝曹故良民,迫 冻馁耳。前守欲兵汝,吾今奉命为汝父母。汝,我子也。信我,则送我归,赉汝粟帛。不信, 则杀我,即大军至,无遗种矣。”公长犹豫,其党皆感悟泣下。镛曰:“馁矣,当食我。”公长 为跪上酒馔。既食,曰:“日且暮,当止宿。”夜解衣酣寝,贼相顾骇服。再宿而返。公长遣 数十骑拥还。镛止骑城外,独与羸卒入,取谷帛,使载归。公长益感激,遂焚其巢,率党数 千人来降。 公长既降,惟晓恃险不服。镛选壮士二百人,乘夜抵化 州。晓仓皇走匿,获其妻子以归, 抚恤甚厚,晓亦降。治绩闻,赐诰命..旌异。遭丧,服除..,改广西。瑶僮闻镛至,悉远循。旋 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清平部苗阿溪者,桀骜多智,守臣皆纳溪赂,骄不可制。镛至,询 得溪所昵者二人。遂以计擒溪,磔之。镛居官廉,历仕三十余年,皆在边陲,触瘴成疾。乞 骸骨,不许。弘治二年召为工部..右侍郎,道卒,年六十三。 (节选自《明史·孔镛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 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 B.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 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 C.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 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 D.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 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