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炎症时局部的血管变化和渗出性改变(60分钟) 炎性充血:发生发展过程、机制 炎性渗出:发生机制、渗出液的概念及意义 炎性浸润:炎性浸润和炎细胞概念、炎细胞游出及吞噬的过程以及机制 炎性介质的常见类型及作用 慢性炎症时局部的增生性改变(15分钟) 慢性炎症的病因 增生性病变,特别是肉芽肿性病变的发生机制 3、炎症的类型(70分钟) 渗出性炎(40分钟) 浆液性炎 纤维蛋白性炎(假膜性炎) 化脓性炎(蜂窝织炎、脓肿和表面化脓,及相关的化脓、脓肿膜、窦道、瘘管、溃 疡的概念) 增生性炎(20分钟) 肉芽肿性炎 炎性息肉和炎性假瘤 其它炎症(10分钟) 4、炎症的经过和结局(10分钟) 愈复 迁延不愈、变为慢性 蔓延扩散 局部蔓延 淋巴道扩散 血道扩散(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5、炎症的临床表现(10分钟) 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全身反应: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实质细胞变性坏死 五、思考题 1、所谓炎症?炎症有何生物学意义? 2、比较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 3、简述脓肿膜的构成及意义 4、简述化脓性炎和纤维蛋白性炎的形态特点、好发部位、转归 5、何谓肉芽肿?常见的肉芽肿性病变有哪些?简述各种肉芽肿的形态特点
急性炎症时局部的血管变化和渗出性改变(60 分钟) 炎性充血:发生发展过程、机制 炎性渗出:发生机制、渗出液的概念及意义 炎性浸润:炎性浸润和炎细胞概念、炎细胞游出及吞噬的过程以及机制 炎性介质的常见类型及作用 慢性炎症时局部的增生性改变(15 分钟) 慢性炎症的病因 增生性病变,特别是肉芽肿性病变的发生机制 3、炎症的类型(70 分钟) 渗出性炎(40 分钟) 浆液性炎 纤维蛋白性炎(假膜性炎) 化脓性炎(蜂窝织炎、脓肿和表面化脓,及相关的化脓、脓肿膜、窦道、瘘管、溃 疡的概念) 增生性炎(20 分钟) 肉芽肿性炎 炎性息肉和炎性假瘤 其它炎症(10 分钟) 4、炎症的经过和结局(10 分钟) 愈复 迁延不愈、变为慢性 蔓延扩散 局部蔓延 淋巴道扩散 血道扩散(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5、炎症的临床表现(10 分钟) 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全身反应: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实质细胞变性坏死 五、思考题 1、所谓炎症?炎症有何生物学意义? 2、比较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 3、简述脓肿膜的构成及意义。 4、简述化脓性炎和纤维蛋白性炎的形态特点、好发部位、转归。 5、何谓肉芽肿?常见的肉芽肿性病变有哪些?简述各种肉芽肿的形态特点
第四章修复 、时间安排 分一节半课(60分钟)(与炎症合为学时) 第5节:修复和再生的概念,细胞再生能力及细胞生长的调节,ECM的概念和类型 第6节:ECM的代谢调节,结缔组织修复,创伤愈合,骨折愈合,影响修复的因素 二、重点 1、细胞再生的能力 机体组织细胞损伤后,通过周围细胞增生来完成修复的过程称为再生。 根据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体内细胞可以分为三大类: 不稳定细胞:正常时处在经常的细胞分裂周期中 如:被覆上皮、淋巴造血细胞 稳定细胞:平时很少增殖,当受损伤时表现出很强的再生能力 如腺上皮、成纤维细胞、平滑肌、软骨、骨、骨皮细胞等 固定型细胞:再生能力很弱,损伤一般由结缔组织修复 如神经元、骨骼肌和心肌细胞 2、肉芽组织的概念及其在病理学中的意义 肉芽组织是由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幼稚的结缔组织 肉芽组织是机化的物质基础,即坏死组织、血栓、渗出物以及外来异物的一个重要的转 变结局:也是损伤后修复、最终形成瘢痕或器官纤维化、硬化的病理基础:在创伤愈合过程 中起着抗感染保护创面、填补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等作用。 3、创伤愈合的类型 创伤愈合分为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其主要取决于损伤的程度、创面的整合情况、有无 感染以及坏死组织和出血量的多少。当然,也受到诸多全身性因素和局部血供、神经支配等 的影响。 通常,缝合手术切口的愈合是最典型的一期愈合。与之相比,二期愈合时炎症反应更显 著,肉芽组织增生较多、瘢痕收缩明显、所需的时间也较长。外科清创术是试图将原本需要 二期愈合的创口转为一期愈合的最常用方法 三、难点 损伤后修复与组织器官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尚处于硏究阶段,其过程涉及:组织器官基膜 及结构支架的损伤,各种生长因子的合成、释放和活化,间叶细胞的增生及功能分化,细胞 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的平衡等调节 生长因子及其主要的生物学作用:转化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外基质的概念和类型:胶原蛋白、弹力素、粘连糖蛋白、蛋白多糖 细胞外基质的代谢:成纤维细胞ECM的蛋白合成、修饰和分泌的调节,基质金属蛋白 酶等ECM降解酶的合成与分泌 四、讲授内容 1、修复、再生的概念(5分钟)
第四章 修复 一、时间安排 分一节半课(60 分钟)(与炎症合为学时) 第 5 节:修复和再生的概念,细胞再生能力及细胞生长的调节,ECM 的概念和类型 第 6 节:ECM 的代谢调节,结缔组织修复,创伤愈合,骨折愈合,影响修复的因素 二、重点 1、细胞再生的能力 机体组织细胞损伤后,通过周围细胞增生来完成修复的过程称为再生。 根据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体内细胞可以分为三大类: 不稳定细胞:正常时处在经常的细胞分裂周期中 如:被覆上皮、淋巴造血细胞 稳定细胞:平时很少增殖,当受损伤时表现出很强的再生能力 如腺上皮、成纤维细胞、平滑肌、软骨、骨、骨皮细胞等 固定型细胞:再生能力很弱,损伤一般由结缔组织修复 如神经元、骨骼肌和心肌细胞 2、肉芽组织的概念及其在病理学中的意义 肉芽组织是由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幼稚的结缔组织 肉芽组织是机化的物质基础,即坏死组织、血栓、渗出物以及外来异物的一个重要的转 变结局;也是损伤后修复、最终形成瘢痕或器官纤维化、硬化的病理基础;在创伤愈合过程 中起着抗感染保护创面、填补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等作用。 3、创伤愈合的类型 创伤愈合分为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其主要取决于损伤的程度、创面的整合情况、有无 感染以及坏死组织和出血量的多少。当然,也受到诸多全身性因素和局部血供、神经支配等 的影响。 通常,缝合手术切口的愈合是最典型的一期愈合。与之相比,二期愈合时炎症反应更显 著,肉芽组织增生较多、瘢痕收缩明显、所需的时间也较长。外科清创术是试图将原本需要 二期愈合的创口转为一期愈合的最常用方法。 三、难点 损伤后修复与组织器官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尚处于研究阶段,其过程涉及:组织器官基膜 及结构支架的损伤,各种生长因子的合成、释放和活化,间叶细胞的增生及功能分化,细胞 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的平衡等调节。 生长因子及其主要的生物学作用:转化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外基质的概念和类型:胶原蛋白、弹力素、粘连糖蛋白、蛋白多糖 细胞外基质的代谢:成纤维细胞 ECM 的蛋白合成、修饰和分泌的调节,基质金属蛋白 酶等 ECM 降解酶的合成与分泌 四、讲授内容 1、修复、再生的概念(5 分钟)
2、细胞生长及其调节(10分钟) 细胞的再生能力 细胞生长周期及其调节机制 细胞生长的调节 常见的生长因子 3、细胞外基质的沉积(10分钟) ECMECM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ECM的合成、修饰、分泌 ECM的降解(MMP、纤溶酶/ PAS/PAIs系统,TMP) ECM的调节(细胞因子、整合素、ECM降解产物) 4、结缔组织修复(15分钟) 肉芽组织的概念 结缔组织修复的过程:新血管形成、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移行、ECM沉积、组织重建 5、创伤愈合(15分钟) 创伤愈合的概念 期愈 二期愈合 6、骨折愈合(3分钟) 7、影响修复的因素(2分钟) 全身因素:营养、白细胞、内分泌激素 局部因素:感染、机械性因素、异物、创伤的组织类型和血供 五、思考题 1、何谓修复?举例说明不同的修复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何谓肉芽组织,其在创伤修复中有何作用? 3、试比较创伤一期和二期愈合的成因、过程、以及结局。 4、简述创伤修复的条件、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第五章.肿瘤 时间安排6节课(2×3) 第一、二节肿瘤的概念,肿瘤的良恶性,肿瘤的形态和结构,肿瘤的分类和命名 第三、四节肿瘤细胞生物学特征,肿瘤的播散,肿瘤的分级和分期,癌前病变和原 位癌 第五、六节肿瘤的病理诊断,肿瘤与宿主,常见肿瘤及其有关病因
2、细胞生长及其调节(10 分钟) 细胞的再生能力 细胞生长周期及其调节机制 细胞生长的调节 常见的生长因子 3、细胞外基质的沉积(10 分钟) ECMECM 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ECM 的合成、修饰、分泌 ECM 的降解(MMP、纤溶酶/PAs/PAIs 系统,TIMP) ECM 的调节(细胞因子、整合素、ECM 降解产物) 4、结缔组织修复(15 分钟) 肉芽组织的概念 结缔组织修复的过程:新血管形成、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移行、ECM 沉积、组织重建 5、创伤愈合(15 分钟) 创伤愈合的概念 一期愈合 二期愈合 6、骨折愈合(3 分钟) 7、影响修复的因素(2 分钟) 全身因素:营养、白细胞、内分泌激素 局部因素:感染、机械性因素、异物、创伤的组织类型和血供 五、思考题 1、何谓修复?举例说明不同的修复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何谓肉芽组织,其在创伤修复中有何作用? 3、试比较创伤一期和二期愈合的成因、过程、以及结局。 4、简述创伤修复的条件、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第五章. 肿瘤 一、时间安排 6 节课(2×3) 第一、二节 肿瘤的概念,肿瘤的良恶性,肿瘤的形态和结构,肿瘤的分类和命名 第三、四节 肿瘤细胞生物学特征,肿瘤的播散,肿瘤的分级和分期,癌前病变和原 位癌 第五、六节 肿瘤的病理诊断,肿瘤与宿主,常见肿瘤及其有关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