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表达规则: ◆左面电极:氧化反应;右面电极:还原反应; 用“|”“”“‖”表示3种相界面 ◆标明物质状态、活度、压力; ◆气体物质应有不活泼物质作载体(电极) ◆注明电池温度、压力; ◆根据上述规则写出的电池若电池电势小于零, 说明实际电池情况与书写表达相反。 版权所有: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上一页下一页节首
版权所有: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上一页 下一页 节首 左面电极:氧化反应;右面电极:还原反应; 用“ ”“ ”“ ”表示3种相界面; 标明物质状态、活度、压力; 气体物质应有不活泼物质作载体(电极); 注明电池温度、压力; 根据上述规则写出的电池若电池电势小于零, 说明实际电池情况与书写表达相反。 电池表达规则: 电池表达规则:
1.原电池的书写惯例 表示稳定的相界面 负载 Zn 一表示可混液体之间 不稳定的相界面 EnSo CuSO4 lmol-kg-I —表示已消除液接电 势的相界面 多孔隔膜 )Cu zn znso (aq): CusO,(ag Cu(+ P(Cu)(Zn)(ZnSO, aq)p(CuSO4, aq)p(Cu) 版权所有: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上一页下一页节首
版权所有: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上一页 下一页 节首 1.原电池的书写惯例 原电池的书写惯例 − ′ 4 M 4 ( Cu | )aq(CuSO )aq(ZnSO | Zn | uC ) + ( ) (Cu)aq,CuSO()aq,ZnSO(Zn)uC( ) φ ′ φ φ 4 φ 4 φ ⎯表示稳定的相界面 ⎯表示可混液体之间 不稳定的相界面 ⎯表示已消除液接电 势的相界面
2原电池的电动势 连接右面电极(正极)的金属引线与连接左面电 极(负极)的相同金属引线之间的内电势差称为 电池电势。电流为零(达到平衡)时原电池的电 池电势称为电动势 E 例右引线)左引线) 负载 Zn Cu (C)-(m) ZnSO4 CuSO4 molko 1mol-kg-I 多 膜 版权所有: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上一页下一页节首
版权所有: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上一页 下一页 节首 2.原电池的电动势 原电池的电动势 连接右面电极(正极)的金属引线与连接左面电 极(负极)的相同金属引线之间的内电势差称为 电池电势。电流为零(达到平衡)时原电池的电 池电势称为电动势 == [ ] φ( )( ) 右引线 −φ 左引线 →0 def limI E φ( )( ) −φ uCCu ′
3.界面电势差 △(=(zn)-y(Cu) Zn ZnSO4, aq d=p(zn)-p(ZnSO4, aq) △ CuSO, ag p=p(Cuso 4940 ( Znso,ag ZnSO4 aqy ACuso. a =o(Cu)-o(cuSo,, ag) E I→0 4ay9-△20y+△m9p+△Cm0m =im(右引线)-(在引线月 I→0 版权所有: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上一页下一页节首
版权所有: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上一页 下一页 节首 3.界面电势差 ( ) ( uCZn ) ZnuC −=Δ ′ ′ φφφ (Zn) ( aq,ZnSO ) 4 Zn 4 aq,ZnSO −=Δ φφφ ( aq,CuSO ) ( aq,ZnSO ) 4 4 aq,CuSO aq,ZnSO44 =Δ φφ −φ (Cu) ( aq,CuSO ) 4 Cu 4 aq,CuSO −=Δ φφφ ⎟⎟⎟⎠⎞ ⎜⎜⎜⎝⎛ → φ φ φ Δ+Δ+Δ−Δ φ Cu aq,CuSO aq,CuSO aq,ZnSO Zn aq,ZnSO Zn Cu 4 4 0 4 4 lim= I E = [φ(右引线)−φ(左引线)] →0 limI
电极与溶液间的界面电势差 电极表面 接触电势 电 势 距离 版权所有: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上一页下一页节首
版权所有: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上一页 下一页 节首 电极与溶液间的界面电势差 电极与溶液间的界面电势差 接触电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