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形图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地形图的数学基础、地理要素和辅助要素的表示方法。 2.掌握地形图的室内外作业、野外阅读和填图技能。 本章重点:地貌要素的表示方法、地形图的阅读、地形图的室内外应 用 本章难点:地形图的数学基础。 教学时数:13学时 [第一讲2学时] [引入] 地形图这个名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地理课本及历年高考都涉及 到有关地形图基本知识的一些问题,如利用等高线判断地形特征、利用等 高线绘制剖面图等,但所有这些都是肤浅的,不系统的,通过本章的学习 使同学们对地形图有一个全面而系统地认识,学会使用地形图,利用地形 图进行室内野外作业。 地形图是国家进行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料。道路的选线和施 工,水库的设计和修建,农业规划,工业布局,以及地质、土壤、植被、 土地利用等专业考察和区域开发,都要使用地形图,在军事上,地形图尤 为重要,被称为军队的眼睛,部队的行军,指挥员布置和指挥战斗,都离 不开地形图。地形图也是我们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地形图是国家的机密文 件在学习使用中,不得丢失,妥善保存,及时收回,否则后果自负。 第一节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概述 八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我国把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 (原1:20万) 1:50万、1:100万八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的地形
1 第二章 地形图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地形图的数学基础、地理要素和辅助要素的表示方法。 2.掌握地形图的室内外作业、野外阅读和填图技能。 本章重点:地貌要素的表示方法、地形图的阅读、地形图的室内外应 用。 本章难点:地形图的数学基础。 教学时数:13 学时 [第一讲 2 学时] [引入] 地形图这个名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地理课本及历年高考都涉及 到有关地形图基本知识的一些问题,如利用等高线判断地形特征、利用等 高线绘制剖面图等,但所有这些都是肤浅的,不系统的,通过本章的学习 使同学们对地形图有一个全面而系统地认识,学会使用地形图,利用地形 图进行室内野外作业。 地形图是国家进行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料。道路的选线和施 工,水库的设计和修建,农业规划,工业布局,以及地质、土壤、植被、 土地利用等专业考察和区域开发,都要使用地形图,在军事上,地形图尤 为重要,被称为军队的眼睛,部队的行军,指挥员布置和指挥战斗,都离 不开地形图。地形图也是我们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地形图是国家的机密文 件在学习使用中,不得丢失,妥善保存,及时收回,否则后果自负。 第一节 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概述 一、八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我国把 1:5000、1:1 万、1:2.5 万、1:5 万、1:10 万、1:25 万、 (原 1:20 万) 1:50 万、1:100 万八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的地形
图 地形图的内容包括有:水文、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 线和境界线。 特点:(1)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比例尺较大,特别是大于1:10 万,是实测图,详细而精确反映区城内地理事物形状分布为质类型及数量 特征。(2)采用统一的符号系统 二、分类及用途 习惯上根据比例尺又分为大、中、小三类,随着比例尺的不同,其内 容与精度也有区别,从而他的用途也有所不同。地形图的主要用途: (1)用于研究区域概况 (2)提供各种资料和数据 (3)作为填绘地理考察内容的工作底图。 (4)野外工作的工具 (5)编制专题地图的底图。 1.大比例尺地形图 1:5000——1:10万(包括1:5000、1:1万、1:2.5万、1:5 万、1:10万) 用途:从图上可以直接量取各种精确的数据,并能在图上进行规划设 ,可作为专业调查和填图的工作底图和编制专题地图的底图,在军事上, 是指挥人员组织战斗或战役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炮兵战斗是确定射击 点的主要工具。 2.中比例尺地形图 1:25万—-1:50万。精度低于大比例尺地形图,一般作为总体规划 用图,也可作为编制小比例尺专题地图的底图,军事上可作为高级司令部 组织战役,战略计划时用图。 3.小比例尺地形图 小于1:100万。精度低于大、中比例尺。特点是综合程度大 比例尺 表示实地面积(平方千米) l:5000
2 图。 地形图的内容包括有:水文、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 线和境界线。 特点:(1)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比例尺较大,特别是大于 1:10 万,是实测图,详细而精确反映区城内地理事物形状分布为质类型及数量 特征。(2)采用统一的符号系统 二、分类及用途 习惯上根据比例尺又分为大、中、小三类,随着比例尺的不同,其内 容与精度也有区别,从而他的用途也有所不同。地形图的主要用途: (1)用于研究区域概况。 (2)提供各种资料和数据。 (3)作为填绘地理考察内容的工作底图。 (4)野外工作的工具。 (5)编制专题地图的底图。 1.大比例尺地形图 1:5000——1:10 万 (包括 1:5000、1:1 万、1:2.5 万、1:5 万、1:10 万) 用途:从图上可以直接量取各种精确的数据,并能在图上进行规划设 计,可作为专业调查和填图的工作底图和编制专题地图的底图,在军事上, 是指挥人员组织战斗或战役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炮兵战斗是确定射击 点的主要工具。 2.中比例尺地形图 1:25 万——1:50 万。精度低于大比例尺地形图,一般作为总体规划 用图,也可作为编制小比例尺专题地图的底图,军事上可作为高级司令部 组织战役,战略计划时用图。 3.小比例尺地形图 小于 1:100 万。精度低于大、中比例尺。特点是综合程度大 比例尺 表示实地面积(平方千米) 1:5000 5
1:1万 多 1:2.5万 110多 1:5万 450多 1:10万 1800 1:25万 16000 1:50万 1:100万 256000 用途:概括地表示了区域的地理特征称为“一览图”,作为国家、省总 体规划和全国性的各种专题图的底图。军事上,用作战略规划和编绘军事 态势图 第二节地形图的数学基础 地形图内容详尽,精度要求很高。为了保证地形图具有良好的精度 对地形图的数学基础,特别是地图投影的要求很高:方向正确,没有角度 变形,以保证图上景物形状与实地相似;地物之间的距离和关系位置正确, 以便于量测。那么,选用什么样的投影才能满足这些要求呢? 、投影和分带 〈一〉投影 我国大、中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极髙斯一一克 吕格投影。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采用等角圆锥投影 高斯—一克吕格投影的原理是:假设用一空心椭圆柱横套在地球椭球 体上,使椭圆柱轴通过地心,椭圆柱面与椭球体面某一经线相切;然后 用解析法使地球椭球体面上经纬网保持角度相等的关系,并投影到椭圆柱 面上,最后将椭圆柱面切开展平,就得到投影后的图形。 由于这个投影是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于十九世纪二 十年代(1825年)拟定,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于1912年对投影公 式加以补充,故称高斯一一克吕格投影。 该投影后的经纬网图形可看出以下三条规律: (1)中央经线和赤道为垂直相交的直线,作为直角坐标系的坐标 轴,也是经纬网图形的对称轴
3 1:1 万 20 多 1:2.5 万 110 多 1:5 万 450 多 1:10 万 1800 1:25 万 16000 1: 50 万 64000 1:100 万 256000 用途:概括地表示了区域的地理特征称为“一览图”,作为国家、省总 体规划和全国性的各种专题图的底图。军事上,用作战略规划和编绘军事 态势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数学基础 地形图内容详尽,精度要求很高。为了保证地形图具有良好的精度, 对地形图的数学基础,特别是地图投影的要求很高:方向正确,没有角度 变形,以保证图上景物形状与实地相似;地物之间的距离和关系位置正确, 以便于量测。那么,选用什么样的投影才能满足这些要求呢? 一、投影和分带 〈一〉投影 我国大、中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极高斯——克 吕格投影。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 万)采用等角圆锥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原理是:假设用一空心椭圆柱横套在地球椭球 体上,使椭圆柱轴通过地心,椭圆柱面与椭球体面某一经线相切;然后, 用解析法使地球椭球体面上经纬网保持角度相等的关系,并投影到椭圆柱 面上,最后将椭圆柱面切开展平,就得到投影后的图形。 由于这个投影是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于十九世纪二 十年代(1825 年)拟定,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于 1912 年对投影公 式加以补充,故称高斯——克吕格投影。 该投影后的经纬网图形可看出以下三条规律: (1) 中央经线和赤道为垂直相交的直线,作为直角坐标系的坐标 轴,也是经纬网图形的对称轴
(2)经线为凹向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纬线为凸向对称于赤道 的曲线,且与经线曲线正交,没有角度变形。 (3)中央经线上没有长度变形,其余经线的长度略大于球面实际 长度,离中央东西两侧愈远,椭圆柱面与椭球面愈不接触,其变形愈大(纬 线为0°,经差为±3°,长度变为1.38%。 (二)分带 为了控制变形,采用分带投影的办法,规定1:2.5万—-1:50万地 形图采用经差6°分带;1:1万及更大的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分带,以保证 必要的精度 6°分带法:从格林威治0°经线(本初子午线),自西向东按经差每 6°唯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投影带,依次编号为1——60,我国位于东 经72°——136°之间,共包括11个投影带,即13--23带 3°分带法:从东经算起,自西向东按经差3°为一个投影带,全球共 分120个带,我国位于24--45带。 每带带号与其中央经线的经度有如下关系: 6°带 中央经度 λ中=6 3°带 中央经度 λ中=3°*n 二、地形图上的坐标网 为了在地图上迅速而准确的指示目标位置和确定方向,距离、面积等, 高斯一一克吕格投影的地图上绘有两种坐标网:地理坐标网(经纬网)和 直角坐标网(方里网)。 (一)地理坐标网 规定1:1万—-1:1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上,每幅图的内图廓为经纬 线,而图内不加绘经纬线,经纬度数值注记在内图廓的四角,在内外图廓 间,还绘有黑白相间或仅用针线表示经差、纬差1′的分度带。需要时将对 应点相连接,就可构成很密的经纬网。 在1:25万——1:100万地形图上,直接绘出经纬网有时还绘有加密 经纬网的加密分割线。纬度注记在东西内外图廓间,经度注记在南北内外 图廓间
4 (2) 经线为凹向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纬线为凸向对称于赤道 的曲线,且与经线曲线正交,没有角度变形。 (3) 中央经线上没有长度变形,其余经线的长度略大于球面实际 长度,离中央东西两侧愈远,椭圆柱面与椭球面愈不接触,其变形愈大(纬 线为 0°,经差为±3°,长度变为 1.38%)。 (二)分带 为了控制变形,采用分带投影的办法,规定 1:2.5 万——1:50 万地 形图采用经差 6°分带;1:1 万及更大的比例尺地形图采用 3°分带,以保证 必要的精度. 6°分带法: 从格林威治 0°经线(本初子午线),自西向东按经差每 6°唯一投影带,全球共分 60 个投影带,依次编号为 1——60,我国位于东 经 72°——136°之间,共包括 11 个投影带,即 13——23 带。 3°分带法:从东经算起,自西向东按经差 3°为一个投影带,全球共 分 120 个带,我国位于 24——45 带。 每带带号与其中央经线的经度有如下关系: 6°带 中央经度 λ中=6°* n -3° 3°带 中央经度 λ中=3° * n 二、地形图上的坐标网 为了在地图上迅速而准确的指示目标位置和确定方向,距离、面积等, 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地图上绘有两种坐标网:地理坐标网(经纬网)和 直角坐标网(方里网)。 (一) 地理坐标网 规定 1:1 万——1:10 万比例尺的地形图上,每幅图的内图廓为经纬 线,而图内不加绘经纬线,经纬度数值注记在内图廓的四角,在内外图廓 间,还绘有黑白相间或仅用针线表示经差、纬差 1′的分度带。需要时将对 应点相连接,就可构成很密的经纬网。 在 1:25 万——1:100 万地形图上,直接绘出经纬网有时还绘有加密 经纬网的加密分割线。纬度注记在东西内外图廓间,经度注记在南北内外 图廓间
(二)直角坐标网 1、坐标系的建立和起算 直角坐标网是以每一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为纵轴(X轴),赤道作为横轴 (Y轴),纵坐标以赤道为0起算,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我国位于北 半球,纵坐标都是正值,横坐标本来应以中央经线为0起算,以东为正, 以西为负,但因坐标数有正有负,不便于使用,所以,又规定凡橫坐标值 均加500千米即等于将纵坐标轴向西移500千米,横坐标从此起算则均为 正值。 2、直角坐标网的构成 以公里为单位,按相等的间距,作平行于纵、横轴的若干直线,便构 成了图面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网,又叫方里网。 3、坐标的注记 纵坐标注记在东西内外图廓间,又南向北增加(四位数):横坐标注记 在南北内外图廓间,由西向东增加。近地图四角注有全部坐标数。横坐标 前两位为带号,其余只注最后两位公里数。 规定1:10万和更大的比例尺地形图绘制方里网,其间隔规定如下表: 比例尺 图上方里网间隔 相应实地长度 1:1万 10 1:2.5万 1:5万 2 cm kr 1:10万 (三)相邻投影带图幅的拼接 由于高斯一一克吕格投影的经线是向投影带的中央经线收敛的,它和 坐标纵线有一定的夹角,叫子午线收敛角。所以当相邻两带的图幅拼接时, 方里网就形成了折角。这就给拼接使用地图带来很大的困难,规定在一定 的范围内把邻带的坐标延伸到本带的图幅上,这就使某些图幅上有两个方 里网系统,一个是本带的,一个是邻带的,为了区别,图廓内绘有本带方 里网,图廓外绘邻带方里网的小段,需要使用时才连绘出来,这样相邻图 幅就具有统一的直角坐标系统
5 (二) 直角坐标网 1、 坐标系的建立和起算 直角坐标网是以每一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为纵轴(X 轴),赤道作为横轴 (Y 轴),纵坐标以赤道为 0 起算,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我国位于北 半球,纵坐标都是正值,横坐标本来应以中央经线为 0 起算,以东为正, 以西为负,但因坐标数有正有负,不便于使用,所以,又规定凡横坐标值 均加 500 千米即等于将纵坐标轴向西移 500 千米,横坐标从此起算则均为 正值。 2、 直角坐标网的构成 以公里为单位,按相等的间距,作平行于纵、横轴的若干直线,便构 成了图面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网,又叫方里网。 3、 坐标的注记 纵坐标注记在东西内外图廓间,又南向北增加(四位数);横坐标注记 在南北内外图廓间,由西向东增加。近地图四角注有全部坐标数。横坐标 前两位为带号,其余只注最后两位公里数。 规定 1:10 万和更大的比例尺地形图绘制方里网,其间隔规定如下表: 比例尺 图上方里网间隔 相应实地长度 1:1 万 10 cm 1 km 1:2.5 万 4 cm 1 km 1:5 万 2 cm 1 km 1:10 万 2 cm 2 km (三)相邻投影带图幅的拼接 由于高斯——克吕格投影的经线是向投影带的中央经线收敛的,它和 坐标纵线有一定的夹角,叫子午线收敛角。所以当相邻两带的图幅拼接时, 方里网就形成了折角。这就给拼接使用地图带来很大的困难,规定在一定 的范围内把邻带的坐标延伸到本带的图幅上,这就使某些图幅上有两个方 里网系统,一个是本带的,一个是邻带的,为了区别,图廓内绘有本带方 里网,图廓外绘邻带方里网的小段,需要使用时才连绘出来,这样相邻图 幅就具有统一的直角坐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