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全书序论 性。根据上文特性的定义,只有适合于照实表现恰恰某一确 定内容的东西才应该纳入艺术作品,不应该有什么显得是无 用的或是多余的。 这个定义是很重要的,而且从某一个观点看,它是有道 理的。迈约在上述著作中却以为希尔特的这种看法已完全消 逝了,并且以为它的消逝对艺术只有好处,因为这种看法很 可能导致漫画作风。迈约的这种批评包括一种谬见,仿佛以 为替美下这样的定义就可以“导致”什么。其实艺术哲学没 有任务要替艺术家开方剂,而是要阐明美一般说来究竟是什 么,它如何体现在实际艺术作品里,却没有意思要定出方剂 式的规则。关于这种批评,不错,希尔特的定义确实包括漫 画作风在内,因为漫画作风也可以是具有特性的;但是另一 方面我们必须这样反驳这种批评:在漫画里所写的特性是被 夸张了的,简直可以说是特性的泛溢。但是这种泛溢却不是 为着表现特性所正当要求的,它成了一种累赘的重复,使特 性本身受到歪曲。还有一层,漫画作风所表现的是丑的特性, 丑总是一种歪曲。就它本身来说,丑更与内容有关,所以我 们可以说,特性原则也要包括丑和丑的表现作为它的基本属 性的一部分。关于在艺术作品中什么才应该受到特性化,什 么不应该,这就是说,关于美的内容,希尔特的定义却没有 明确地解释,他在这方面只提出一种形式的定义,里面也有 些真理,不过是用抽象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还有一个问题:迈约既然反对希尔特的艺术原则,他自 己拿什么来代替它呢?他所谈的首先只是古代艺术的原则,这
性 。 根 据 上 文 特 性 的 定 义 , 只 有 适 合 于 照 实 表 现 恰 恰 某 一 确 定 内 容 的 东 西 才 应 该 纳 入 艺 术 作 品 , 不 应 该 有 什 么 显 得 是 无 用 的 或 是 多 余 的 。 这 个 定 义 是 很 重 要 的 , 而 且 从 某 一 个 观 点 看 , 它 是 有 道 理 的 。 迈 约 在 上 述 著 作 中 却 以 为 希 尔 特 的 这 种 看 法 已 完 全 消 逝 了 , 并 且 以 为 它 的 消 逝 对 艺 术 只 有 好 处 , 因 为 这 种 看 法 很 可 能 导 致 漫 画 作 风 。 迈 约 的 这 种 批 评 包 括 一 种 谬 见 , 仿 佛 以 为 替 美 下 这 样 的 定 义 就 可 以 “ 导 致 ” 什 么 。 其 实 艺 术 哲 学 没 有 任 务 要 替 艺 术 家 开 方 剂 , 而 是 要 阐 明 美 一 般 说 来 究 竟 是 什 么 , 它 如 何 体 现 在 实 际 艺 术 作 品 里 , 却 没 有 意 思 要 定 出 方 剂 式 的 规 则 。 关 于 这 种 批 评 , 不 错 , 希 尔 特 的 定 义 确 实 包 括 漫 画 作 风 在 内 , 因 为 漫 画 作 风 也 可 以 是 具 有 特 性 的 ; 但 是 另 一 方 面 我 们 必 须 这 样 反 驳 这 种 批 评 : 在 漫 画 里 所 写 的 特 性 是 被 夸 张 了 的 , 简 直 可 以 说 是 特 性 的 泛 溢 。 但 是 这 种 泛 溢 却 不 是 为 着 表 现 特 性 所 正 当 要 求 的 , 它 成 了 一 种 累 赘 的 重 复 , 使 特 性 本 身 受 到 歪 曲 。 还 有 一 层 , 漫 画 作 风 所 表 现 的 是 丑 的 特 性 , 丑 总 是 一 种 歪 曲 。 就 它 本 身 来 说 , 丑 更 与 内 容 有 关 , 所 以 我 们 可 以 说 , 特 性 原 则 也 要 包 括 丑 和 丑 的 表 现 作 为 它 的 基 本 属 性 的 一 部 分 。 关 于 在 艺 术 作 品 中 什 么 才 应 该 受 到 特 性 化 , 什 么 不 应 该 , 这 就 是 说 , 关 于 美 的 内 容 , 希 尔 特 的 定 义 却 没 有 明 确 地 解 释 , 他 在 这 方 面 只 提 出 一 种 形 式 的 定 义 , 里 面 也 有 些 真 理 , 不 过 是 用 抽 象 的 方 式 表 达 出 来 的 。 还 有 一 个 问 题 : 迈 约 既 然 反 对 希 尔 特 的 艺 术 原 则 , 他 自 己 拿 什 么 来 代 替 它 呢 ? 他 所 谈 的 首 先 只 是 古 代 艺 术 的 原 则 , 这 2 4 全 书 序 论
美和艺术的科学研究方式 里面当然要包含美这一个要素。他趁便提到了孟斯①和文克 尔曼②两人关于“理想” (deal,)的定义,并且说他对于这个 美的原则既不否定,也不完全接受,但是他毫不迟疑地赞成 一位有教养的艺术大师(歌德)的看法,因为它是很明确的, 而且好象能更精确地解决问题。歌德说,“古人的最髙原则是 意蕴,而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如果我们细 看一下这句话的意义,就会看到这里也有两方面,即内容或 题材和表现的方式。遇到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 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前 个因素—一即外在的因素——对于我们之所以有价值,并 非由于它所直接呈现的;我们假定它里面还有一种内在的东 西,即一种意蕴,一种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的意蕴。那外在 形状的用处就在指引到这意蕴。因为一种可以指引到某一意 蕴的现象并不只是代表它自己,不只是代表那外在形状,而 是代表另一种东西,就象符号那样,或则说得更清楚一点,就 象寓言那样,其中所含的教训就是意蕴。文字也是如此,每 个字都指引到一种意蕴,并不因它自身而有价值。同理,人 的眼睛、面孔、皮肉乃至于整个形状都显现出灵魂和心胸,这 里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艺术作 ①孟斯Meng,17281779),德国名画家 ②文克尔曼 W inckelmann,1717-1768),德国研究希腊艺术的学者,他 的《古代艺术史》对德国文艺思想的影响很大 ③“意蕴”原文是 das Bedeutende,意思是“有所指”或“含有用意”的 东西,近于汉语“言之有物”的“物”,因译“意蕴”。黑格尔在本书中 通常把它叫做“内容” Gehalt
里 面 当 然 要 包 含 美 这 一 个 要 素 。 他 趁 便 提 到 了 孟 斯 ① 和 文 克 尔 曼 ② 两 人 关 于 “ 理 想 ” ( l d e a l ) 的 定 义 , 并 且 说 他 对 于 这 个 美 的 原 则 既 不 否 定 , 也 不 完 全 接 受 , 但 是 他 毫 不 迟 疑 地 赞 成 一 位 有 教 养 的 艺 术 大 师 ( 歌 德 ) 的 看 法 , 因 为 它 是 很 明 确 的 , 而 且 好 象 能 更 精 确 地 解 决 问 题 。 歌 德 说 , “ 古 人 的 最 高 原 则 是 · 意 · 蕴 , 而 成 功 的 艺 术 处 理 的 最 高 成 就 就 是 美 。 ” ③ 如 果 我 们 细 看 一 下 这 句 话 的 意 义 , 就 会 看 到 这 里 也 有 两 方 面 , 即 内 容 或 题 材 和 表 现 的 方 式 。 遇 到 一 件 艺 术 作 品 , 我 们 首 先 见 到 的 是 它 直 接 呈 现 给 我 们 的 东 西 , 然 后 再 追 究 它 的 意 蕴 或 内 容 。 前 一 个 因 素 — — 即 外 在 的 因 素 — — 对 于 我 们 之 所 以 有 价 值 , 并 非 由 于 它 所 直 接 呈 现 的 ; 我 们 假 定 它 里 面 还 有 一 种 内 在 的 东 西 , 即 一 种 意 蕴 , 一 种 灌 注 生 气 于 外 在 形 状 的 意 蕴 。 那 外 在 形 状 的 用 处 就 在 指 引 到 这 意 蕴 。 因 为 一 种 可 以 指 引 到 某 一 意 蕴 的 现 象 并 不 只 是 代 表 它 自 己 , 不 只 是 代 表 那 外 在 形 状 , 而 是 代 表 另 一 种 东 西 , 就 象 符 号 那 样 , 或 则 说 得 更 清 楚 一 点 , 就 象 寓 言 那 样 , 其 中 所 含 的 教 训 就 是 意 蕴 。 文 字 也 是 如 此 , 每 个 字 都 指 引 到 一 种 意 蕴 , 并 不 因 它 自 身 而 有 价 值 。 同 理 , 人 的 眼 睛 、 面 孔 、 皮 肉 乃 至 于 整 个 形 状 都 显 现 出 灵 魂 和 心 胸 , 这 里 意 蕴 总 是 比 直 接 显 现 的 形 象 更 为 深 远 的 一 种 东 西 。 艺 术 作 二 美 和 艺 术 的 科 学 研 究 方 式 2 5 ① ② ③ “ 意 蕴 ” 原 文 是 d a s B e d e u t e n d e , 意 思 是 “ 有 所 指 ” 或 “ 含 有 用 意 ” 的 东 西 , 近 于 汉 语 “ 言 之 有 物 ” 的 “ 物 ” , 因 译 “ 意 蕴 ” 。 黑 格 尔 在 本 书 中 通 常 把 它 叫 做 “ 内 容 ” ( G e h a l t ) 。 文 克 尔 曼 ( W i n c k e l m a n n , 1 7 1 7 — 1 7 6 8 ) , 德 国 研 究 希 腊 艺 术 的 学 者 , 他 的 《 古 代 艺 术 史 》 对 德 国 文 艺 思 想 的 影 响 很 大 。 孟 斯 ( M e n g s , 1 7 2 8 — 1 7 7 9 ) , 德 国 名 画 家
全书序论 品应该具有意蕴,也是如此,它不只是用了某种线条,曲线, 面,齿纹,石头浮雕,颜色,音调,文字乃至于其它媒介,就 算尽了它的能事,而是要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 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 所以这种要求艺术作品要有意蕴的看法是和希尔特的特 性原则没有多大分别的。 按照这种理解,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 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所借以现出意蕴和特性的东 西。内在的显现于外在的;就借这外在的,人才可以认识到 内在的,因为外在的从它本身指引到内在的。 在这里我们对这一点暂且不能再加详论。 c)上述那些建立理论和制定实践规则的方式在目前德国 已被人断然抛弃了一这主要地由于有一种真正有生命的诗 歌兴起来了——人们把天才的权利、天才的作品以及天才作 品的效果捧出来,反对那些规则的专横和理论的空泛。由于 这个本身真正具有心灵性的艺术,以及人们对这种艺术的同 情和钻研,就产生了一种敏感和自由,使人们能够认识而且 欣赏近代、中世纪乃至于古代外族人民(例如印度人)的久 已存在的伟大艺术作品。这些作品由于时代久远或是国度辽 远,对于我们固然总是有些生疏奇异,但是它们使全人类都 ①在这节里,黑格尔用希尔特的特性说和歌德的意蕴说来印证他自己的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理念就是内容:感性显现就是直接呈现于感 觉的外在形状,就是表现的方式。这两方面—理性的和感性的一统 ,才能见出美
品 应 该 具 有 意 蕴 , 也 是 如 此 , 它 不 只 是 用 了 某 种 线 条 , 曲 线 , 面 , 齿 纹 , 石 头 浮 雕 , 颜 色 , 音 调 , 文 字 乃 至 于 其 它 媒 介 , 就 算 尽 了 它 的 能 事 , 而 是 要 显 现 出 一 种 内 在 的 生 气 , 情 感 , 灵 魂 , 风 骨 和 精 神 , 这 就 是 我 们 所 说 的 艺 术 作 品 的 意 蕴 。 所 以 这 种 要 求 艺 术 作 品 要 有 · 意 · 蕴 的 看 法 是 和 希 尔 特 的 · 特 · 性 原 则 没 有 多 大 分 别 的 。 按 照 这 种 理 解 , 美 的 要 素 可 分 为 两 种 : 一 种 是 内 在 的 , 即 内 容 , 另 一 种 是 外 在 的 , 即 内 容 所 借 以 现 出 意 蕴 和 特 性 的 东 西 。 内 在 的 显 现 于 外 在 的 ; 就 借 这 外 在 的 , 人 才 可 以 认 识 到 内 在 的 , 因 为 外 在 的 从 它 本 身 指 引 到 内 在 的 ① 。 在 这 里 我 们 对 这 一 点 暂 且 不 能 再 加 详 论 。 c ) 上 述 那 些 建 立 理 论 和 制 定 实 践 规 则 的 方 式 在 目 前 德 国 已 被 人 断 然 抛 弃 了 — — 这 主 要 地 由 于 有 一 种 真 正 有 生 命 的 诗 歌 兴 起 来 了 — — 人 们 把 天 才 的 权 利 、 天 才 的 作 品 以 及 天 才 作 品 的 效 果 捧 出 来 , 反 对 那 些 规 则 的 专 横 和 理 论 的 空 泛 。 由 于 这 个 本 身 真 正 具 有 心 灵 性 的 艺 术 , 以 及 人 们 对 这 种 艺 术 的 同 情 和 钻 研 , 就 产 生 了 一 种 敏 感 和 自 由 , 使 人 们 能 够 认 识 而 且 欣 赏 近 代 、 中 世 纪 乃 至 于 古 代 外 族 人 民 ( 例 如 印 度 人 ) 的 久 已 存 在 的 伟 大 艺 术 作 品 。 这 些 作 品 由 于 时 代 久 远 或 是 国 度 辽 远 , 对 于 我 们 固 然 总 是 有 些 生 疏 奇 异 , 但 是 它 们 使 全 人 类 都 2 6 全 书 序 论 ① 在 这 节 里 , 黑 格 尔 用 希 尔 特 的 特 性 说 和 歌 德 的 意 蕴 说 来 印 证 他 自 己 的 “ 美 是 理 念 的 感 性 显 现 ” 说 。 理 念 就 是 内 容 ; 感 性 显 现 就 是 直 接 呈 现 于 感 觉 的 外 在 形 状 , 就 是 表 现 的 方 式 。 这 两 方 面 — — 理 性 的 和 感 性 的 — — 统 一 , 才 能 见 出 美
美和艺术的科学研究方式 感到兴趣的内容却超越了而且掩盖了这生疏奇异的一面,只 有固执理论成见的人才会诬蔑它们是野蛮低劣趣味的产品 这些作品都是超出过去理论抽象化所根据的那些作品的范围 和方式的,对于这些作品的承认首先就造成对于一种特别类 型的艺术—即浪漫艺术—的承认,因此就有必要把美的 概念和本质了解得比上述那些理论所了解的更深刻些。与此 相联系的还有一个因素:概念作用本身,思考的心灵,在哲 学里也得到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就直接使它能更深刻地理解 艺术的本质。 由于一般历史演变中的这些因素,上述那些对于艺术的 思想,那种理论方式所得到的原则以及那些原则的实施都已 变成陈腐了。只有艺术历史方面的学问还保留它原有的价值, 特别是由于上述心灵接受力的进步在各个方向都扩大了这门 学问的视野。它的任务在于对个别艺术作品作审美的评价,以 及认识从外面对这些艺术作品发生作用的历史环境。这种评 价,如果是用全副心灵和感觉作出来的,如果又有历史的知 识可为佐证,就是彻底了解艺术作品个性的唯一途径,例如 歌德关于艺术和艺术作品所写下的许多见解。这种研究方式 的目的并不在真正建立理论,尽管它也往往涉及抽象原则和 范畴,不自觉地落到建立理论的窠臼里。不过我们如果不停 留在这种窠臼里而把眼光专放在具体作品上面,我们至少可 以对艺术哲学提供一些眼睛可以见到的证据,至于其中个别 事例的历史细节却不是哲学所应研究的。 ①这段说明艺术理论的转变是由于浪漫主义文艺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兴起
感 到 兴 趣 的 内 容 却 超 越 了 而 且 掩 盖 了 这 生 疏 奇 异 的 一 面 , 只 有 固 执 理 论 成 见 的 人 才 会 诬 蔑 它 们 是 野 蛮 低 劣 趣 味 的 产 品 。 这 些 作 品 都 是 超 出 过 去 理 论 抽 象 化 所 根 据 的 那 些 作 品 的 范 围 和 方 式 的 , 对 于 这 些 作 品 的 承 认 首 先 就 造 成 对 于 一 种 特 别 类 型 的 艺 术 — — 即 浪 漫 艺 术 — — 的 承 认 , 因 此 就 有 必 要 把 美 的 概 念 和 本 质 了 解 得 比 上 述 那 些 理 论 所 了 解 的 更 深 刻 些 。 与 此 相 联 系 的 还 有 一 个 因 素 : 概 念 作 用 本 身 , 思 考 的 心 灵 , 在 哲 学 里 也 得 到 了 更 深 刻 的 认 识 , 这 就 直 接 使 它 能 更 深 刻 地 理 解 艺 术 的 本 质 ① 。 由 于 一 般 历 史 演 变 中 的 这 些 因 素 , 上 述 那 些 对 于 艺 术 的 思 想 , 那 种 理 论 方 式 所 得 到 的 原 则 以 及 那 些 原 则 的 实 施 都 已 变 成 陈 腐 了 。 只 有 艺 术 历 史 方 面 的 · 学 · 问 还 保 留 它 原 有 的 价 值 , 特 别 是 由 于 上 述 心 灵 接 受 力 的 进 步 在 各 个 方 向 都 扩 大 了 这 门 学 问 的 视 野 。 它 的 任 务 在 于 对 个 别 艺 术 作 品 作 审 美 的 评 价 , 以 及 认 识 从 外 面 对 这 些 艺 术 作 品 发 生 作 用 的 历 史 环 境 。 这 种 评 价 , 如 果 是 用 全 副 心 灵 和 感 觉 作 出 来 的 , 如 果 又 有 历 史 的 知 识 可 为 佐 证 , 就 是 彻 底 了 解 艺 术 作 品 个 性 的 唯 一 途 径 , 例 如 歌 德 关 于 艺 术 和 艺 术 作 品 所 写 下 的 许 多 见 解 。 这 种 研 究 方 式 的 目 的 并 不 在 真 正 建 立 理 论 , 尽 管 它 也 往 往 涉 及 抽 象 原 则 和 范 畴 , 不 自 觉 地 落 到 建 立 理 论 的 窠 臼 里 。 不 过 我 们 如 果 不 停 留 在 这 种 窠 臼 里 而 把 眼 光 专 放 在 具 体 作 品 上 面 , 我 们 至 少 可 以 对 艺 术 哲 学 提 供 一 些 眼 睛 可 以 见 到 的 证 据 , 至 于 其 中 个 别 事 例 的 历 史 细 节 却 不 是 哲 学 所 应 研 究 的 。 二 美 和 艺 术 的 科 学 研 究 方 式 2 7 ① 这 段 说 明 艺 术 理 论 的 转 变 是 由 于 浪 漫 主 义 文 艺 和 德 国 古 典 哲 学 的 兴 起
全书序论 以上所说的就是艺术研究的第一个方式。它是从现存的 个别作品出发的。 2.理念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另一种研究方式和上述方式基本不同而且相对立,这就 是完全运用理论思考的方式,它要认识美本身,深入理解美 的理念 大家都知道,柏拉图是第一个对哲学研究提出更深刻的 要求的人,他要求哲学对于对象(事物)应该认识的不是它 们的特殊性而是它们的普遍性,它们的类性,它们的自在自 为的本体。他认为真实的东西并不是个别的善的行为,个别 的真实见解,个别的美的人物或美的艺术作品,而是善本身, 美本身,和真本身。美既然应该从它的本质和概念去认识,唯 的路径就是通过思考的概念作用,无论是一般理念的逻辑 的和形而上学的性质,还是美这种特殊的理念,都要通过这 种思考的概念作用才能进入思考者的意识。但是柏拉图的这 种从美的理念或美本身出发的研究方式很容易变成一种抽象 的形而上学,尽管他被认为理念研究的奠基人和引路人,他 的抽象的方法已不复能满足我们,就连在美这个逻辑理念究 竟是什么的问题上也是如此。我们对于美这个逻辑理念必须 更深刻地更具体地去了解,因为柏拉图式的理念是空洞无内 容的,已经不复能满足我们现代心灵的更丰富的哲学要求。不 错,我们在艺术哲学里也还是必须从美这个理念出发,但是
以 上 所 说 的 就 是 艺 术 研 究 的 第 一 个 方 式 。 它 是 从 现 存 的 个 别 作 品 出 发 的 。 2 . 理 念 作 为 研 究 的 出 发 点 另 一 种 研 究 方 式 和 上 述 方 式 基 本 不 同 而 且 相 对 立 , 这 就 是 完 全 运 用 理 论 思 考 的 方 式 , 它 要 认 识 美 本 身 , 深 入 理 解 美 的 理 念 。 大 家 都 知 道 , 柏 拉 图 是 第 一 个 对 哲 学 研 究 提 出 更 深 刻 的 要 求 的 人 , 他 要 求 哲 学 对 于 对 象 ( 事 物 ) 应 该 认 识 的 不 是 它 们 的 特 殊 性 而 是 它 们 的 普 遍 性 , 它 们 的 类 性 , 它 们 的 自 在 自 为 的 本 体 。 他 认 为 真 实 的 东 西 并 不 是 个 别 的 善 的 行 为 , 个 别 的 真 实 见 解 , 个 别 的 美 的 人 物 或 美 的 艺 术 作 品 , 而 是 · 善 · 本 · 身 , · 美 · 本 · 身 , 和 · 真 · 本 · 身 。 美 既 然 应 该 从 它 的 本 质 和 概 念 去 认 识 , 唯 一 的 路 径 就 是 通 过 思 考 的 概 念 作 用 , 无 论 是 · 一 · 般 · 理 · 念 的 逻 辑 的 和 形 而 上 学 的 性 质 , 还 是 · 美 · 这 · 种 · 特 · 殊 · 的 · 理 · 念 , 都 要 通 过 这 种 思 考 的 概 念 作 用 才 能 进 入 思 考 者 的 意 识 。 但 是 柏 拉 图 的 这 种 从 美 的 理 念 或 美 本 身 出 发 的 研 究 方 式 很 容 易 变 成 一 种 抽 象 的 形 而 上 学 , 尽 管 他 被 认 为 理 念 研 究 的 奠 基 人 和 引 路 人 , 他 的 抽 象 的 方 法 已 不 复 能 满 足 我 们 , 就 连 在 美 这 个 逻 辑 理 念 究 竟 是 什 么 的 问 题 上 也 是 如 此 。 我 们 对 于 美 这 个 逻 辑 理 念 必 须 更 深 刻 地 更 具 体 地 去 了 解 , 因 为 柏 拉 图 式 的 理 念 是 空 洞 无 内 容 的 , 已 经 不 复 能 满 足 我 们 现 代 心 灵 的 更 丰 富 的 哲 学 要 求 。 不 错 , 我 们 在 艺 术 哲 学 里 也 还 是 必 须 从 美 这 个 理 念 出 发 , 但 是 2 8 全 书 序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