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和艺术的科学研究方式 存作品提出一些见解或理论,为艺术批评和艺术创作提供一 些普泛的观点。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艺术的科学单就美进行思考,只谈 些一般原则而不涉及艺术作品的特质,这样就产生出一种抽 象的美的哲学。 1.经验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前一种研究方式是把经验作为出发点。每个人要想成为 艺术学者,都必须走这条路。现在每个人尽管不是专门学物 理学,却仍然想要获得一些物理科学的基本知识,一个有文 化教养的人也是如此,他多少需要有一些艺术的知识,想有 资格做一个艺术爱好者和鉴赏家的要求是相当普遍的。 a)如果这种知识真正足够使一个人配称为学者,它就必 须是方面很多,范围很广的。首先的要求就是对范围无限的 古今艺术作品有足够的认识,这些作品有些实际上已经丧亡 了,有些是属于外国或地球上辽远角落的,因而是我们无法 亲眼看到的。还不仅此,每种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 的民族,各有特殊环境,依存于特殊的历史的和其它的观念 和目的,因此,艺术方面的博学所需要的不仅是渊博的历史 知识,而且是很专门的知识,因为艺术作品的个性是与特殊 情境联系着的,要有专门知识才能了解它,阐明它。最后,艺 术方面的博学不仅需要有很好的记忆力,象其它每门学问- 样,而且还需要有锐敏的想象力,才能紧紧掌握住艺术形象 的一切特色,尤其重要的是:才能拿它和其它艺术作品比较
存 作 品 提 出 一 些 见 解 或 理 论 , 为 艺 术 批 评 和 艺 术 创 作 提 供 一 些 普 泛 的 观 点 。 另 一 方 面 , 我 们 看 到 艺 术 的 科 学 单 就 美 进 行 思 考 , 只 谈 些 一 般 原 则 而 不 涉 及 艺 术 作 品 的 特 质 , 这 样 就 产 生 出 一 种 抽 象 的 美 的 哲 学 。 1 . 经 验 作 为 研 究 的 出 发 点 前 一 种 研 究 方 式 是 把 经 验 作 为 出 发 点 。 每 个 人 要 想 成 为 艺 术 学 者 , 都 必 须 走 这 条 路 。 现 在 每 个 人 尽 管 不 是 专 门 学 物 理 学 , 却 仍 然 想 要 获 得 一 些 物 理 科 学 的 基 本 知 识 , 一 个 有 文 化 教 养 的 人 也 是 如 此 , 他 多 少 需 要 有 一 些 艺 术 的 知 识 , 想 有 资 格 做 一 个 艺 术 爱 好 者 和 鉴 赏 家 的 要 求 是 相 当 普 遍 的 。 a ) 如 果 这 种 知 识 真 正 足 够 使 一 个 人 配 称 为 学 者 , 它 就 必 须 是 方 面 很 多 , 范 围 很 广 的 。 首 先 的 要 求 就 是 对 范 围 无 限 的 古 今 艺 术 作 品 有 足 够 的 认 识 , 这 些 作 品 有 些 实 际 上 已 经 丧 亡 了 , 有 些 是 属 于 外 国 或 地 球 上 辽 远 角 落 的 , 因 而 是 我 们 无 法 亲 眼 看 到 的 。 还 不 仅 此 , 每 种 艺 术 作 品 都 属 于 它 的 · 时 · 代 和 它 的 · 民 · 族 , 各 有 特 殊 环 境 , 依 存 于 特 殊 的 历 史 的 和 其 它 的 观 念 和 目 的 , 因 此 , 艺 术 方 面 的 博 学 所 需 要 的 不 仅 是 渊 博 的 · 历 · 史 知 识 , 而 且 是 很 · 专 · 门 的 知 识 , 因 为 艺 术 作 品 的 个 性 是 与 特 殊 情 境 联 系 着 的 , 要 有 专 门 知 识 才 能 了 解 它 , 阐 明 它 。 最 后 , 艺 术 方 面 的 博 学 不 仅 需 要 有 很 好 的 记 忆 力 , 象 其 它 每 门 学 问 一 样 , 而 且 还 需 要 有 锐 敏 的 想 象 力 , 才 能 紧 紧 掌 握 住 艺 术 形 象 的 一 切 特 色 , 尤 其 重 要 的 是 : 才 能 拿 它 和 其 它 艺 术 作 品 比 较 。 二 美 和 艺 术 的 科 学 研 究 方 式 1 9
全书序论 b)在这种主要是历史的研究里,会出现不同的观点,在 研究艺术作品时,为着要根据它们来下判断,就不能忽视这 些观点。象在其它从经验出发的科学里一样,这些观点经过 挑选和汇集之后,就形成一些一般性的标准和法则,经过进 步的更侧重形式的概括化,就形成各门艺术的理论。这种 文献无须在这里详述,只消极概括地提到一些著作。例如亚 理士多德的《诗学》,其中关于悲剧的理论在现在还是可以引 起兴趣的,在古人之中,贺拉斯的《诗学》和朗吉努斯的 《论崇高》更可以概括地说明这种理论工作是如何进行的。这 些著作中所作出的一些一般性的公式是作为门径和规则,来 指导艺术创作的,特别是在诗和艺术到了衰颓的时代,它们 就被人们奉为准绳。但是这些艺术医生的处方对于艺术所收 的治疗功效还不如一般医生所开的。 关于这些理论,我只消这样说:在细节方面它们虽然含 有许多有教益的东西,但是它们的根据却是一个很狭小范围 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尽管是最好的,在艺术领域中却只是 一小部分。此外,这些公式之中有一部分只是很琐屑的感想, 由于一般化,不能解决个别具体问题,而解决具体问题却是 真正要做的事。例如上文所已提到的贺拉斯的书简就充满 着这样的公式,因此,它成为人人必读的书,但是也正因此 而包含许多不重要的东西,例如: 得到普遍赞赏的是融会实益和乐趣的人, 他叫读者同时得到快感和教训。 ①贺拉斯 Horace)的《诗学》原名给庇梭斯的书简》
b ) 在 这 种 主 要 是 历 史 的 研 究 里 , 会 出 现 不 同 的 观 点 , 在 研 究 艺 术 作 品 时 , 为 着 要 根 据 它 们 来 下 判 断 , 就 不 能 忽 视 这 些 观 点 。 象 在 其 它 从 经 验 出 发 的 科 学 里 一 样 , 这 些 观 点 经 过 挑 选 和 汇 集 之 后 , 就 形 成 一 些 一 般 性 的 标 准 和 法 则 , 经 过 进 一 步 的 更 侧 重 形 式 的 概 括 化 , 就 形 成 · 各 · 门 · 艺 · 术 · 的 · 理 · 论 。 这 种 文 献 无 须 在 这 里 详 述 , 只 消 极 概 括 地 提 到 一 些 著 作 。 例 如 亚 理 士 多 德 的 《 诗 学 》 , 其 中 关 于 悲 剧 的 理 论 在 现 在 还 是 可 以 引 起 兴 趣 的 , 在 古 人 之 中 , 贺 拉 斯 的 《 诗 学 》 和 朗 吉 努 斯 的 《 论 崇 高 》 更 可 以 概 括 地 说 明 这 种 理 论 工 作 是 如 何 进 行 的 。 这 些 著 作 中 所 作 出 的 一 些 一 般 性 的 公 式 是 作 为 门 径 和 规 则 , 来 指 导 艺 术 创 作 的 , 特 别 是 在 诗 和 艺 术 到 了 衰 颓 的 时 代 , 它 们 就 被 人 们 奉 为 准 绳 。 但 是 这 些 艺 术 医 生 的 处 方 对 于 艺 术 所 收 的 治 疗 功 效 还 不 如 一 般 医 生 所 开 的 。 关 于 这 些 理 论 , 我 只 消 这 样 说 : 在 细 节 方 面 它 们 虽 然 含 有 许 多 有 教 益 的 东 西 , 但 是 它 们 的 根 据 却 是 一 个 很 狭 小 范 围 的 艺 术 作 品 , 这 些 作 品 尽 管 是 最 好 的 , 在 艺 术 领 域 中 却 只 是 一 小 部 分 。 此 外 , 这 些 公 式 之 中 有 一 部 分 只 是 很 琐 屑 的 感 想 , 由 于 一 般 化 , 不 能 解 决 个 别 具 体 问 题 , 而 解 决 具 体 问 题 却 是 真 正 要 做 的 事 。 例 如 上 文 所 已 提 到 的 贺 拉 斯 的 书 简 ① 就 充 满 着 这 样 的 公 式 , 因 此 , 它 成 为 人 人 必 读 的 书 , 但 是 也 正 因 此 而 包 含 许 多 不 重 要 的 东 西 , 例 如 : 得 到 普 遍 赞 赏 的 是 融 会 实 益 和 乐 趣 的 人 , 他 叫 读 者 同 时 得 到 快 感 和 教 训 。 2 0 全 书 序 论 ① 贺 拉 斯 ( H o r a c e ) 的 《 诗 学 》 原 名 《 给 庇 梭 斯 的 书 简 》
美和艺术的科学研究方式 这就象“安居乐业,老实过活”之类格言,看作一般化 的话,倒是很正确的,可是没有指出具体的办法,而具体的 办法才是行动的根据。另一种艺术论著用意并不在帮助产生 真正的艺术作品,而在用这些理论来培养对艺术作品的判断 力,特别是培养鉴赏力,例如荷姆的《批评要素》,巴托的论 著以及冉姆勒的《美的艺术引论》,在当时都因为这个缘故 而为许多人所传诵。这里,所谓“鉴赏力”要注意的事就是 安排、处理、分寸、润色之类有关艺术作品外表的东西。在 鉴赏力原则之外,又加上一些当时流行的心理学的观点,即 关于心灵的功能和活动,各种情绪及其可能的强度,承续次 第等等的经验性的观察。但是一般情形总是这样:每个人都 按照他的见解和胸襟的深度与宽度,去了解人物、行动和事 件,上述鉴赏力的培养既然只关艺术的外表和不重要的方面, 而且所定的规则又只根据狭小范围的作品和狭隘的思想和情 感的教养,它的影响范围也就很小,不能深入了解艺术的内 在的与真实的方面,不能使了解这些方面的眼光更加锐敏。 象一切其它非哲学性的科学一样,上述理论都是按照普 泛方式来建立的。它们所研究的内容是从现成的流行观念吸 收来的。于是进一步就要追问这些观念的性质,就有必要把 它们弄得更加明确,替它们下一些定义。但是要这样做,我 ①荷姆( Henry Home,1696-1782),苏格兰心理学家,他的《批评要 素》在1762年出版。巴托 (Charles batteaux,1713-1780),法国批 评家,著有《文学原理》。冉姆勒 Karl w ilhelm Ramer,1725 1798),德国诗人
这 就 象 “ 安 居 乐 业 , 老 实 过 活 ” 之 类 格 言 , 看 作 一 般 化 的 话 , 倒 是 很 正 确 的 , 可 是 没 有 指 出 具 体 的 办 法 , 而 具 体 的 办 法 才 是 行 动 的 根 据 。 另 一 种 艺 术 论 著 用 意 并 不 在 帮 助 产 生 真 正 的 艺 术 作 品 , 而 在 用 这 些 理 论 来 培 养 对 艺 术 作 品 的 判 断 力 , 特 别 是 培 养 鉴 赏 力 , 例 如 荷 姆 的 《 批 评 要 素 》 , 巴 托 的 论 著 以 及 冉 姆 勒 的 《 美 的 艺 术 引 论 》 ① , 在 当 时 都 因 为 这 个 缘 故 而 为 许 多 人 所 传 诵 。 这 里 , 所 谓 “ 鉴 赏 力 ” 要 注 意 的 事 就 是 安 排 、 处 理 、 分 寸 、 润 色 之 类 有 关 艺 术 作 品 外 表 的 东 西 。 在 鉴 赏 力 原 则 之 外 , 又 加 上 一 些 当 时 流 行 的 心 理 学 的 观 点 , 即 关 于 心 灵 的 功 能 和 活 动 , 各 种 情 绪 及 其 可 能 的 强 度 , 承 续 次 第 等 等 的 经 验 性 的 观 察 。 但 是 一 般 情 形 总 是 这 样 : 每 个 人 都 按 照 他 的 见 解 和 胸 襟 的 深 度 与 宽 度 , 去 了 解 人 物 、 行 动 和 事 件 , 上 述 鉴 赏 力 的 培 养 既 然 只 关 艺 术 的 外 表 和 不 重 要 的 方 面 , 而 且 所 定 的 规 则 又 只 根 据 狭 小 范 围 的 作 品 和 狭 隘 的 思 想 和 情 感 的 教 养 , 它 的 影 响 范 围 也 就 很 小 , 不 能 深 入 了 解 艺 术 的 内 在 的 与 真 实 的 方 面 , 不 能 使 了 解 这 些 方 面 的 眼 光 更 加 锐 敏 。 象 一 切 其 它 非 哲 学 性 的 科 学 一 样 , 上 述 理 论 都 是 按 照 普 泛 方 式 来 建 立 的 。 它 们 所 研 究 的 内 容 是 从 现 成 的 流 行 观 念 吸 收 来 的 。 于 是 进 一 步 就 要 追 问 这 些 观 念 的 性 质 , 就 有 必 要 把 它 们 弄 得 更 加 明 确 , 替 它 们 下 一 些 定 义 。 但 是 要 这 样 做 , 我 二 美 和 艺 术 的 科 学 研 究 方 式 2 1 ① 荷 姆 ( H e n r y H o m e , 1 6 9 6 — 1 7 8 2 ) , 苏 格 兰 心 理 学 家 , 他 的 《 批 评 要 素 》 在 1 7 6 2 年 出 版 。 巴 托 ( C h a r l e s B a t t e a u x , 1 7 1 3 — 1 7 8 0 ) , 法 国 批 评 家 , 著 有 《 文 学 原 理 》 。 冉 姆 勒 ( K a r l W i l h e l m R a m l e r , 1 7 2 5 — 1 7 9 8 ) , 德 国 诗 人
全书序论 们就处在一种不稳实的争辩多端的境地。乍看起来,美好象 是一个很简单的观念。但是不久我们就会发见:美可以有许 多方面,这个人抓住的是这一方面,那个人抓住的是那一方 面:纵然都是从一个观点去看,究竟哪一方面是本质的,也 还是一个引起争论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人认为要把各种关于美的定义都加 以介绍和批评,才算达到科学的完备。我们在这里既不想追 求历史的完备,把许多微妙的定义都加以研究,也不想去满 足历史的兴趣,只想就最近的一些较有意义的看法之中略举 数例,这些看法对于美的理念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 较近于真理的。抱着这样的目的,我们首先应提到歌德的美 的定义。迈约在他的《希腊造形艺术史》里曾采用了这个 定义,同时也介绍了希尔特的看法,不过没有提到希尔特 的名字 希尔特是现代一位最大的艺术鉴赏家,他在《论艺术 美》一文(见“ Horen”杂志,1797年第七期)里,在讨论 了各种艺术的美之后,作总结说,正确地评判艺术美和培养 艺术鉴赏力的基础就在于特性的概念。他替美下的定义是 “美就是‘完善’,可以作为,或是实在作为眼、耳或想象力 的一个对象。”再进一步他又替“完善”下了这样的定义: ①迈约( Hans Heinrich M eyer,1760-1832),瑞士艺术家,歌德的朋 友,他的《希腊造形艺术史》于1824年出版。 ②希尔特(Hirt,17591839),德国文人,古代艺术研究者。 ③“ Horen”,《时神》,是诗人席勒主编的月刊。 ④ Charakteristische,或译“特征”,近于“典型的
们 就 处 在 一 种 不 稳 实 的 争 辩 多 端 的 境 地 。 乍 看 起 来 , 美 好 象 是 一 个 很 简 单 的 观 念 。 但 是 不 久 我 们 就 会 发 见 : 美 可 以 有 许 多 方 面 , 这 个 人 抓 住 的 是 这 一 方 面 , 那 个 人 抓 住 的 是 那 一 方 面 ; 纵 然 都 是 从 一 个 观 点 去 看 , 究 竟 哪 一 方 面 是 本 质 的 , 也 还 是 一 个 引 起 争 论 的 问 题 。 要 解 决 这 些 问 题 , 有 人 认 为 要 把 各 种 关 于 美 的 定 义 都 加 以 介 绍 和 批 评 , 才 算 达 到 科 学 的 完 备 。 我 们 在 这 里 既 不 想 追 求 历 史 的 · 完 · 备 , 把 许 多 微 妙 的 定 义 都 加 以 研 究 , 也 不 想 去 满 足 · 历 · 史 · 的 兴 趣 , 只 想 就 最 近 的 一 些 较 有 意 义 的 看 法 之 中 略 举 数 例 , 这 些 看 法 对 于 美 的 理 念 究 竟 是 什 么 这 个 问 题 的 答 案 是 较 近 于 真 理 的 。 抱 着 这 样 的 目 的 , 我 们 首 先 应 提 到 歌 德 的 美 的 定 义 。 迈 约 ① 在 他 的 《 希 腊 造 形 艺 术 史 》 里 曾 采 用 了 这 个 定 义 , 同 时 也 介 绍 了 希 尔 特 ② 的 看 法 , 不 过 没 有 提 到 希 尔 特 的 名 字 。 希 尔 特 是 现 代 一 位 最 大 的 艺 术 鉴 赏 家 , 他 在 《 论 艺 术 美 》 一 文 ( 见 “ H o r e n ” 杂 志 ③ , 1 7 9 7 年 第 七 期 ) 里 , 在 讨 论 了 各 种 艺 术 的 美 之 后 , 作 总 结 说 , 正 确 地 评 判 艺 术 美 和 培 养 艺 术 鉴 赏 力 的 基 础 就 在 于 · 特 · 性 的 概 念 ④ 。 他 替 美 下 的 定 义 是 : “ 美 就 是 ‘ 完 善 ’ , 可 以 作 为 , 或 是 实 在 作 为 眼 、 耳 或 想 象 力 的 一 个 对 象 。 ” 再 进 一 步 他 又 替 “ 完 善 ” 下 了 这 样 的 定 义 : 2 2 全 书 序 论 ① ② ③ ④ C h a r a k t e r i s t i s c h e , 或 译 “ 特 征 ” , 近 于 “ 典 型 的 ” 。 “ H o r e n ” , 《 时 神 》 , 是 诗 人 席 勒 主 编 的 月 刊 。 希 尔 特 ( H i r t , 1 7 5 9 — 1 8 3 9 ) , 德 国 文 人 , 古 代 艺 术 研 究 者 。 迈 约 ( H a n s H e i n r i c h M e y e r , 1 7 6 0 — 1 8 3 2 ) , 瑞 士 艺 术 家 , 歌 德 的 朋 友 , 他 的 《 希 腊 造 形 艺 术 史 》 于 1 8 2 4 年 出 版
美和艺术的科学研究方式 “完善就是符合目的,符合自然或艺术在按照一个事物的种类 去造成那个事物时所悬的目的。”因此,要下美的判断,我们 必须把一切注意力都投到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上去。因 为正是这些标志组成那个别事物的特性。所以他把作为艺术 原则的特性了解为“形式,运动,姿势,仪容,表现,地方 色彩,光和影,浓淡对照,以及体态所由分辨的那种确定的 个性,这种分辨当然要按照所选事物的具体条件。”比起其它 定义,这个定义是比较切实的。如果我们追问这种特性究竟 是什么,我们就会看到它首先包含一种内容,例如某种情感, 境界,事件,行动,个别人物;其次它包含表现内容的那种 方式。“特性”这个艺术原则所涉及的正是这种表现的方式, 因为它要求表现方式中一切个别因素都要有助于明确地显出 内容,成为这表现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希尔特对于特性 所下的抽象的定义所指的就是: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 表现的内容突出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妥贴性。如果把这个意思 加以通俗的说明,我们可以把它所包含的界定说成这样:姑 举戏剧为例,组成内容的是动作(或情节),戏剧要表出这种 动作是如何发生的。人们有各色各样的举动,交谈,吃饭,睡 觉,穿衣,说这话,说那话,诸如此类等等。但是在这些举 动之中,凡是和作为剧本真正内容的那个动作没有直接关系 的,就应该一律抛开不要,这样才能使剧中一切对于那个动 作都有意义。就连某一顷刻的场面也可以包括外在世界的错 综复杂中的许多环境,人物,情境和事件。但是它们在这一 顷刻中与剧中动作毫无关系,就不能有助于显示这动作的特
“ 完 善 就 是 符 合 目 的 , 符 合 自 然 或 艺 术 在 按 照 一 个 事 物 的 种 类 去 造 成 那 个 事 物 时 所 悬 的 目 的 。 ” 因 此 , 要 下 美 的 判 断 , 我 们 必 须 把 一 切 注 意 力 都 投 到 组 成 本 质 的 那 些 个 别 标 志 上 去 。 因 为 正 是 这 些 标 志 组 成 那 个 别 事 物 的 特 性 。 所 以 他 把 作 为 艺 术 原 则 的 特 性 了 解 为 “ 形 式 , 运 动 , 姿 势 , 仪 容 , 表 现 , 地 方 色 彩 , 光 和 影 , 浓 淡 对 照 , 以 及 体 态 所 由 分 辨 的 那 种 确 定 的 个 性 , 这 种 分 辨 当 然 要 按 照 所 选 事 物 的 具 体 条 件 。 ” 比 起 其 它 定 义 , 这 个 定 义 是 比 较 切 实 的 。 如 果 我 们 追 问 这 种 特 性 究 竟 是 什 么 , 我 们 就 会 看 到 它 首 先 包 含 一 种 · 内 · 容 , 例 如 某 种 情 感 , 境 界 , 事 件 , 行 动 , 个 别 人 物 ; 其 次 它 包 含 表 现 内 容 的 那 种 方 式 。 “ 特 性 ” 这 个 艺 术 原 则 所 涉 及 的 正 是 这 种 表 现 的 方 式 , 因 为 它 要 求 表 现 方 式 中 一 切 个 别 因 素 都 要 有 助 于 明 确 地 显 出 内 容 , 成 为 这 表 现 中 的 一 个 组 成 部 分 。 所 以 希 尔 特 对 于 特 性 所 下 的 抽 象 的 定 义 所 指 的 就 是 : 艺 术 形 象 中 个 别 细 节 把 所 要 表 现 的 内 容 突 出 地 表 现 出 来 的 那 种 妥 贴 性 。 如 果 把 这 个 意 思 加 以 通 俗 的 说 明 , 我 们 可 以 把 它 所 包 含 的 界 定 说 成 这 样 : 姑 举 戏 剧 为 例 , 组 成 内 容 的 是 动 作 ( 或 情 节 ) , 戏 剧 要 表 出 这 种 动 作 是 如 何 发 生 的 。 人 们 有 各 色 各 样 的 举 动 , 交 谈 , 吃 饭 , 睡 觉 , 穿 衣 , 说 这 话 , 说 那 话 , 诸 如 此 类 等 等 。 但 是 在 这 些 举 动 之 中 , 凡 是 和 作 为 剧 本 真 正 内 容 的 那 个 动 作 没 有 直 接 关 系 的 , 就 应 该 一 律 抛 开 不 要 , 这 样 才 能 使 剧 中 一 切 对 于 那 个 动 作 都 有 意 义 。 就 连 某 一 顷 刻 的 场 面 也 可 以 包 括 外 在 世 界 的 错 综 复 杂 中 的 许 多 环 境 , 人 物 , 情 境 和 事 件 。 但 是 它 们 在 这 一 顷 刻 中 与 剧 中 动 作 毫 无 关 系 , 就 不 能 有 助 于 显 示 这 动 作 的 特 二 美 和 艺 术 的 科 学 研 究 方 式 2 3